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
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
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
D.伊斯兰教传入欧洲后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2、“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这是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这里的“火种”指的是
A. 拿破仑的赫赫战功
B. 《法典》
C. 加冕称帝
D.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18世纪后半期,英国之所以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是因为它
A.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
B.国土幅员辽阔
C.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统治地位
D.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4、《彭德怀自述》写道:“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材料描述的是我国抗美援朝战争的( )
A.原因
B.性质
C.结果
D.意义
5、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时曹操的“志”主要是( )
A.建立魏国
B.消灭袁绍
C.发展经济
D.统一天下
6、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列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美国反对国民党的统治
B.美国支持中国共产党
C.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
D.上海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7、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
A. 希腊共和制度 B. 罗马元首制度
C. 唐朝典章制度 D. 中国明清制度
8、小说《静静的顿河》中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余粮全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说这是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是针对苏俄实行的(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新经济政策
C. 第二个五年计划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的历法是( )
A.太阳历
B.阴历
C.夏历
D.儒略历
10、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圆学说的流行
B.指南针的使用
C.《马可•波罗行纪》掀起的黄金梦
D.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11、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2018年3月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霍金被安葬在这里,与长眠于此的英国名人为邻。这些“邻居”中,包括:
A.亚里士多德
B.贝多芬
C.巴尔扎克
D.牛顿
1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B.主要目的是维护平民的利益
C.因刻在十二块铜板上而得名
D.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13、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人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此类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B.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C.大力投资重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D.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14、古代日本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
A.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 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C. 幕府政治开始
D. 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15、有学者认为“从世界史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
A.首创了君主立宪政体 B.率先实行责任内阁制
C.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 D.开创了联邦共和政体
16、从“1980-2005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生产总值(亿元) | 2~100 | 100~1000 | 1000~2000 | 2000~5000 |
所用时间 | 9年 | 7年 | 5年 | 3年 |
A.深圳创造财富的速度不断提升
B.深圳开放领域不断扩大
C.深圳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D.深圳居民收入逐年增加
17、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双方辩手观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是( )
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时间内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反方:造成该国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
A.1861年改革的利弊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C.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D.苏联模式的利弊
18、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主题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
A. 伯里克利改革 B. 浮力定律 C. 《荷马史诗》 D. 《天方夜谭》
19、有人认为,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从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上来看,“从王权转到民权”开始于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美国南北战争
20、观察下面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文明成果与文明古国对应正确的是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甲骨文和青铜器
C.《汉谟拉比法典》
D.佛教
21、将与下列表述对应的重要历史事件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_________。
(2)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最强大的国家_________ 。
(3)封建社会时期,西欧封建精神支柱是_________。
(4)8世纪中期,法兰克进行的改革是_________。
(5)东罗马帝国又称 _________。
(6)伊斯兰教创立的地点_________。
22、世界现代史上曾召开过很多次国际会议,请列举出下列内容相对应的会议
(1)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新秩序——
(2)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3)决定成立联合国——
23、【殖民扩张·血腥残酷】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也有助于逐渐形成_________,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24、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大会通过了《________》,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________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25、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依次是_____、_____。
26、19世纪后半期,欧洲某人创作了漫画(如图),以讽刺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作品,该作品是___________。
27、达·芬奇的绘画作品一部——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征夷大将军,设幕府于镰仓——
(2)文艺复兴的先驱,著《神曲》传世——
(3)环球航行,证明地圆说的正确——
(4)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联——
(5)总统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29、代表作:《_________》《最后的晚餐》等。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著作。
(1)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______。
(2)标志着美国诞生的是______。
(3)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的是______。
31、从专制到民主,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古希腊雅典伯里克利扩大公民的权利,使当时民主发展在古代世界民主发展史上有何地位?古罗马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法律财富,试举两例加以佐证说明。
(2)法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目标。请列举近代英、法、美三国重要法律文献各一部。
(3)结合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文件说说近代西方民主法治发展的特点?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看法。
3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还有哪些典型事件?这些资产阶级革命共同影响有哪些?
33、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2)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4)简述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5)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启示或教训。
34、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旧爱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凤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终于两大发现: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绕大公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末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城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西红柿、番花生、各种豆类及削瓜,可可等。
材料四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行抵美洲纪念活动。
——吴子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新大陆的发现”与哪一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该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材料二中,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举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各举一例即可;并写出文艺复兴的影响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4)材料四中,“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哪个大洲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