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泉州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你也许曾被《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旷古绝伦的情感所震撼,你也许感慨于《哈姆雷特》精彩的独白和大气磅礴的剧情,这两部巨著的作者是

    A.莎士比亚

    B.华盛顿

    C.伏尔泰

    D.但丁

  • 2、西周时期,分封的齐、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这表明分封(  )

    A.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B.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管理

    C.导致周王室附近地区衰落

    D.促进边远地区经济的开发

  • 3、“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法国大革命的开展

    D.全球化趋势发展

  • 4、下列在相同领域作出贡献的是 (  )

    ①牛顿 ②达尔文 ③爱因斯坦 ④伏尔泰 ⑤爱迪生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⑤

     

  • 5、伯纳德·戴迪写下诗句“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纳米比亚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第一次亚非会议成功召开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 6、15世纪中期灭掉拜占庭帝国的是

    A.法兰克王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

  • 7、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改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个“巨人时代”指的是

    A. 启蒙运动

    B. 天文学的革命

    C. 文艺复兴

    D. 自然科学的发展

  • 8、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北人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重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

  • 9、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查理曼帝国

  • 10、1989714日,法国在200周年国庆纪念活动中,用飞机洒下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这一“礼物”是(   )

    A. 《社会契约论》   B. 《人权宣言》   C. 《拿破仑法典》   D. 《共产党宣言》

     

  • 11、他是某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是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 12、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米,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这反映了( )

    A.城市的兴起推动工商业的繁荣

    B.生产力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兴起

    C.封建庄园逐渐演变为近代城市

    D.城市兴起促进庄园经济发展

  • 13、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内容体现的学习主题单元是

    法国大革命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第一次科技革命

    A.殖民扩张   B.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C.步入近代     D.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 14、“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那时欧洲社会还保持着中世纪的法律体制,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这段材料所肯定的法律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 15、“15世纪以后,世界商贸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促成贸易中心转移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文艺复兴思想的解放

  • 16、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取得自治权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B.争取自治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C.自治城市无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

    D.法兰西的琅城最终没有获得自治权

  • 17、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后来沉重打击奴隶制度,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的是

    A.与迦太基战争失败

    B.“蛮族”的入侵

    C.斯巴达克起义

    D.凯撒控制元老院

  • 18、同学们将来步入社会求职时,不可能出现的就业现象是。

    A.持有“铁饭碗”

    B.公开招聘

    C.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D.自主创业

  • 19、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历史推进到一个新时代。下列成就能体现新时代特征的是

    A. B.

    C. D.

  • 20、随着接二连三的争霸与扩张战争的进行,罗马的统治疆域扩大,殖民城市的增多,臣民数量的递增,逐渐形成了能够适用于罗马统治疆域内一切臣民的(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经济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分裂: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_______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_________________、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 22、根据下面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前27年罗马帝国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____

    (2)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百科全书式古希腊著名学者是______________

    (3)为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颁布《民法典》,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是______________

  • 23、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是华盛顿,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的是______

  • 24、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 ______(国家)的“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遭遇惨败。1781年美法联军在 ______(地点)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

  • 25、宋元时期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____》;文艺复兴时期把艺术创作和科学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最后的晚餐》是这一时期___(作者)的代表作。

  • 26、下图是1970年英国发型的D系列1英镑纸币上的图案。他的背后是一根开花的苹果树枝,身边的桌上放置的是他手制的第一架望远镜。纸币左半部分的主要图案,是各种椭圆形的天体运行轨道。该纸币上所纪念的_______(人物)。

  • 27、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首先从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思想是( );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18世纪时欧洲的( )国爆发了一场深刻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的发表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1871年的(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而真正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的是( )

  • 28、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 _____发展到高峰;_____是最高权力机构。

  • 29、【思维导图填充】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G.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

  • 3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据《日本书纪》记载,608年,日本第二次派遣隋使,并在向隋炀帝递交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是日本史书中第一次出现“天皇”一词。

    (1)这里天皇指哪位天皇?

    (2)他在位时进行了著名的改革,试举出政治、经济方面的各一个例子。

    (3)他的改革对使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32、请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创始人及经典。

  • 33、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富国强国道路并为之奋斗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变,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2)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写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

    (3)新中国以哪一事件为起点?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一征程中,我党探索出的建设道路是什么?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许多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写出其中的一例。

    (6)通过以上探究,作为中学生,你怎样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图文材料,探究问题。

    (看图说史)

    材料一:16—19世纪“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

    (材料析史)

    材料二: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

    (归纳认识)

    (1)仔细观察材料一的示意图,简要说说“三角贸易”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和最主要的经营者。

    (2)结合材料二说说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原因。

    (3)根据两则材料,概述这些现象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