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显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路线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2、“初期的强制措施给农业生产造成了破坏,粮食总产量在1931-1932年出现下降,经历1933-1937年的增长,在1937年达到俄国历史上的最高点。从1938年又开始下降,1940年的总产量比1928年仅有10%的增长。”材料体现的是( )
A.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与意义
B.经济大危机的蔓延与缓解
C.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与变化
D.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与效果
3、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共同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 推动了欧洲和美洲的革命 D.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乔弗里·瓦德曾说:美国内战是新旧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分水岭,是大工业、大企业和大政府时代的开始。他认为美国内战
A. 使美国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
B. 承认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C. 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
D. 是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
5、《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
C.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D.国王征税触动了新贵族的利益
6、据有关资料显示,1861-1863年俄国农民起义达两千次以上。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1861年改革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俄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激化
C.俄国1861年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掠夺
D.俄国1861年改革保留了沙皇专制
7、通过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思维导图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概括出下面导图的时代主题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8、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这里的“创新”指( )
A.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神学文化的重新兴起
C.封建文化的流行兴盛
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9、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莱克星顿枪声”
C.萨拉托加大捷 D.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10、“一场革命改变了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煤炭变成了蒸汽,打开了公共交通运输的大门,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它控制着全球贸易,成了一个帝国。”文中的革命指的是
A.光荣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
D.工业革命
11、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B.高度评价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全面评价了新经济政策 D.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12、17-19世纪初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B.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制
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13、1871年,日本刊物《全译中学西校改定普学规则》中写道:“且初学者未通其语言,未习其文学,故宜先就汉人所译之书,加以研习,以得其略。”这说明日本( )
A.坚守儒家文化主阵地 B.全盘接受西方新文化
C.从中国间接输入西学 D.向中国学习改造文化
14、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B.尼罗河流经埃及
C.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成灾 D.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15、根据本法令,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可以享有自由农村居民身份的各项权利,……缴纳一笔一定数目的赎金,赎购他们所居住的房屋。该法令的主要作用是
A.彻底废除了农奴制 B.农民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6、“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A. 材料中的“大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B. 这场“大战”的转折点是萨拉热窝事件
C. 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D. 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17、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他这样评价其《法典》的主要理由是( )
A. 《法典》是欧洲近代第一部法律文献
B. 《法典》是一部最为完整的法律文献
C. 《法典》彻底改变了法国的社会面貌
D. 《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18、“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说这番话的历史背景是( )
A.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B.苏军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C.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美英盟军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
19、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他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统一全国车辆两轮间的距离
C.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D.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4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我)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材料描述的场景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两次世界大战都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在______领导下,印度掀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2、完成下表空缺的填充。
| 开始事件 | 重要文献 | 国家体制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1640年议会召开 | a | b |
美国独立战争 | c | 《独立宣言》 | 联邦制共和政体 |
法国大革命 | d | e | 共和政体 |
a______ b______c______ d______e______
23、1519~1522年,欧洲人___________率领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___________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4、【自给自足·独立单位】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______。大约到11世纪,其遍布欧洲各地。
25、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_______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法国人________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6、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帝国皇帝把行省改为_______,把_______编入军队。______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27、2018年3月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庄严的进行宪法宣誓。假如美国特朗普总统也要举行宪法宣誓仪式,那么在他的宣誓台上应摆放______。
28、西欧封建社会时期_____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用赎买等方式争取______。
29、根据下列文字描述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蒙娜丽莎》这幅名画是谁的作品?
(2)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是谁?
(3)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家谁?
30、法律是社会进步的庄严记录, 请根据下列信息写出相应的法律文件。
(l)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2)由不同时期的罗马统治者制定与颁布,成为罗马法的集大成者的是
(3)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4)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法律文件是
31、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法国的历史开展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模块一:悠久的历史
(1)法兰西这个国家的雏形来自843年哪个帝国的分裂?此外,还有哪两个国家的雏形来自此次分裂?
模块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以谁为首的雅各宾派把这场革命推向了高潮?
模块三: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3)1871年3月,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哪一政权?该政权得到了哪个国际组织的支持?
(4)从模块二和模块三中,你体会到了哪些精神?
32、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在曲折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面对经历数年战争与满目疮痍的苏维埃俄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采取“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请说出此政策的名称。
(2)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上任即宣布实施新政。《紧急银行法案》反映了其在哪一领域的改革?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写出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的区域组织的名称。
(3)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的改革发生了根本反向性错误,苏联解体。写出这一改革名称。受此影响,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写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
(4)21世纪,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写出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一例。
(5)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3、唐朝是我国古代的繁盛时期,它有何时代特征?为何如此兴盛?唐朝的繁盛又形成了哪些社会气象?
34、世界格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力量对比态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杜鲁门总统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盟”的建立有何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为“领导世界”采取的措施,指出这些措施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制衡”美国的国际力量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