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厦门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它承认奴隶制度,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它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 2、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现存的工业文明赋予资本家的是统治的权力,而工人阶级则沦落为受奴役的对象。因此,他主张(     

    A.终结工业革命

    B.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C.发动十月革命

    D.建立国际工人协会

  • 3、关于下列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①启蒙运动  ②美国独立战争  ③法国大革命

    A.①→  ③→② B.①→  ②→③

    C. D.

  • 4、有人是这样评论中国近代某次运动的:“(从此)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他评论的运动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

    D.禁烟运动

  • 5、恩格斯评价哥白尼的一本著作时说:“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这本是

    A.《神曲》

    B.《物种起源》

    C.《天体运行论》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6、美国内战是世界史上唯一没有内战创伤的伟大内战。美国内战的转折点是  ( )

    A. 来克星顿枪声   B. 萨拉托加大捷

    C. 挺进大别山   D. 《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 7、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荷马史诗》     帕特农神庙遗址     《掷铁饼者》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 8、在西欧历史上,从9世纪时逐渐流行,到大约11世纪遍布各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       

    A.庄园

    B.公社

    C.教会

    D.城邦

  • 9、“这是独特的民族,它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独特民族”指的是古代

    A. 苏美尔人

    B. 希腊人

    C. 罗马人

    D. 阿拉伯人

  • 10、方方到两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伊朗游历时,在附近一些古老寺庙残破不堪的墙壁上,见到了一种奇怪的.从未见过的字体 (   )

    A. 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甲骨文   D. 金文

     

  • 11、1936年,“国内政治问题的中心一环——停止内战已经实现,国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这一局面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后

    A.华北危机

    B.一二·九运动

    C.瓦窑堡会议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12、某个历史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和这首诗的观点最相似的是

    A.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B.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C.人间不是幸福,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

    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想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 13、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B.封臣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C.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D.《马可波罗行记》介绍了东方

  • 14、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说: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这种暴行发生在

    A.南京

    B.济南

    C.上海

    D.广州

  • 15、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俄、德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

    A. 光荣革命   B.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C.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

  • 16、小敏在电影《霍元甲》中看到日本的军人讲求武士道精神(武士应遵守的道德)。请问这一现象产生于日本哪一社会发展阶段?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 17、1688年发生的英国“光荣革命”,把君主的专断权力放到了议会的“铁笼子”里。“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步确立了

    A.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C.君权神授体制 D.民主共和制度

  • 18、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十二铜表法》

  • 19、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根据城市生产、交换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开设文法和计算方面的课程培养人才。由此可知,大学课程设置体现了(       

    A.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B.国王的支持

    C.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D.教师行会的发展

  • 20、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洁净能源技术是减少温室效应的办法之一。电力作为新能源出现最早是在(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B. 工业革命后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将与下列表述对应的重要历史事件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_________

    (2)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最强大的国家_________

    (3)封建社会时期,西欧封建精神支柱是_________

    (4)8世纪中期,法兰克进行的改革是_________

    (5)东罗马帝国又称 _________

    (6)伊斯兰教创立的地点_________

  • 22、代表作:《_________》《最后的晚餐》等。

  • 23、________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拜占庭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529年颁布的________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 24、全球化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

    (1)“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2)这一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这一革命是

    (3)这一事件是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亚洲确立起来。这一事件是

     

  • 25、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首先从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思想是( );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18世纪时欧洲的( )国爆发了一场深刻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的发表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1871年的(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而真正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的是( )

  • 26、德国和意大利两国的法西斯头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15世纪,________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

  • 28、查士丁尼大帝留给后世最大的遗产是主持编纂________

  • 29、________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________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开拓者。

  • 30、“海上马车夫”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结合所学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先导)

    (1)14—16世纪,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冲破教会的“神权至上”,18世纪,反对专制,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请写出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方式各异)

    (2)纵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请列举两种。

    (法律垂范)

    (3)列举出17—18世纪英法美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

    (4)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32、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据此回答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发生的政治前提和市场条件各是什么?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成就是什么?这项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是什么?

  • 33、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

    (1)“千年局变”惊醒国人,为救国图强,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各种探索。请举出其中两位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并说明其有何历史事迹。

    (2)“中国新生”后,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请举出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两例重大外交成就。

    (3)“伟大转折”里,中国最重要的转折是确立了什么思想路线?我国从此进入一个什么新时期?

    (4)回顾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你有什么感悟?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延续,是通过文化共识达成的政治共识。其中,大一统传统是守护中华文明内核的政治外壳。

    材料一 在“大一统”思想确立过程中,先秦诸子曾发挥过突出作用……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要”指最高权力)在中央”……孔子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奠基者。面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的局面……提倡“克己复礼”,反对“犯上作乱”,主张重建一统的社会政治秩序。

    ——黄朴民《“大一统”之梦》

    材料二 秦朝搭好了大一统的框架,创立的大一统是个全面的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社会大一统、交通大一统、文字大一统。

    ——摘编自“学习强国”慕课《中华文化要义——大一统》

    材料三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鸦片战争之前的大清帝国,有着高超的统治智慧,汉满蒙回藏各个亚区域都被它整合进一个彼此相互依赖的体系当中,古代的中国历史达到了完备状态。

    ——施展《中国史纲五十讲》

    (1)材料一提到的“先秦诸子”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要在中央”反映出法家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孔子推崇的 “为政以德”、 以“礼乐”治国的是哪个朝代?

    (2)材料二秦朝“搭好了大一统框架”的人是谁?请你从秦朝大一统框架中任选其二指出他采取的具体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在完成思想文化大一统方面最重要的两个人物是谁?“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你如何理解材料四所说的“完备状态”?为了“整合”回藏(新疆和西藏)地区安定边疆,清朝作出了哪些努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