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意见稿拟规定“限制游戏过度使用和高额消费”。这样规定主要是因为(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C.网络严重侵犯我们的个人隐私
D.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和多彩
2、中学生也是网络生活的参与者,我们参与网络生活应遵循的准则是( )
①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
②传播网络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④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做合格的参与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这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是( )
A.换位思考
B.自我暗示
C.自我激励
D.欣赏他人
4、七年级学生陈成在网上有个特别谈得来的网友。近日,这位网友突然消失了,怎么也联系不上,陈成很失落。朋友告诉他,网上交友都是虚假的,下了线彼此谁也不认识谁,不能当真。对网上交友认识正确的是
①网上交友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②网络虚拟性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③网上的朋友都可成为现实中的朋友
④现实生活中的同伴才是真正的朋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小阳看到一个小朋友不慎失足落水,他立即寻求附近大人帮忙救援 | 小阳做到了见义“智”为 |
② | 献爱心活动中,家庭并不富裕的小梦要求父母必须给予“赞助” | 小梦懂得关爱他人,十分有爱心 |
③ | 小美和朋友约好去博物馆,却因为堵车迟到,她及时向朋友说明情况并道歉 | 小美真诚对待朋友,对他人负责 |
④ | 下午放学回家,妈妈问小丽:“今天累不累?”小丽却不耐烦地挥手说:“别烦我!” | 小丽应尊重妈妈,学会换位思考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重庆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小勇发现学校周围有一家黑网吧,并看到本校有几位同学经常出入该网吧,于是小勇前去劝说几位同学,却遭到网吧老板谩骂、威胁和殴打,并被关在了网吧。这时小勇应该( )
①采用缓兵之计,等安全出去后立即报警
②同网吧老板抗争到底,因为这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虚张声势,与网吧老板巧妙周旋
④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以暴制暴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7、虽然地铁车厢里有座位,可一位农民工还是坐在了地上。一位阿姨看到后说:“你怎么不上来坐着?上来坐吧!”农民工说:“我怕把座位弄脏了。”旁边一位乘客接着说道:“没事,您跟我们都一样,你的感触是( )
①学会换位思考,尊重社会公德②尊重是相互的,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④学会欣赏他人有助于我们共同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初三学生杜同学在周家坝转盘广场玩耍时,一名男子来到他身边,悄悄掏出手机,问他买不买。小杜发现手机的外观是女士喜欢的配色,不像男子本人的,怀疑手机是盗窃的。小杜便假意购买,拿过手机,暗自记下电话号码。之后为警方提供重要线索,帮助警方将小偷抓获。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要学会虚张声势,巧妙周旋,跟踪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③要敢于立即制止违法犯罪
④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北京街道保洁员王洪和捡到一个装有20万元现金和贵重物品的背包,他立即交给巡逻民警。最后在民警帮助下找到了失主,物归原主。王洪和体现出的美德是( )
A.尊重他人
B.以礼待人
C.诚实守信
D.勤奋乐观
10、针对外国记者协会公然邀请陈浩天播“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反应强调,对于任何鼓吹“港独”的言行都不会容忍,一定会依法遏制。以下遏制“港独”原因不成立的( )
A.“港独”言行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港独”言行触碰了“一国两制”的底线
C.“港独”言行损害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D.“港独”言行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港的发展
11、一名95后护士,采血时拇指与食指轻轻一弹,针头瞬间刺入手臂,很多患者经他采血后都称“没感觉”。他表示,这一手“飞针”采血的绝活主要来自于下班后每天几百次的练习。这启示我们在未来工作中要( )
①随遇而安,安于现状
②爱岗敬业,实干奋斗
③脚踏实地,勤勤恳恳
④发挥特长,甘于平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实施( )
①有利于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②有利于采取强制性措施,将杜绝一切违法行为
③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④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促进社会的有序运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以下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与其类型匹配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思维可视化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下列四组关系中,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
①违法与犯罪②社会规则与法律③道德与法律④社会规则与秩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2023年5月28日上午10时32分,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广大中学生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关注这件大事。这说明了( )
A.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B.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C.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一成不变的
D.我们应关心国家发展,积极融入社会
16、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下列关爱他人的做法中体现了这一艺术的是( )
A.班主任李老师常常在班会课上公开询问某些贫困生家庭的具体情况
B.爸爸因儿子期中考试考差了,恨铁不成钢,给了儿子一顿毒打
C.临近期末,同桌生病住院,张新到医院看望同桌,并捎去自己的课堂笔记帮助同桌复习
D.为了不影响学习,小萌拒绝为住院的爷爷送饭
17、我们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提高媒介素养。下列同学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是( )
①上网和同学聊天时,注意用语文明,不发不健康的图片、视频等
②利用网络帮助好朋友找回丢失的物品,帮要去旅行的爸爸妈妈网上订机票和酒店
③看到朋友圈里只需要发住址和电话就能免费领礼物的消息,赶快转发。
④青少年面对网上信息要理智判断,谨慎从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2035年我们国家要实现的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小东学习了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后,想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下面是他所列的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0、中学生立志报效祖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就是( )
A.服兵役
B.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C.去祖国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作
D.努力学习,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21、在一次主题班会上,两名同学就“如何对待朋友”发表了如下观点。
甲说:“对待朋友要真诚,要坚持原则。不管朋友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不能容忍,否则就不是朋友。”
乙说:“对待朋友要宽容,要互相谅解。不管朋友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要支持他,否则就不是朋友。”
请你对甲、乙两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4分)
22、材料 抗击疫情是一场关于公民素养的无声战役。正当无数人奋勇抗击疫情时,网络上却出现各种有关疫情谣言的信息。对此,元元和星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元元:网络发言是权利,法律约束不自由。
星星:未成年人享有法律特权,转发谣言不担责。
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辨析以上观点。
23、“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前段时间,一条“中国武过马路”(如图)的微博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
某校初二(2)班同学就如何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顽症展开了讨论。其中小斌认为:“只有加强法治,加大惩罚力度,才能根除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顽症。”小丽认为:“只有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式过马路这-问题。”
请你运用有关知识对小斌和小丽的观点进行评析。
24、文明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文明有礼的美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25、材料:近期,高安市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全体学生,“兵”分八路,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顺利地完成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实地参观了当地著名企业,在市环保局、电信局和工商局聆听三局负责人对科技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精彩演讲。同学们还来到市消防大队饶有兴趣地听消防官兵讲解消防知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亲眼看到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品牌”和“亮点”,备受鼓舞。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学生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有哪些社会实践活动?至少写出两项。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有什么现实意义?
26、我劝说奶奶成功了!
随着城市种菜热的兴起,今年奶奶也加入到“都市菜园”的种植行列。她利用单元楼前的绿地种上了番茄、辣椒、苦瓜、茄子等时令蔬菜。我看到后觉得奶奶为了让家人都能吃到健康绿色蔬菜真是不辞辛苦,然而我的转变开始于一节研究性学习课,课上老师出示了下列名言:
课后,我感慨良多,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了解相关知识并运用所学对奶奶进行了多次劝说,最后终于成功地说服了奶奶!
晓芸课上读到的两则名言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请你猜测并写出晓芸是如何劝说奶奶的?
27、【与人为善 社会和谐】
材料: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行李简陋、衣衫破烂的老人来到费城的一家旅店投宿,他对伙计说:"别的旅店全客满了,我能在贵处住一晚吗?"伙计解释说:"城里举行大型活动,旅店到处客满。不过,我不忍心看您没个落脚处。这样吧。我把自己的床让给您,我就在柜台上搭个铺。"第二天,老人临行前对伙计说:"年轻人,你能当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我要给你盖个大旅馆。"伙计听了,觉得这老人真是幽默。
两年后的一天,伙计收到了一封信,邀请他去纽约回访两年前那个雨夜的客人。伙计来到纽约,老人把他带到一幢高楼前说:“年轻人,这就是我为你建的旅馆,请你当经理。”这位当时的年轻人就是如今纽约首屈一指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的经理乔治·波尔特,那位老人则是拥有亿万财产的石油大王保罗·盖帝。
根据材料,请你作答:
(1)你认为乔治·波尔特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学校要举办“学会善待他人,建设和谐校园”的活动,你认为哪些活动形式合适?(至少三种)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
2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给我什么启示?(6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