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签署此“公约”最大的受益国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中国
2、如果你来到“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进行研学活动,你能够看到的古迹是( )
A.凯旋门 B.罗马大竞技场 C.帕特农神庙 D.麦加清真寺。
3、文字的创造和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泥板,以带有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压在泥板上留下文字。该文字被称为
A.楔形文字 B.金文 C.象形文字 D.甲骨文
4、如下图所示材料中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发表的?( )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材料表明,当时清政府( )
A.法制森严
B.闭关锁国
C.文化专制
D.民族交融
6、“总而言之……全国人民人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材料反映的是
A.二次革命的背景 B.护国战争的结果
C.北伐战争的原因 D.北伐战争的经过
7、他表面上维护共和制传统,没有称帝,保留元老院,成为首席元老,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的尊号。材料中的“他”是
A.屋大维 B.凯撒 C.亚当·斯密 D.罗慕路斯
8、下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著名历史遗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9、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10、《全球通史》中提到,“6 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 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作用重大”包括( )
①主张实施变革②提出效仿宋朝制度
③推动大化改新④促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新中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④⑤
12、九年级的小明同学做的复习笔记如下。他正在复习的内容是( )
A.印度反英大起义
B.埃及独立运动
C.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D.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13、“大化改新后,奴婢仍然存在,其数量占当时人口的1/10左右,大部分集中在畿内(地区名)。奴婢在社会生产中已不起主导作用,多数从事非生产性的家庭杂务。当时,社会生产者的主要担当者是班田农民。”这表明( )
A.改革后农民的沉重徭役依然存在
B.改革后的日本奴隶地位大大改善
C.改革使日本社会性质有根本转变
D.改革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14、秦朝统一后,百姓去集市买米需要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D.
1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6、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社会成员之间是有等级的,商人在当时属于( )
A.婆罗门 社会最高层 B.刹帝利 社会最高层
C.吠舍 社会中下层 D.首陀罗 社会最低层
17、图一所示文物反映的是图二中A、B、C、D中哪一处的文明
A.A
B.B
C.C
D.D
18、乔治是一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他在回忆录中写出如下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一战”最终结果是以同盟国集团失败,协约国集团胜利而宣告结束
B.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1916年凡尔登战役历时约十个月的阵地战,残酷惨烈,有“地狱”“屠场”“绞肉机”之称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南线、北线四条战线作战
19、“1793年3月,反法同盟组成,陆续有7个国家参加,它们从四面八方向法国攻来”“反法同盟”此举是为了( )
A. 推翻罗马教廷统治 B. 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C. 干涉法国大革命 D. 打击拿破仑的扩张
20、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A.处死路易十六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C.雅各宾派专政
D.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21、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田汉作词的_________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_______气势磅礴。
22、1862年,林肯发表______扭转了南北战争的战局,解放了黑人奴隶,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经济持续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经济进一步发展。
23、杰出的人物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写出下列为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
(1)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被誉为“美国国父”的是_____________。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担任“护国公”的是_____________。
(3)利用内燃机驱动车轮,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德国工程师是_____________。
24、新兴城市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吸引人们__________的地区,如道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5、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__”。1871年3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
26、1919-1920年,协约国同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___________;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__________签订协定,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
2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发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发表。
28、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标志性事件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________
(2)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开始的标志________
(3)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________
(5)美国诞生的标志________
(6)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________
(7)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的标志________
(8)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
(9)工业革命的标志________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__
(11)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标志________
(1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________
(1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________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卷图中相应方框内。
(1)A.三角贸易的始发地:欧洲
B.黑奴的来源地:非洲
30、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_________,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31、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大化改新是受中国唐朝文明影响而进行的重大历史改革。大化改新在政治上的改革措施是什么?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古代阿拉伯人在促进东西文明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请列举一个事例。
(3)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交流平台。1851年英国举办首届世博会,这次博览会上英国的科技成果技冠群雄。英国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的有利经济条件是什么?列举一项英国当时能够展出的科技成果。
(4)联系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我们该如何对待世界不同文明?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使.........
材料二: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高向玄理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了改革。之后,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从而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世界古代史上的哪次改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改革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3)根据两则材料归纳日本是怎样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的?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在日本历史上有何标志性意义
(5)以上材料你有何启示?
33、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1653年12月,克伦威尔被拥立为护国主,开始了将近五年的军事独裁。140多年后,又一个军事独裁在另一个国度出现,这便是1799年法国雾月政变之后的拿破仑军事专政。在称号上,克伦威尔由于士兵、特别是高级军官的反对,未敢称王,至死只是世袭护国主;拿破仑则由第一执政转为法兰西帝国皇帝。从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两次军事独裁都是出现在革命期间已建立共和的国度。当时政局动荡,新兴资产阶级(在英国还有新贵族为捍卫既得利益,巩固有利于自己的革命成果,需要一把利剑,既能遏制人民运动,又能防止复辟;在法国还要抗击反法联盟),拥有赫赫战功和声誉的克伦威尔与拿破仑也就成为不同时期、不同国度军事独裁者的合适人选。所以,这两次军事独裁统治的出现,都是当时特定环境的产物。
——江宗植《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两位保卫神一克伦威尔与拿破仑》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法国革命与英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外部形势都有所不同。
(2)英法两国当时是为稳定政局分别选择了克伦威尔和拿破仑。
(3)克伦威尔和拿破仑的独裁统治在称号形式和本质上都相同。
(4)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都颁布宪法、用法律手段巩固革命成果。
(5)英国和法国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都呈现出曲折性和复杂性
34、请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
信息二 这是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1)信息一图一中三国同盟是指哪三国?三国协约的主导国是哪国?根据图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欧洲战争的火药桶是哪里?
(2)信息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吗?这一历史事件与一战有怎样的关系?
(3)信息二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4)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