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开始
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2、下图所示战役( )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3、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和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
B | 日本大化改新确立一套先进的管理制 | 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
C | 法兰克王国推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 形成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 |
D | 欧洲人称0-9这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 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
A.A
B.B
C.C
D.D
4、图中的“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该历法是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用这种历法。该历法的基础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中国农历即夏历
C.罗马人的儒略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
5、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可以作为研究下列哪一地区法律的第一手资料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6、人文主义思潮“关心的是今生而不是来世,强调人和人所能取得的成就,认为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这一“思潮”最早流行于
A.英国
B.意大利
C.荷兰
D.法兰克王国
7、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A. 林肯
B. 玻利瓦尔
C. 圣马丁
D. 章西女王
8、在中世纪西欧的乡村,遍布了由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等构成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被人们称为
A.庄园 B.自营地 C.份地 D.共用地
9、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这说明“同乡会”或行会
A.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
B.联络同乡之间的友谊
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
10、“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达到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抨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各种罪恶,赞美了现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以上表述反映的是( )
A. 《神曲》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B. 《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反对种族压迫的思想 D. 《命运交响曲》中同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
11、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进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①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②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③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④加重了对不发达地区的掠夺和剥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12、诗人但丁很早就说过:“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人文主义的鼻祖彼特拉克也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的,而是自为的。”可见文艺复兴
A.肯定封建的门第 B.复兴了希腊文化 C.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D.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13、维克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名士兵,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
①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北线三条战线作战;
③1917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之为“地狱·屠场·绞肉机”;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维克多回忆录中的内容,符合史实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14、下图是汉画石像“讲学图”,对这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A.太学是最早的私学
B.汉武帝推行儒学,儒家思想得以传播
C.汉代首创殿试制度
D.太学生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
15、该书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的科学界接受,书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进化论。“该书”是
A.《人间喜剧》
B.《农政全书》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物种起源》
16、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南北分裂
B.殖民统治
C.奴隶制
D.农奴制危机
17、《全球通史》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理论指导技术革新
B.集体智慧取代个体研究
C.发明集中于重工业领域
D.生产组织出现重大变革
18、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为困境中的自由经济打开了通道。对经济生活不能袖手旁观,成为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基本信条。此“基本信条”是
A.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政府要干预经济
C.推行市场经济
D.禁止政府直接投资
19、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的措施,与该思想对应的是( )
A.提倡“文明开化” B.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20、希腊城邦一般是由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联合周围的农村组成。可见,其显著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经济繁荣
C.政治民主
D.文化发达
21、1862年,林肯发表《________》,宣布美国南方叛乱各州奴隶获得自由。1942年,《________》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2、市民阶层: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____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23、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穆罕默德最初传播伊斯兰教的地点
B.基督教兴起的地区
24、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 _________ 》和《最后的晚餐》。 _________ 所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5、1405—1433年,________率领庞大的船队启动了下西洋的探索之旅,最远处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______沿岸。
26、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建立了许多城邦国家,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7、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__________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全分立。 1871年3月巴黎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_____。
28、音乐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1)冼星海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中华民族的音乐经典,震撼了一代代中国人。
(2)人民音乐家聂耳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仍是我国传唱的国歌。
(3)贝多芬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热情颂扬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
(4)法国狄盖特谱曲的___________________,唱遍世界,成为一首世界无产者的革命战歌。
29、16世纪,__________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横行地中海和大西洋,自称“无敌舰队”;17世纪下半叶起,__________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许多殖民国家,夺取大片殖民地,自诩“日不落帝国”。
30、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
31、问答题
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政治任务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次革命完成任务的途径和过程有何相同特点?取得胜利的相同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出了什么认识?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内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4)他发明了耐用的碳丝电灯泡,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他的一生围绕着电的发明有一千多项,他是:
(5)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
33、林肯的贡献有哪些?他领导了美国历史上的哪次资产阶级革命?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維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方·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彼得一世“为解决劳动力问题”,采取的办法是什么?概括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
材料二: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部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捩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赵振英《浅析列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土地问题的研究》
(2)材料二列宁经济思想的转变,在苏俄的农业政策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三
(3)造成材料三苏联经济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从俄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们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