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事件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内在联系符合史实的是( )
A.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马克思主义诞生
B.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一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建立
D.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
A. 资本主义化
B. 封建化
C. 集中化
D. 分散化
3、1757年,乾隆帝正式下令“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并申明“嗣后口岸定于广东”。清政府设立的“在广东收泊交易”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府
B.市舶司
C.广州十三行
D.宣政院
4、考古发掘是获取考古资料的重要途径。以下可用于研究人类起源的考古资料是( )
A.北京人复原头像
B.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猪纹陶钵
5、下列文献中,能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是( )
A.《天方夜谭》 B.《圣经》 C.《哈姆雷特》 D.《荷马史诗》
6、在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中,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有:
A.葡萄牙、西班牙
B.英国、荷兰
C.荷兰、葡萄牙
D.西班牙、英国
7、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位“大人物”的代表作是( )
A.《神曲》
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
D.《哈姆雷特》
8、梁思成说过:“建筑是一本石头的史书,它忠实地反映了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罗马皇帝的无限权力
B.《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是研究印度文明的重要史料
C.孟买贫民窟反映了古埃及种姓制度的现状
D.古印度的佛像艺术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渊源
9、2018年12月25日,欧洲各地沉浸在一片欢快的节日氛围中,庆祝某宗教创始人的2018周岁诞辰,该人物是( )
A.汉谟拉比
B.穆罕默德
C.乔达摩·悉达多
D.耶稣
10、1775年4月的一天,北美大陆的一声枪响,一支英国军队与来克星顿的民兵发生冲突。枪声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这场战争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内战
11、华盛顿在1783年12月向国会交出军权的仪式上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华盛顿“已经完成”的使命是( )
A.取得独立战争胜利
B.两届总统任期已满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2、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拉开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13、下列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人文主义
B.地理大发现
C.走向近代
D.基督教统治世界
14、印度在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只取得了1金1银1铜的成绩。因为时至今日在印度人们的观念中,体力活动是极其卑微下贱的。任何有地位的人都不应该自己动手,而是应该把体力活动交给下层阶级的穷人。据此可以推断( )
A.婆罗门阶层最有可能参加奥运会比赛
B.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在印度社会已经被废除
C.佛教思想影响了印度人的体育运动
D.种姓制度是印度实现体育崛起的根本障碍
15、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切理解应该是( )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从此由分散走上整体
16、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 )
A.葡萄牙、西班牙
B.西班牙、法国
C.意大利、荷兰
D.葡萄牙、英国
17、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掀起了新的救亡图存运动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文件是( )
A.《罗马民法大全》
B.《天方夜谭》
C.《汉谟拉比法典》
D.《圣经》
19、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们是( )
A.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B.租地农场和工厂
C.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D.工厂和乡镇企业
20、明代有诗云:“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该诗的作者应为(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21、 走近伟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慕的名人,请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名字。
1. 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他于1519年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启航,经大西洋西行,到达亚洲,后来他的船队经印度洋,最终返回西班牙,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他的名字是_________。
2. 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他的一生充满智慧和奋斗,他抛家别业,投身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引领北美人民度过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谱写出壮丽的历史篇章。他的名字是_________。
3.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并颁布《法典》的他是_________。
4. 在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人们如此颂扬着一位女英雄:“年轻的女王率领她的勇士,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牺牲。”她是_________。
2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___________。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23、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_____局面。
24、苏联建立的时间是________年底,苏联解体的时间是________年底。
2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______。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的会议召开地
B.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27、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图表的空白处填完整。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28、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_________
29、1689年颁布的《____________》使英国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1936年苏联颁布《____________》标志苏联模式的形成。
30、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_____、_____三个国家的雏形。
31、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请回答:
(1)写出亚非文明在政治上的相同之处及在经济上呈现的共同特点。
(2)写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3)按照诞生顺序列举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创始人。
32、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但都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试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3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有位唐朝名僧受日本僧人聘请,率弟子、工匠等,前后5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政府为他在平城京都建了一座名为“唐招提寺”的寺院,供其讲经传道。他在日本除了传播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
材料三 郑和的船队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为“这条道路”的开通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并概括“这条道路”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名僧”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有哪些?
(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的交往有什么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