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2023年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显示的未成年人近三年犯罪变化情况。由此可见( )
A.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B.未成年人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不要紧
C.不加约束的不良行为容易发展为犯罪行为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任重道远
2、学校组建舞蹈社团,八年级的小青被推举为队长,虽然学习任务繁重让小青感到很为难,但她还是积极投入到社团的工作中,把舞蹈社团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小青的选择启示我们( )
A.对于被动承担的责任,每个人都能够做好
B.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也应全身心地承担
C.为了减少烦恼,要学会推卸一部分的责任
D.面对自己选择的责任,就要义无反顾担当
3、女儿:网络生活真精彩,学习购物很方便。妈妈:网络生活很无奈,虚假信息真烦人。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对话的是( )
A.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B.网络改变人际交往
C.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4、2023年杭州亚运会,3.7万名被称为“小青荷”的青年志愿者活跃在赛场、酒店、机场等地。他们以热情、专业的服务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青春力量。这启示我们( )
A.积极服务社会,也应获取回报
B.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C.提高文化素养,促进个人发展
D.主动关心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5、2023年2月13日,昆明南至南昌西列车运行时,赵某在厕所内吸烟引发烟雾报警,随即乘警在车厢内将赵某当场查获。乘警对其进行列车消防安全宣传后,赵某认识到了自己在高铁上吸烟行为的危害性。违法行为人赵某最终被处以行政罚款200元。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①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②务必积极防范民事违法行为
③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④要认识严重违法行为的危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7、“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内心肖像的镜子。”这句话充分说明
A.讲文明、讲礼貌表现在口头上
B.文明礼貌是成年人的事
C.文明礼貌体现着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
D.文明礼貌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
8、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年4月13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坚持防控为先,实行限量开放。出台这一规定( )
①说明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②体现有了规则就能战胜疫情
③表明规则有利于保障人们生命健康 ④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正确表示概念间包含关系的是( )
A.
B.
C.
D.
10、近十年来,我国在国家安全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同学们列举的下列成就与所属领域不相匹配的是( )
A.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专项行动—网络安全
B.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文化安全
C.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军事安全
D.完善漓江流域的综合治理—生态安全
11、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下列古语最能体现“善读书”的是( )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____换来的。( )
①辛勤劳动②诚实劳动③创造性劳动④简单劳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以下维权方式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李某在专卖店买的手机,不到一星期就出现了故障,他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于是将该专卖店告上法庭
②学生小强在与小力玩耍时,不慎致小力受伤,小力找了一群朋友将小强暴打了一顿
③小王与朋友通过协议合开了一家饭店,在经营中产生了权益纠纷,碍于情面,于是准备申请仲裁
④因包工头赖账农民工王某和其他工友一起来到了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下列四幅图片共同体现了( )
A.经济实力增强
B.推进文化建设
C.建设军事强国
D.维护国家利益
15、“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表示以兵戈来保卫这片土地。后来在“或”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如下图所示。从国家利益的视角看,“国”的字形演变启示我们( )
A.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使命感
B.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C.每个公民都要服兵役保卫国家
D.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16、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杭州举行。小红在电视里观看了开幕式表演,对祖国的发展感到非常自豪。这说明( )
A.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B.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社会生活和我们无关
D.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17、在期末复习时,同学们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找出一些关键词,并按照教材单元进行了分类,你认为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与单元对应完成正确的是( )
| 单元题目 | 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 |
A | 走进社会生活 | 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中成长、维护社会秩序 |
B | 遵守社会规则 | 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法不可违、预防犯罪 |
C | 勇担社会责任 | 角色与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维护国家安全 |
D | 维护国家利益 | 国家利益至上、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社会 |
A.A
B.B
C.C
D.D
18、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的刘天民,放弃了原有的事业和“进城机会”,怀揣“和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返乡。 他带领村民, 从果蔬种植、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全方位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他的做法( )
①传承了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处事准则
②表现出待人以礼、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③彰显了敢于追梦、振兴乡村的爱国情怀
④展现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担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告诉我们创造财富的源泉是( )
A.劳动
B.科技
C.尊重
D.智慧
20、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鱼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嬉戏: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 )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C.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D.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
21、谦让意味着软弱可欺。
判断:( )
理由:
2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上图打电话人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判断说理
(1)在武汉发生新冠疫情时,为有效防控疫情,我国政府对武汉采取了封城措施。政府的这一措施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
判断:
理由:
(2)有人认为:“刑法+民法+教育法+……=宪法”。
判断:
理由:
24、了解材料相关内容,并参与作答。
2019年1月17日至18日,山东省博兴县实验中学的学生们再次走进无人监考的考场,开始期末考试。从2016年起,该校探索实行的这种即考能力更考品德的“诚信考试”模式,旨在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诚信意识,破解学生考试作弊“顽症”,从考试纪律延伸到道德引导。
“诚信考场”是构建诚信校园的一部分。某中学为了进一步营造人人讲诚信、人人守诚信的氛围,构建诚信校园,开展了“诚信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活动设计)
(1)请你为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标语设计)
(2)请你为此次主题活动写一条与诚信有关的宣传标语。
(观点设计)
(3)在主题活动中,同学们围绕“诚信的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结合所学知识发表你的观点。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1)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中国梦变成现实?
(2)“实干兴邦”,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26、 某校为引导学生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环境卫生清扫等。该活动为同学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同时也收获了很多。
(1)我们还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2)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7、退伍老兵王鹏在济南从事餐饮行业。疫情袭来时,他放下了生意,选择当一名志愿者,每天为医务人员送餐,给不便出门的老人送菜送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了一份战胜疫情的力量!
(1)他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
(2)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8、 现今,人们住的楼房越来越高,而一些人的个人修养并没有随之提高。有的人图省事、把家里废弃的物件随手扔向窗外;有的人在家庭纠纷时向窗外扔东西发泄怒火……殊不知,把一根香蕉皮从10楼扔下产生的冲击力是其本身重量的25倍;一块巴掌大的西瓜皮从25楼坠下砸中头部可致人死亡。高空抛物威胁着行人的安全,成为城市上空的“炸弹”。
2019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指出: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直至故意杀人罪论处;故意高空抛物,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哪怕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依然要被追究刑责。“高空抛物入刑”是继2011年5月“醉驾入刑”、2019年初“抢夺方向盘入刑”后,我国《刑法》在司法实践中的进步完善。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为什么要推进醉驾、抢夺方向盘、高空抛物等行为入刑?(三方面即可)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我修养、远离高空抛物违法犯罪。(三方面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