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判决书(摘要) 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李某犯侵犯知识产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二十万元。 |
①被告人李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②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都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④李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些古语告诫我们( )
①要注意防微杜渐,预防犯罪②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没关系
③不良行为一定会演化成犯罪④犯大错和犯小错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0年春节期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5G网络建设进度出现不同程度延缓;企业停工,经济增速有所减缓;医疗垃圾激增,过量使用消毒剂对地表水甚至地下水会产生不同程度污染。材料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会对_______产生影响。( )
①军事安全②经济安全③文化安全④生态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期末复习时,同学们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找出一些关键词,并按照教材单元进行了分类,你认为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与单元对应完成正确的是( )
| 单元题目 | 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 |
A | 走进社会生活 | 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中成长、维护社会秩序 |
B | 遵守社会规则 | 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法不可违、预防犯罪 |
C | 勇担社会责任 | 角色与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维护国家安全 |
D | 维护国家利益 | 国家利益至上、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社会 |
A.A
B.B
C.C
D.D
6、河南“无腿少年”秦旭磊,为了出战亚残运会男子轮椅篮球赛,他一球一球地练,春夏秋冬地投。对此,秦旭磊付出的代价有( )
A.大量的时间精力
B.良好的自我感觉
C.赢得他人的赞许
D.获得知识和技能
7、“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启示我们( )
A.获得美好生活主要依靠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B.认清角色,积极承担责任
C.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考
D.追求自由,体味美好人生
8、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这份优异的答卷是( )
A.基本实现现代化
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下列对漫画《加塞校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不遵守规则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②只要未出现事故,学校就不用承担责任
③学校疏于校车管理是对学生生命的不负责任
④让学生搭乘违规校车是学校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近些年,因遛狗不拴绳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宠物犬随地大小便而主人不清理的情况也十分让人头疼。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养狗遛狗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②不文明养狗虽不道德,但不违法
③不文明养狗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反映了个人的素养
④要对违反规则、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说“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如果让你对下边漫画中的学生进行劝说。你会说( )
①沉迷网络游戏会影响学习和生活②沉迷网络会损害身心健康
③要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做网络的主人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哈萨克斯坦记者古丽詹·拉曼库洛娃分享了中共二十大报告中自己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她说:“中国领导人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也就是说,人民的利益永远是首要的。”这说明在中国(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互不影响④国家与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近日,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坚决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加强军队党的领导、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把严守纪律规则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证,落实到加强军队党的领导的各方面全过程。“要把严守纪律规则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证”。这( )
①说明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②体现出有了纪律规则就能战胜疫情
③表明规则保障人们生活安康
④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周恩来总理身居党和国家重要领导岗位数十年,但他始终把自己当作普通劳动者,当作人民公仆。他不论对什么人,从不摆架子,从不以领导自居,他的身上没有官气的影子。周恩来总理身上展现的优秀品质是( )
A.平等待人
B.自立自强
C.诚实守信
D.自尊自信
15、下列四组概念中,可以用如图表示其关系的是( )
A.罚金与罚款
B.拘役与拘留
C.违法与犯罪
D.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
16、关于诚信与隐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绝对尊重他人的隐私
②两者发生冲突时,要运用诚信智慧
③诚实与隐私不能并存
④我们要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可见( )
①尊重是相互的,自尊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 ②要受人尊重,主要是为了发挥自己优点
③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④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在公共场合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宣传标语,比如,公交站台:自觉排队,文明乘车。公园:爱护环境,有序参观。电影院:对号入座,请勿喧哗。这些标语告诉我们( )
A.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要靠规则
B.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是纪律
C.社会秩序明确规则的内容,保障其实现
D.违反规则、扰乱秩序,应受到相应处罚
19、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限制自由是遵守规则的目的
B.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C.良好的社会秩序是自然形成的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0、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网友在评论区写了如下感慨,其中正确的是( )
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②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
③只有成为了航天员才能报效祖国④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小军和小华自从接触网络后,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是一刻也离不了网络: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查网络;想找美图,上网;想查学习资料,上网……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没有网络,我都感觉没有了呼吸。”
下面是两位同学对网络的一些看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析。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作为国家元首享有最高权力。
判断:
理由:
23、下面是赵虎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判断并说明理由。
情境一:赵虎的同桌在做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向他请教,赵虎接到题目后发现很简单,大笑着说:你真笨,这样简单的题目你居然都不会做!
(1)赵虎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赵虎和同学王伟在学校宣传橱窗里发现了他们自己的照片,展开了争论。王伟说学校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赵虎说没有侵犯。
(3)赵虎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由于上学堵车的缘故,赵虎来到教室时上课已经有几分钟了,值日老师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把邻班同学的名字报了上去。
(5)赵虎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有可能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的形成网上信息接收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造成青少年道德意识减弱、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蔽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青少年如何利用好网络的交往功能?
25、材料一:为了维护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加大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材料二:众所周知,广场舞是居民自发组织的娱乐方式,广大中老年人从中找到了欢乐:健身美体、怡情益智,获益很多。但在网络论坛上有人将广场舞与烧烤、养犬列为“三大害”。多数人认为广场舞扰民,但多数热衷于广场舞的人士认为“跳舞是我们的权利,别人无权说三道四。”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回答:
(1)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
(2)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的”?
(3)请用《与法同行》的有关知识对广场舞练习者的观点加以评析。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内容是什么?
27、2021这一年,注定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鲜明坐标。“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由此开启,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此外,民法典实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天问一号”火星着陆……今年一系列国家大事和重要节点可谓举世瞩目。
(1)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发展成就吗?
(2)为了祖国更好的发展,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
28、(宪法地位)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 曲》。《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七条: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
材料二 《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1)从材料二中可知,拥有修改宪法权力的是哪个国家机构?
(2)从两则材料所说明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宪法的法律地位如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