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永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

    A. 麦加大清真寺   B. 洛阳白马寺

    C. 巴黎圣母院   D. 希腊帕特农神庙

     

  •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①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②重工业时代的到来

    ③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④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19世纪中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B.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4、文艺复兴被称为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之所以说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是因为(  )

    A. 试图局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 B. 产生了一批思想上的巨人

    C. 否定封建神学的权威,肯定人性 D. 产生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 5、某中学九(1)班的元旦节目是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A.刹帝利对婆罗门非常恭敬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巡视

    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 6、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中错误的是(     

    A.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B.非洲大陆失去大量人口

    C.使非洲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7、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深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成为“圣雄”的事件指( )

    A.华夫脱运动 B.领导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领导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领导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是(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轴心国集团

    D.华约集团

  • 9、1900年,英国所占殖民地面积为3271万平方千米,人口3.67亿;法国占有1098万平方千米,人口5000多万;甚至连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资本主义小国,也占有647万平方千米的殖民地,人口6500万。远远超过德国、美国和日本三国殖民地的总和。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这种状况,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范围的斗争便尖锐起来。由此可说明“一战”是(  )

    A.帝国主义扩军备战的结果 B.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C.老牌帝国对新兴帝国的挑战 D.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 10、某小组要制作一份主题为“工业化时代来临”的手抄报,同学们将历史事物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A.蒸汽机、珍妮机、现代工厂

    B.珍妮机、蒸汽机、现代工厂

    C.珍妮机、现代工厂、蒸汽机

    D.现代工厂、蒸汽机、珍妮机

  • 11、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12、13—14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下列属于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是

    ①手工工场的出现 ②租地农场的出现 ③手工业作坊的兴起 ④西欧庄园的出现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 13、小明在学习世界现代史时整理了以下笔记,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C.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 14、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巴黎和会―从根本上解决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华盛顿会议―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创造条件

    D.罗斯福新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 15、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现代世界的曙光”所指事件是(     

    A.基督教的创立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文艺复兴

    D.新航路的开辟

  • 16、“这项改革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该材料评论的是(     

    A.大化改新

    B.武士道

    C.倒幕运动

    D.幕府政治

  • 17、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斯巴达克起义——推翻了罗马统治

    B.生产力提高——西欧城市兴起

    C.伯里克利改革——《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D.《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 18、关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这样记述:“同商人居住的城市一样,在城镇建立的大学也实行完全的自治,既不受任何上级的管辖,也不受所在地方的限制。”这段材料说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具有

    A.自治权 B.免赋税特权 C.司法特权 D.大学的居住权

  • 19、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时间是(   )

    A. 395年 B. 476年 C. 1453年 D. 1582年

  • 20、有人描述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场景:“中国代表顾维钧据理力争,提出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七项条件。接着,在中国旅欧学生要求下,又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和要求收回大战时被日本乘机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的陈述书。”据材料判断,这是哪次国际会议?

    A.《凡尔赛和约》

    B.巴黎和会

    C.华盛顿会议

    D.《九国公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对古典文化有继承,更有创新;______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 22、汉武帝时期,中国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向西最远可以到达________________和锡兰;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________________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 2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人是________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关法律的名称。

    (1)罗马人在法学方面的最大成就——《____________》

    (2)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____________》

    (3)由拿破仑主持制定的法典——《____________》

  • 25、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置________________,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宋朝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26、1840年( )发动侵华战争,史称__________________

     

  • 27、重要的人物成就了伟大的帝国。

    (1)在新王国时代,法老   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地跨亚非的强大的军事帝国。

    (2)公元前4世纪,历经10年征战,   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3) 建立的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世纪后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28、1825年,英国人______,发明了蒸汽机车。

  • 29、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依次为婆罗门__________、首陀罗。

  • 30、北宋真宗时宋辽议和,史称   ;南宋初年   在郾城大败金军。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

  •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俄国外交大臣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战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几乎同样激动地说出了相似的话。德国主张“我们必须彻底征服法国,使他永远不再能够挡住我们的路。”英国、法国认为,德国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

    材料二   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

    材料三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德国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产生这一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比较中俄两国的革命历程,中俄两国革命所选择的不同道路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样的世界新秩序?导致新秩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_

    (2)获“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的是___________

    (3)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代表是___________

    (4)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是___________

    (5)1804 年,在法国加冕称帝建立帝国的是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材料二: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三: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1)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典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2)材料二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律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三中的“法典”指的是哪一部法典?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