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场战争一直打到了印度河流域,向外传播了希腊文化,同时也吸收了东方文明。这场战争是
A. 亚历山大东征
B. 布匿战争
C. 希波战争
D. 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2、19世纪中期的俄国,许多地主宁可使用农奴而不愿意使用机器打谷。原因是“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而农奴一文钱也不要”。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机器生产不适合俄国农业
B.使用农奴的生产效率更高
C.农奴制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D.农奴与地主关系非常密切
3、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的命运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该言论反映了西班牙
A.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
B.继英国之后,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
C.“无敌舰队”坚不可摧
D.成为殖民大国,掠夺了巨额财富
4、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5、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潮,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这种人文主义思潮
①提倡以现实的人为中心
②倡导以神权为中心
③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④是一种封建复古运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 )
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
B.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
D.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线分明
7、“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来源于英国革命后实行的哪一制度
A. 君主专制 B. 君主立宪制 C. 民主共和制 D. 联邦总统制
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
A. 德国突袭波兰 B.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攻克柏林
9、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他是
A.德谟克利特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凯撒
10、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自耕农为主体
C.严格禁止竞争
D.基本自给自足
11、火车运行初期,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楼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对此有人感叹“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复返了”。这说明了( )
A.火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火车使人的身份等级差别消灭
C.科技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D.科技进步有利于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12、历史图示是对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表述。如图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B.19世纪科学技术的飞跃
C.20世纪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D.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3、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她所说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
A.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B.实行民主政治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D.第三产业的兴起
14、一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旨在调整国际秩序,但它们都试图以牺牲中国主权利益来达到目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华沙条约》《五国条约》
B.《北大西洋公约》《四国条约》
C.《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D.《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15、下列国家中曾支援美国独立战争的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俄国
16、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下列史实属于古希腊或古罗马文化成就的有( )
①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②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③创造了“哲学”一词 ,意为“热爱智慧”
④制定并颁布了《十二表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象形文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具有表意和表音的特点。发明象形文字的是( )
A.古埃及人 B.古印度人 C.苏美尔人 D.雅典人
18、下表所呈现的19世纪后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了(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
A.数字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智能时代
19、下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20、玻利瓦尔曾说:“独立是唯一的赐福,要以其他一切为代价。”为此他领导了(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埃及华夫脱运动
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21、1945年10月,_____正式成立,它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1月1日,_____正式成立,它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__。
(2)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是________。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________。
(4)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________。
(5)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________。
23、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即____河和____河,
这里有“____”之称。著名国王是_____________。
24、西汉时期,__________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元朝设置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5、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是《 》
26、________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同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________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
27、《资本论》的作者是________
28、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___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29、根据提示,写出对应国家。
(1)金字塔——
(2)汉谟拉比法典——
(3)种姓制度——
(4)大化改新——
(5)斯大林模式——
30、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会议。
(1)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1956年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的会议——
31、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1)孕育古代埃及文明的大河是______________。
(2)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其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就是______________。
(3)激化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的制度是___________。
32、但丁的代表作——
33、举出三位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一个转折点。它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发育成长提供了充分的和必要的条件,而它本身,又是被15世纪商品经济所呼唤出现的。
材料二: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摘编自《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材料三: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 事件 | 序号 |
18世纪中期 |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 1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 2 |
1848年 | 《共产党宣言》发表 | 3 |
1864年 | 第一国际成立 | 4 |
1871年 |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 5 |
(1)材料一中的“它”讲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述“它”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的表述,我们可以判断出“他”是谁?“我们”是谁?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据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3)阅读材料三,提取两个有内在逻辑的历史事件(写序号),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两件事的内在逻辑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