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基隆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自由(     

    ①自由不是不受限制,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规则束缚自由,突破规则是享受自由的重要前提

    ③自由离不开法律,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自由是相对的,享受自己的自由不能损害他人的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融入社会就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实践的看法,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同学甲:“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学生服务社会的唯一途径。”

    B.同学乙:“我们现在学习任务重,没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来影响学习。”

    C.同学丙:“中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有危险。”

    D.同学丁:“社会实践活动应因材施教,可以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活动。”

  • 3、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社会秩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D.有了社会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 4、下列行为能够体现对自己负责的是( )

    A.小哲帮助生病的同学辅导作业

    B.小理向公安机关举报赌博行为

    C.小莆周末在家中自觉完成作业

    D.小田休息时到敬老院打扫卫生

  • 5、2023年2月,宁波海关所属邮局海关在对一批内含教材类书籍的进境邮件进行查验时,发现书籍中有多处地图漏绘我国台湾省,违反了《地图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涉嫌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这启示我们(     

    A.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权利

    B.国家的核心利益神圣不可侵犯

    C.维护国家安全要以国土安全为根本

    D.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要承担刑事责任

  • 6、图示法是有效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 7、父母为我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学习,过马路时,警察为我提供安全保障,邮递员为我送信。这表明(     

    A.中学生年龄还小,离不开社会

    B.个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社会

    C.只有人人为我,我不用为人人

    D.中学生不需要自立

  •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我们重视劳动是因为(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定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③生命中的一切辉煌都是劳动创造的④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更值得尊敬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9、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7个省份完成本地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删除了“超生即开除”的相关规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改变

    ②规则就是规则,是不进行能改变的

    ③规则不适应时需要调整和完善

    ④规则应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0、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这说明(     

    ①规则是一成不变的,不可随意修改②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随着社会发展来制定

    ③新规则的形成需要公民积极建言献策④规则需要随实际生活变化不断完善和调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11、在某次活动中,王某和李某两名女子不遵守规则,试图冲进某活动中心。期间,现场工作人员上前多次劝导,两人拒不配合,辱骂工作人员并扰乱现场秩序,后被工作人员和群众约束控制。目前,公安机关已对两人依法作出治安处罚。根据知识梳理,同学们对上述案例进行了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小艺:她们被治安处罚,所以受到了刑罚处罚

    B.小平:她们的行为触犯了刑事法律规范,属于犯罪行为

    C.小利:她们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D.小秦:她们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受到了行政制裁

  • 12、某校拟制作“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宣传栏。下列适合推荐的新闻内容是(     

    ①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③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2023年5月11日在武汉试乘开跑

    ④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

    探望别人说“拜访”;起身作别说“告辞”: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别送说“留步”;请人批评说“指教”;请人指点说“赐教”;

    请人帮助说“劳驾”;托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

    由此可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在言语上做到文明有礼,能够(     

    ①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使自己在人格上高人一等

    ②体现对他人的尊重,是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外在表现

    ③在国际交往中展现国家形象,做“礼仪之邦”的传承人

    ④做到换位思考,时刻为他人着想,从不考虑自身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有期徒刑和罚金都是主刑刑罚方式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 15、《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     

    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C.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 16、宋代哲学家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门口静候。等程颐醒来时,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于是赶忙起身迎杨时进屋。这体现了(     

    A.行己有耻,闻过即改

    B.以礼相待,态度谦恭

    C.与人为善,弘扬美德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17、10月28日7时30分,2023光谷马拉松鸣枪起跑。为保证比赛安全、顺利,比赛路线各段专设了赛时关门时间,在规定关门时间内,未跑完对应距离的参赛选手须立即停止比赛,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这说明(     

    ①自由划定了规则的边界             ②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规则能保障秩序的实现             ④秩序明确了规则的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下列情境中,符合文明有礼的有(     

    ①进入老师办公室时,先敲门或喊“报告”②遇到师长,主动打招呼

    ③爸爸的同事来家做,视而不见④碰掉同学的书本,捡起来并微笑道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内蒙古好人”姜保成,28岁接过父亲的巨额债务,36岁还清最后一笔债,8年替父还债近90万。姜保成替父还债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他(     

    A.诚实守信、勇担责任

    B.胆小怕事、迫不得已

    C.缺乏经验、不谙世事

    D.虚情假意、炒作自己

  • 20、2023年9月7日晚,深圳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暴雨。为了守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彻夜奋战,迎着狂风洪水攻坚排险、奔跑守护。他们没有撑伞,却果断地为遇到危险的我们撑起了"保护伞"!他们的行为(     

    A.展现奉献社会的姿态

    B.落实遵守规则的要求

    C.体现换位思考的品质

    D.履行关爱他人的义务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据统计,我国城市交通事故有近一半和电动自行车有关;有人身伤亡的道路安全事故中,电动自行车事故占到1/3;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或乘坐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80%以上是颅脑损伤所致。《郑州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不戴安全头盔的,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对此,有人认为:“骑行电动自行车时戴不戴头盔是我的自由。”这个观点对吗?请你说明理由。

  • 22、为进一步规范车辆与行人通行秩序,提高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长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城区路口如:实验小学(长城大道)/人民医院(长城大道)中医院(长城大道)等多个地方增设了“行人过街请求系统”,行人不能随意过马路,车辆也能放心通行。该系统已于2019年9月1日正式启用,但是仍然有人闯红灯,特别是人民医院门口闯红灯的情况较多。

    某校为了宣传交通法,提高学生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由学生小记者对闯红灯的一些人作了采访:有人认为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过马路是我的自由。有人认为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有人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的时候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你怎么看待闯红灯这些人的观点,并进行辨别与分析。

  • 2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王某出差多日回家进小区时,因不遵守防疫规定被小区防疫管理人员拦截,王某气愤地说:“我回自己的家,你们凭什么不让我进去,我就要进去。”说完甚至动手打管理人员,影响社区防疫,后王某被巡查的执法人员带走。

    请你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材料中王某的言行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在一辆乘客很多的客车上,小偷趁机偷了一位女乘客的钱包,一个小孩看到后勇敢的大声制止,在众人的努力下合力将小偷制服。

    (1)这名小孩的行为是正义行为。请回答什么是正义行为?

    (2)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什么意义?

  • 25、重视民生  给力教育】9分

    材料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简称“新法”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该法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和时代对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材料二某校八年级学生王某看到周围的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有的只能为本地或外地的个体老板打工,便认为读书无用.于是他在学校不认真听课,也不认真完成作业,有时还旷课,逃课,荒废学业,一心想着辍学打工挣钱

    根据材料回答

    1王某在校的表现符合履行义务教育的要求吗?为什么?3分

    2如果王某辍学打工挣钱.这是他的自由吗?为什么?3分

    3在教育和就业这一问题上,你有哪些看法?3分

     

  • 26、   我校“12·4”开展宪法宣传日活动,初一(11)班同学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素材:

    素材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素材二: 为迎接国家文明城市督查,南京市开展为期15天的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启动。当日全市依法查处和处罚了727起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为,以及152名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行为。

    素材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素材四:在法治的阳光下,每个公民可以活的更加勇敢、更有尊严:我们买到了劣质食品可以向消协投诉;我们被高年级同学欺凌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我们被社会青年敲诈勒索,可以打“110”报警。

    请从法治知识的角度分析上述素材。

  • 27、   材料一: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整个城市变成一片废墟。余震还未结束,救援工作已经迅速展开:消防队员在灭火,战士在寻找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做手术,民政部门紧急运来救援物资,并在社会上组织募捐活动……

    (1)在救灾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

    (2)社会上还有哪些人为救灾承担责任?

    材料二:学校组建舞蹈队,小青被推举作队长。正上八年级的小青,学习任务繁重,同时她作为市少年宫舞蹈团的成员,每周都要参加排练。虽然小青感到为难,但她还是积极投入舞蹈队的工作中。

    (3)小青承担这个责任,可能付出什么?

    (4)小青这样做值得吗?

  • 28、材料: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曾报道:一个叫黄志全的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的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的下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乘客和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一切也许并不惊天动地,然而许多人却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因为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很好履行了他的职责。 

    (1)司机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