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维新运动期间维新人士创办的部分报刊。这些报刊( )
①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②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④号召人们团结起来推翻清朝的统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观察下边战国形势图,屈原的故乡楚国位于下列数字代码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寻访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应是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②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③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④促进了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苏俄一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就散发着史诗般的光辉,国家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像苏俄那样,一开始就以人类和世界的名义,开创着文明的新纪元”。“新纪元”是指苏俄
A.第一次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变为现实
C.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D.第一次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7、下列现象不属于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国家带来的变化的是( )
A.人口增长
B.大众教育的推广
C.农村人口增多
D.环境污染加剧
8、“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着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该户人家在种姓制度中属于( )
A.婆罗门
B.吠舍
C.刹帝利
D.首陀罗
9、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关于这种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中世纪西欧的社会基础
B.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C.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D.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领主的意志
10、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形象直观地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对下边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主要为了争夺欧洲霸权
B.成员国社会性质的不同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根本区别
C.法德矛盾是当时欧洲国家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D.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帝国主义试图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
11、7世纪中叶,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的帝国,他们信奉的是
A. 犹太教
B. 基督教
C. 佛教
D. 伊斯兰教
12、美国中世纪史专家汤普逊说:“在城市兴起的过程里,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下平民的传记。前所未知的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是( )
A.农民阶级
B.手工业者
C.商人
D.市民阶层
13、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列四点结论中,错误的一项是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C.百团大战以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为主要目标
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4、小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整理了以下表格。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研究项目 | 内容 |
宗教 | 伊斯兰教 |
疆域 | 地跨欧亚非 |
数学 | 完整的代数学 |
医学 | 《医学集成》《医典》 |
文化 | 《天方夜谭》 |
A.亚历山大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古代日本
D.拜占庭帝国
15、1917年11月,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从世界体系演变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意义体现在
A.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B. 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 给现代化道路探索提供了新案例
16、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以“古希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
A.儒略历 B.《荷马史诗》 C.《掷铁饼者》 D.“原子论”
17、从国家出现到遭受外族入侵,古埃及演绎了近三千年文明史。其中“初步实现统一”出现于下面时空轴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的文明是( )
A.古印度 B.古巴比伦 C.古罗马 D.古希腊
19、从17世纪下半叶起,它凭借强大的实力,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它”指的是( )
A.法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英国
20、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关于促成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
A.海岛和天然良港众多
B.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C.城邦制度的形成
D.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做支撑
21、中世纪西欧庄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____;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____帝国最终灭亡。
22、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古代雅典,家庭中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 ,参与解决国家的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
(2)1776年7月4日, (机构)发表《 》,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4)独立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华盛顿主持颁布了《 》,运用 的原则,使美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统治体制。
23、清朝实行_____ 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4、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沉重地打击了_______国殖民者;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_ 》,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25、下图为《日本幕府斗争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鸟羽之战发生地点
B.1869年3月后日本天皇居住地
26、三大宗教创立时间最早的是(_________),基督教的经典是(_________)。
27、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法国大革命中废除了君主制度,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
改正:
(2)1775年,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
改正:
(3)1861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实行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奴。( )
改正:
(4)1853年,英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史称“黑船事件”,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
改正: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28、1765年,______发明了珍妮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工程师______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了蒸汽机车。
29、达芬奇是意大利艺术大师,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30、1853年 军舰打开了日本大门,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31、探究题。
阿拉伯建立统一国家和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哪一封建王朝时期?把阿拉伯、日本和中国放在同一历史时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32、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但都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试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33、地位: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34、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同北京城一样,有一条蕴含历史的中轴线。注:游学行进路线——自东向西(国会
材料一:国会大厦中,悬挂着四幅美国历史油画:
A.《签订独立宣言》 | B.《登陆的哥伦布》 |
C.《康沃利斯勋爵在约克镇投降》 | D.《朝圣者登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开辟)》 |
(1)依据时间顺序对图中事件进行排序,并将字母依次填写。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美国国会承担着“三权分立”制度中的职能。
材料三 :华盛顿纪念碑内部中空,内壁上嵌有各个国家、团体及名人所赠的石碑193块。其中,第十层内壁上,是中国赠送的汉字碑文:华盛顿……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
(3)将材料三碑文所反映历史事件A:莱克星顿枪声,B:1787年美国宪法(填写序号即可)并写出各自的作用填写在下面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碑文原文 | 相应事件及作用 |
起事勇于胜广(陈胜、吴广起义) |
|
割据雄于曹刘(曹操、刘备) | 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告与英国断绝一切隶属关系和政治联系。 |
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 ……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 |
|
材料四:纪念堂中的石壁上,记载着林肯生前的经典语录。其中一幅是他第二次就职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双方都声称反对战争,可是有一方宁愿打仗而不愿让国家生存,另一方则宁可接受战争……于是战争就来临了。我国八分之一的人口是黑奴,他们并非不是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而是集中在美国南部——这些黑奴带来了一种特殊而强大的利益,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利益迟早会成为战争的起因。
——林肯《1865年·第二次就职总统演说》(南北战争第5年)
(4)说出材料四中这场“战争”的名称。依据材料四,概括这场战争的原因。
(5)结合所学,说出材料四中林肯“接受战争”的主要目的。
(6)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这场战争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