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某位科学家传记的部分目录,该传记是
A. 《爱因斯坦传》 ·
B. 《达尔文自传》
C. 《哥白尼》
D. 《约翰·牛顿自传》
2、古希腊被誉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其在哲学、文学、建筑学、绘画和雕塑、包括自然科学都为后世相应领域奠定了雏形;而罗马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希腊的文化。下列有关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
B. 《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C. 古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
D. 罗马建筑没有吸收希腊建筑的特点,全是罗马人自己的创新
3、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小亚细亚西海岸和希腊各地出现了众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其中90%左右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A.人民主权
B.小国寡民
C.独立自治
D.封闭保守
4、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郁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 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 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A.阿拉伯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不列颠文明
5、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尼罗河流域”诞生了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古印度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6、“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
D.“文字狱”
7、对“埃及是尼罗河的赞礼”理解不准确的是
A.在尼罗河畔建立金字塔
B.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C.古埃及的诞生与尼罗河息息相关
D.尼罗河为古埃及人提供了生存环境
8、巴黎和会通过对战败国的处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严厉处置了(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奥地利
9、中国近代史上有一著名战争誓词,词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誓词产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
A.1924-1927年
B.1927-1937年
C.1931-1945年
D.1945-1949年
10、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的开始。原子论思想的源头来自古希腊哲学家( )
A.柏拉图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1、如下图所示画中人正在对你微笑。因微暗的背景时隐时现,人物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使画面产生一种神奇朦胧的效果,这就是被世人津津乐道的“神秘的微笑”。这幅画的作者是( )
A. 但丁 B. 达•芬奇 C. 莎士比亚 D. 米开朗琪罗
12、下列文献摘录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有关的是( )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A | 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B | 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C |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D |
A. A B. B C. C D. D
1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4、“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上述话语体现的思想是
A.皇权主义
B.人文主义
C.禁欲主义
D.理性主义
15、“这场战争主要是始于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荷兰加入战争对抗英国,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英属北美洲之外。”对材料中“这场战争”的性质表述最准确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C.民族解放战争
D.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16、某班同学组织主题图片展览,以下图片应确定的主题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交通工具的创新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社会生活的变化
17、《全球通史》指出,“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他的《解放法令》解放了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意义更重大。”有关上述材料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问题的唯一途径是革命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是农奴的暴动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美国解放劳动力的途径都是立法
18、顾维钧在演讲中说:“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仁至义尽。我想问问,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该“和约”是
A.《马关条约》
B.《凡尔赛条约》
C.《九国公约》
D.《和平法令》
19、唐太宗能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主要原因之一是善于用人。其中以敢于直言而闻名的大臣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20、二战后欧洲逐步走向联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20世纪60年代欧共体成立 ②20世纪90年代欧盟成立
③2002年欧元在全欧洲使用 ④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1、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 )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太多,该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22、如图所示,这是________的名画________。
23、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_______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_______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24、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________,它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_______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25、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______和______。
2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_的发表。
27、(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是________,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
(2)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________,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指________。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__,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________。
28、读图填空。
(1)图中A处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指的是________(事件);美国对日本的侵略最早发生在________年。
(2)图中B处的两次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的________和日本的________。
(3)图中C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________水平,人类进入“________时代”。
(4)图中D处的理论指的是________理论,该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________》的发表;1864年成立的________和1871年法国的________运动都是该理论指导下的国际工人运动实践。
29、美国的历史只有240多年,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结合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
30、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________。
31、探究题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
【改革:促使民族自救】
(1)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两国是如何应对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改革:完善自我体制】
(2)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历史事件是?陈述这一事件的意义。
(3)20世纪上半叶俄美两国进行了哪两大成功的改革使本国度过危机?请分别说出这两次改革的特点。
【改革:实现民族振兴】
(4)回顾以上改革历程,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做?
32、说出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领导人及特点并概述十月革命的意义。
33、雅典的民主政治在谁主政时期达到了全盛?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有何积极性和局限性?
34、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组织形式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的生产】
材料一: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大的庄园往往成为地方经济的中心。小的领主可能只有一个庄园,而大贵族可以拥有十几个甚至更多庄园。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指出中世纪西欧经济生产的组织形式,并概括出它的两个特点。
【变化激发活力】
材料二: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还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归纳14世纪农业生产出现的新现象。综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寻找发展规律】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