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0月8日,小德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第19届亚运会闭幕式,为中国代表团获得383枚奖牌的好成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小德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是( )
A.观看电视
B.实地考察
C.上网浏览
D.社会实践
2、如图四幅图片分别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
①社会管理秩序 ②生产秩序 ③交通秩序 ④公共场所秩序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②③①④
3、2022年9月1日,小闽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节目依托“神奇教室+实景课堂”的形式,打造极具科技感、时代感的沉漫式课堂,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奇迹,文化的博大,民族的自信,奋斗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小阔( )
①获得了物质支持
②感受到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③受到老师的表扬
④为祖国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抵制不良诱惑,做到健康、文明上网。下列情形中,属于健康、文明上网的有( )
①小刚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网吧独自与网友见面
②小丽上网查阅资料时,页面上忽然自动弹出一个网页,网页还提示:点击有大奖赠送。小丽马上关闭了这个网页
③小强周末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马上退出了游戏
④晓晓在网上用同学小花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坏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某校八年级(1)班要出一期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故事不可以采用的是( )
A.季布一诺
B.立木为信
C.曾子杀猪
D.苏武牧羊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下列诗句与此表达寓意最相近的是( )
A.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在患者需要时捐献血小板,之后返家途中又担当救人救火之责,现役军人颜国庆尽显军人本色,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获奖后,他捐出全部奖金10万元。从承担责任的角度看,颜国庆( )
①只付出了精力和金钱
②一旦作出选择,就义无反顾担当
③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回报
④不图金钱等物质回报只为获得表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中华大地上,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志愿服务( )
①能够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②是实现人生价值唯一途径
③与中学生学习任务相违背④有利于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这告诉我( )
A.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B.文明有礼可以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C.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D.尊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10、下列这组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提高国际地位
B.增加经济收益
C.维护国家利益
D.增强军事实力
11、2022年8月,重庆多地先后发生多起森林火灾。在抢险过程中,有不畏烈火冲在一线的消防战士,有自发运送物资人员上下山的“摩托车骑士”,有普通市民组成的后勤志愿保障队。他们的“英雄气”,引发社会强烈共鸣,全国人民为之致敬。这表明( )
①履行责任能够增长个人才干②承担责任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③服务社会必然获得名利回报④奉献社会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那么,我们就要打官司。下列关于诉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诉讼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B.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C.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D.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13、小军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周末社会实践活动后说:“参加活动,可以锻炼我的意志,增强我的环保意识,对我的学习、成长有好处,还能使我感受正能量。”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B.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境界
C.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
D.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耗费精力和时间,影响学习
14、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的这一规定表明( )
A.侮辱或者诽谤他人要受到刑法制裁
B.刑法是保护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C.刑法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
D.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作为子女,我们要孝敬父母;作为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由此可见( )
A.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中最深层的内核
B.孝亲敬长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
C.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爱国精神的培养
16、2022年3月,甘肃省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在某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陈某酒后因琐事与妻子发生争吵,将位于4楼家中的两盆盆栽从窗户向外扔出,致楼下停放的车辆多处受损,其行为情节严重,已构成高空抛物罪。涉案人陈某被依法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对此,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
A.陈某的行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法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C.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抵制高空抛物行为
D.拘役四个月属于附加刑,罚金1000元属于主刑
17、据中国地震台网显示,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此消息一出牵动全中国国人的心。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某中学开展了一次地震安全逃生演练活动。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教室上课,要如何快速正确应对地震的来临?( )
①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并蹲到课桌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②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并转移到安全地带
③不能无序乱跑,更不能直接跳楼逃生
④如果在室外遭遇地震,可以跑进建筑物或高楼、桥洞等地方避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某学习小组在学完一组资料后,都深深为祖国感到自豪。据此猜测该小组的学习内容可能有( )
①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②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③我国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④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面的行为对应的法律责任正确的是( )
A.刻画、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承担刑事责任
B.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向比赛场内投掷矿泉水瓶、石块,导致比赛中断——要受到行政制裁
C.散布谣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其他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承担刑事责任
D.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安全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20、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主题( )
“生命,为祖国澎湃。——黄大年”:“国家需要的,就是我的专业。——于敏”
A.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不用考虑国家利益
C.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
D.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结合起来
21、 在城市的道路上,我们经常发现有个别人在道路中间翻越护栏,这种行为不仅拉低了我们大都城的“颜值”,更是制造交通事故的“元凶”。除此,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道、电动车在道路上逆行等等,这些漠视规则的不文明行为,大家普遍比较反感。为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多部门,突出抓好文明城市创建重点,强化交通环境整治工作措施,开展声势浩大的全警联动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全面遏制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对此,有人认为:翻越栏杆让我方便,美好生活应该随我愿,规则与我有何关系呢?和谐有序的生活就是仅靠自觉。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2、材料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互联网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エ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未来社会,不懂网络的人就是文盲。
材料二 据报道,某校女生小李,自从迷上了网上聊天之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人,无心上学,又不听家长和学校的劝告,最后发展到离家出走。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评析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
23、网络中的信息复杂无底线,容易误导中学生,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所以中学生应该禁止上网。
24、材料:2017年4月1日下午,合肥市五十中学新校真爱志愿者服务站启动仪式在天鹅湖校区报告厅顺利进行。启动仪式前期,五十中新校团委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多样,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防空防灾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并在全校范围内发起倡议,积极招募志愿者,为五十中新校志愿服务工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有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吗?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5、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社会规则有哪些,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2)遵守社会规则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责。结合漫画,谈谈我们应如何遵守规则?
26、一位著名的击剑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输给了一个与自己水平不分上下的对手。第二次相遇,由于上次的失败的失利阴影,这名运动员又输掉了,尽管他并非技不如人。第三次比赛前,这名运动员作了充分的准备。他特意录制了一盘磁带,反复强调自己有实力战胜对手。每天他都要将这盘磁带听上几遍,心理障碍消除了,他在第三次比赛中,轻松击败了对手。
(1)这一事例告诉我们他运用了什么方式激发潜能?(3分)
(2)事例启示我们应怎样激发潜能?(6分)
27、 材料一:2020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为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将每年的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国务院教育培训体系。
材料二: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以162票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四十九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20年10月7日是香港国安法实施一百天的日子,在国庆4天的公共假期里,社会运行基本保持畅顺平静,很多市民出行、购物,享受自由惬意的假日时光。可见,香港国安法的“护航”作用明显,是一部治港良法。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内容补充完整。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______________为宗旨,以_______________为根本,以 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结合材料,谈谈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请你写一条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宣传标语。
28、 材料一: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以及在修宪实践中形成的惯例,修宪一般有以下程序:
第一步,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
第二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讨论中共中央提出的修改宪法的建议,并在建议基础上提出宪法修正案,进行审议;
第三步,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通过。
(1)材料一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一职权?
(2)材料二中的修改宪法的一般程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3)简要回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4)写出你在生活中努力增强宪法意识或遵守、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