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A
B
C
D
2、学完“探寻新航路”一课后,几位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其中正确的是
A.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航海活动是向西方航行
B.欧洲航海家先后到达了好望角、印度、美洲
C.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横渡大西洋的壮举
D.达·伽马的探索为迪亚士到达印度准备了条件
3、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的“三角贸易”航程是
A. 非洲到美洲
B. 欧洲到非洲
C. 美洲到欧洲
D. 欧洲到亚洲
4、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日本也于20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下列关于西欧、日本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 挑战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进程
C. 维护了欧洲的安全,发展了欧洲的经济,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D.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和日本开始要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5、《罗马民法大全》鼓吹“君权神授”,皇权至尊,宣扬皇帝的旨意具有法律效力,反对皇帝就会遭到法律的惩治。法典一再强调奴隶和隶农必须服从主人,不得有任何反抗。这段材料反映这部法律
A.显示公平公正原则
B.体现专制主义色彩
C.契约精神
D.把奴隶看做“会说话的工具”
6、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人们认识到仅仅依靠军事变革无法挽救民族危亡。此时,一群举人冲破长期沉闷局面,掀起一场救亡图存运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张謇
7、下表是英国1740年至1861年钢产量的统计数据,1861年钢产量是1740年的2190倍。导致英国钢产量变化的直接的主要因素是( )
时间 | 1740年 | 1788年 | 1791年 | 1861年 |
产量 | 1735吨 | 6830吨 | 125079吨 | 3800000吨 |
A.对外殖民掠夺的成果
B.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手工工场的兴起
8、下图是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欧美和亚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示意图。下列选项对图示解读正确的是( )
A.①处的典型史实是美国独立战争
B.解决②处问题的唯一方式是革命
C.林肯领导③处的伟大斗争取得胜利
D.①②③处的矛盾都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出现的
9、针对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曾指出:“如果罗斯福真的企图牺牲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来满足无产者阶级的利益,那么资本家就会拿别的总统来代替他。”斯大林的意思是说( )
A.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罗斯福新政引起了资产阶级的不满
C.罗斯福新政保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
D.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10、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历史史实和历史评论。历史史实是历史事件的呈现,历史评论是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论的是( )
A.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1215年,英格兰颁布《大宪章》
C.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D.克伦威尔被尊为“护国主”
11、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英国殖民者在“中程”贩运的是( )
A.机械制品、酒 B.蔗糖、烟草 C.火器 D.黑奴
12、“他率军从金门渡海东征,一举挫败荷兰殖民者,保障了东南各省的安宁。”“他”的事迹是( )
A.抗击倭寇
B.收复台湾
C.东渡日本
D.取得郾城大捷
13、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1510〜1511 年作),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为基础,来彰显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对最高生活理想的追求。该画体现了
A.主权在民思想 B.自由平等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
14、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人们不再效忠于某个地区,某个贵族或国王本人,而是效忠整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威来自于民族,来自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民。这种现象说明
A.法国大革命期间公民平等、个人自由思想盛行
B.法国各阶层对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的认可
C.法国大革命摧毁了等级观念,反封建色彩浓厚
D.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在法国的发展
15、扫码阅读、扫码支付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这种便捷的现代科技源自于以下哪项技术的发展
A.生物基因工程技术 B.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
C.航空航天技术 D.纳米显微技术
16、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
17、《三国志》记载孙吴政权“比年(近年)以来,复远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货物……浮舟百艘,沉滞津岸,贸迁有无(货物买卖,互通有无)。”材料反映了孙吴政权( )
A.大力兴修水利
B.改善民族关系
C.发展海外贸易
D.开发西南地区
18、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城有一块石碑上刻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中的事件导致了( )
A. 克里木战争的爆发 B. 南北战争的爆发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他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各城市中希腊式的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这段话强调了
A.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
B.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D.亚历山大东征是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0、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社会力量。下列说法中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基督教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B.《圣经》是西方世界流传广泛的书籍
C.麦加大清真寺是基督教传播的产物
D.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1、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_________”。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_______________”。
22、1848年,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23、主要代表人物:意大利诗人______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是长诗《________》;多才多艺的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英国文学家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有《罗密欧和朱丽叶》《____________》等。
24、《_________》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
25、位于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的______原始人群已经驯化了水稻;铁制农具和______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6、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法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1787年9月15日,美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2)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颁布了《________》,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3)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________》后,广大黑人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源
27、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玛丽和威廉人主英国,史称“____________”;“以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指的是____________。
28、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_____产生。在雅典,拥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雅典的_____。
29、1857年爆发的____________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甘地发动的____________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0、13世纪后,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关系。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公私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的才能。
——伯里克利
(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一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的民主制度是怎样一步步达到顶峰的?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民主制度有何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所了解的这种民主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超越权利,为非法权利。
——《权利法案》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人权宣言》
材料三:(各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将承认并保证上述人等的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材料一反映了该国确立了哪种政治体制?材料二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
(2)材料三中的“合众国政府”指的是哪一个国家的政府?这一宣言由谁签发颁布?这一宣言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的?
3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哪个国家?
(2)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有哪些?
(3)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性质有什么相同点?
(4)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什么重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种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材料二:封臣好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分为几个等级?针对第一等级的特权,哪一宗教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思想?
(2)材料二介绍的是哪一大洲的封建制度?这种封建制度是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
(3)对比这两种不同的等级制度,哪一个等级制度更进步?为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