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断( )
A.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分歧
B.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中美正式建交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D.中美外交关系发展影响对外贸易
2、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其实是仿效中国
A.秦朝的典章制度
B.汉朝的典章制度
C.唐朝的典章制度
D.明清的典章制度
3、1932年,苏联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大大缩小。这说明
A.推行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成效
B.斯大林模式没有副作用
C.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受到重创
4、他作为精神领袖,创立了世界性宗教;作为政治领袖,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他”是
A.凯撒
B.耶稣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5、从17世纪下半叶起,它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欧洲各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建立了“日不落帝国”。材料里的“它”是指( )
A.法国
B.荷兰
C.英国
D.美国
6、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 )
A.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B.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C.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D.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的因素促成
7、到2013年,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这反映出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
C.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确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8、1952年我国发行了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第一枚的图案是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
C.第一枚的图案
D.邮票发行的时间
9、14—16世纪,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主要表现在
A.现代农场和租地农场
B.现代农场和手工工场
C.手工作坊和现代农场
D.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10、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一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 | 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性质的战争 |
B |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 由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得以改变 |
C | 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社会主义苏联唯一抗衡 | 美苏在全球进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
D | 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A. A
B. B
C. C
D. D
11、公元 6—7世纪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A.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B.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C.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12、斯大林评价罗斯福新政:限制旧的社会制度的个别坏的方面……稍微抑制一下个别最不受抑制的资本主义利润的代表者,稍微加强一下国民经济的调节原则。材料侧面反映了罗斯福新政( )
A.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制度
B.加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对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
D.是消灭经济危机的手段
13、下列关于我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先后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
A.磨制石器到打制石器
B.原始农耕到狩猎采集
C.父系氏族到母系氏族
D.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
14、阅读下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蒸汽机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C.内燃机对燃料需求的增加
D.其它国家向英国倾销煤炭
15、下列组图反映的探究主题是( )
图一中古时期的巴黎缩影 | 图二经营谷物和豆类的店铺 | 图三佛罗伦萨羊毛行会标志 | 图四比利时佛兰德尔市民获得城市自治特许状的情形 |
A.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B.西欧庄园制度
C.西欧大学兴起
D.西欧城市的兴起
16、高德步在《世界经济通史》中写道:“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作者认为战争的原因在于( )
A.在文化的差异
B.经济矛盾
C.资源分配不公
D.宗教矛盾
17、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18、他是“扑向太阳的画家”,他的一生如同他的名作《向日葵》,朝着炙热的太阳,撑起花瓣绽放着生命,而后便很快地凋谢了……,他是艺术家( )
A.贝多芬 B.毕加索 C.达•芬奇 D.梵高
19、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阿拉伯帝国
20、观察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1785年和1845年煤和钢铁年消费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早期的殖民扩张 D.“光荣革命”
21、1864年,各国工人代表在伦敦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__________;1920年,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普遍性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22、2018年3月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庄严的进行宪法宣誓。假如美国特朗普总统也要举行宪法宣誓仪式,那么在他的宣誓台上应摆放______。
2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________。
24、由约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的《_____________ 》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25、根据提示信息写出对应的古代欧洲国家。
(1)希腊城邦、城邦盟主、,民主政体——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首制、横跨三洲、地中海成了“内湖”——____________________
(3)蛮族王国、信仰基督教、封君与封臣的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
26、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27、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8、西欧中世纪,西欧乡村典型组织形式是________,大约到11世纪已经遍布欧洲各地;到了14、15世纪,手工工场和________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9、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是 。
30、1825年,英国人________改进的蒸汽机拖着车厢载着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____________》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1、读史有感
制度创新促进社会进步,发展道路决定国家命运。在世界近代史的长河中,英国、俄国、日本和美国,尽管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非常相似。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一 文献篇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献是什么?这一文献确立了英国怎样的政治体制?
(2)美国独立战争中,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
探究二 改革篇
(3)17—19世纪,俄国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作为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的明治维新,在经济上的措施是什么?
探究三 人物篇
(5)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请分别写出革命的名称。
(6)通过对这些资本主义强国发展过程的学习,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2、根据你对前两次工业革命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两例发明。这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有哪些?(试写两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使用了哪两种新能源?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谈谈工业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有哪些?
33、日本明治维新从哪年开始?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它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书面文学作品。史诗包括两部,分别是《伊利亚特》(一译《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奥德修纪》),相传作者是大致生于公元前10世纪至前8世纪之间的盲人诗人。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书面文学作品是什么?作者是谁?
(2)材料二两幅图片是哪一历史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最早兴起于哪里?核心思想是什么?
(3)请分别写出材料二这两个人的代表作品。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运动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