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人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
选项 | 侵华战争名称 | 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 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发出“自强”、“求富”的呐喊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 |
A. A B. B C. C D. D
2、给下面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下列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是作为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巨大
B.西欧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C.这些城市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城市都发动了武力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4、某同学的历史知识卡片所记要点:“城市”、“国王”、“封建领主”、“特许权”“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城市自治”等内容。下列与此卡片内容主题最相符的是( )
A.“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辈子待在庄园里”
C.“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D.大学的兴起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5、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 1750年 | 1800年 | 1850年 |
城市人口(%) | 21.0% | 27.5% | 52.0% |
农村人口(%) | 79.0% | 72.5% | 18.0% |
A. “光荣革命”的发动 B. 殖民扩张的开展
C. 自由贸易的拓展 D. 工业革命的推动
6、古代埃及的诗说:“他信守诺言多么守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黄河 B.尼罗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
7、作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它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原则,这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8、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 )
A.《神曲》 B.《哈姆雷特》
C.《最后的晚餐》 D.《罗密欧与朱丽叶》
9、西欧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的方式有
①承租
②购买领主的土地
③转租
④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1933年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C.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賽和约》
D.1940年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11、“开棉、清棉、推棉……这一切工艺都是放在厂房里由蒸汽机提供动力的机器完成的。60年前要200-300人来干的活,现在只要一个人和机器就能完成。对此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A.瓦特
B.斯蒂芬森
C.哈格里夫斯
D.爱因斯坦
12、“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材料中的“天梯”是指
A. 金字塔 B. 雅典卫城 C. 万神殿 D. 帕特农神庙
13、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创造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拉丁文
1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以上表述的是《共产党宜言》发表的( )
A.背景 B.过程 C.内容 D.意义
15、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被冠名为“解放者杯”,是为了纪念。
A. 玻利瓦尔
B. 伊达尔哥
C. 圣马丁
D. 章西女王
16、2021年9月16日李克强总理以视频形式出席2021“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并致辞。李克强表示,悠久的历史赋予中希两国灿若星河的文化积淀。对“两国文化积淀”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华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B.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C.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中央集权
D.中希两国都有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
17、2世纪,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下面关于罗马的扩张表述错误的是( )
A. 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共和国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B. 罗马共和国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C. 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D.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18、14世纪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创办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种办学理念体现的是: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19、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重视文化建设,因此文化非常发达。阿拉伯帝国在西班牙的图书馆藏书有4万多册,而同时期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巴黎图书馆藏书不到千册。下列史实也能映证这一点的是( )
A.哈里发设立智慧宫,广罗人才
B.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C.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D.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2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统一货币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1、哥伦布远航:1492年,他受________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起程横渡________到达今天________的古巴、海地等地。他一直认为自己到的地方是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____________。
22、________年,华约建立,两极格局形成;________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3、全球化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
(1)“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
(2)这一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这一革命是 。
(3)这一事件是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亚洲确立起来。这一事件是 。
24、(_____)率领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答案。
(1)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的时代是—
(2)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密切了各大洲之间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3)最早进行三角贸易的国家是——
26、1522年,________(人名)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__。
27、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_________________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最终战胜荷兰、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_________________”。
28、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一些部落结成联盟,实行________,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
29、15世纪中期,_______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以《_______》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30、《______》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______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皆由其传入欧洲。
3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哪个国家?
(2)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有哪些?
(3)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性质有什么相同点?
(4)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什么重意义?
32、苏联对日作战是在哪次会议做出的决定?哪件事情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3、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根据提示探究下列问题。
【地理条件】
(1)世界文明的起源是多源的,有来自黄河长江的中国文明,也有来自地中海的希腊文明,他们分别属于哪种文明类型?
【文字传承】
(2)文字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请写出古代亚非文明使用的三种文字的名称。
【文明交流】
(3)古代希腊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大量借鉴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中华文明是在与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和借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可见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请举例说明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
【文明交融】
(4)在世界文明交融的浪潮中,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大放异彩?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法国的福煦将军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材料二:在战争年代,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分裂了罗斯福建立的联盟。斯大林也绝对不想与西方和平相处。
——[美]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劳合·乔治所说的和约指的是什么?该和约及其他系列和约构成的国际体系为何不能长久?20年后的德国对战胜国如何进行报复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期间,西方列强和苏联为何结成统一战线?该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二战最终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的出台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个国际体系有哪些相似之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