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下列不属于关爱他人的表现的是( )
A.长辈呵护和鼓励孩子成长
B.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相互帮助
C.打着“帮助”的旗号,主动散播他人隐私
D.主动扶盲人朋友过马路
2、“淄博烧烤”火爆全国,“村BA”全网火出圈……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和村镇凭借独特资源和网络传播,成为旅游消费热点风向标,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这表明( )
A.有了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了解世界
B.网络为科技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C.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某校八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B.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C.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
D.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
4、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成都某中学号召同学们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陪同父母外出旅游一次;在家里煮饭炖汤、种菜养禽;在社区做志愿者、参加社区义务劳动、美化社区环境等。之所以要同学们参加这些活动是因为( )
①中学生需要走入社会干大事②亲社会行为要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③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④中学生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年10月13日,南山法院依法对孙卓、符建涛被拐案一审公开宣判:两名被告人分别获刑5年、2年,并处民事赔偿80多万。该案的成功宣判,充分彰显了依法治国中法治的权威性。这表明( )
①任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②审判机关应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③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刑罚④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某校八年级举行了“模拟法庭”活动,小涛扮演民事法庭的“小法官”,他要审理的案件可能是( )
A.实施抢劫
B.借钱不还
C.盗卖公民信息
D.谎报险情
7、以下不属于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的是( )
A.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以经济安全为根本
C.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D.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8、如图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牢固树立国家安全的意识
②惩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④精通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面对中国青年报进行的“未来15年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社会调查,受访青少年回答情况如下:
选项 | 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 锐意进取拼搏奋斗 | 脚踏实地攻坚克难 | 舍“小我”为“大我” |
选择比例 | 85.3% | 60.8% | 50.7% | 59.1% |
这表明大多数受访青少年( )
①认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②愿意担负重任,绽放青春光彩
③认为个人利益无需关注 ④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生活中随处可见以下警示图标,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这说明( )
A.违反了上述标志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B.这些标志中有些可以不用理会和遵守
C.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规则来维护
D.这些社会规定限制了人们的人身自由
11、礼能体现的良好品质有( )
①尊重②谦让③与人为善 ④忍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这说明( )
A.男士比女士更具有规则意识
B.全体公民的规则意识都很高
C.社会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D.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13、2022年4月以来,国内多家互联网平台逐步开放个人主页展示IP属地功能。该功能将互联网用户的真实属地公开,一批伪装者现出“原型”“人设崩塌”。此举旨在( )
A.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B.保护个人隐私,取消网络言论自由
C.创新技术手段,消除网络欺骗行为
D.减少不良诱惑,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14、“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或”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从“国”字的说文解字中,体现出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
①领土完整、国家统一②集体利益、个人利益
③国家主权、国家安全④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2023年1月1日起对儿童优惠票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儿童优惠票的购买由原来按身高购买改为凭身份证按年龄购买。这一调整说明( )
A.规则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B.能杜绝一切逃票现象
C.旧规则损害了公民合法权利
D.能有效维护乘车秩序
16、从“中国梦”践行者故事的网络传播工程到网络正能量“五个一百”精品评选,弘扬了网上网下“同心圆”的家国情怀。这说明了( )
①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③网络拓展了文化交流的空间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某中学有一个“敞门图书馆”,无锁、无监控、书中亦无防盗磁条,借还自由。开馆多年来,近5000名学生借读,图书缺损率不到10%。设立此图书馆的目的是( )
A.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B.杜绝学生不诚实现象
C.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
D.培养学生诚信的意识和行为
18、2023年1月1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正式实施。新规打破了按“身高”作为儿童优惠票的标准,实行按“年龄”的标准。此调整说明( )
A.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定自由
C.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D.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19、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委文明办、共青团陕西省委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共同举办了“畅游三秦礼仪先行”2023陕西文明旅游季启动仪式,引导游客在出行中自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传播者。我省重视文明旅游是因为( )
①文明有礼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②文明有礼体现民族尊严、国家形象
③文明素质决定国家的综合国力④文明有礼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中学生陈某自从结识了一帮社会上不务正业的“朋友”后便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后来他开始小偷小摸,没有钱上网打游戏时,他便和另外几个“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对于陈某的变化轨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陈某走上犯罪道路都是“朋友”的责任
B.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C.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违法犯罪也没关系
21、近期,北京多处路口的“电子警察”增加可记录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不停车让行”交通违法行为的功能,交管部门将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人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 |
行人说:这个举措太好了,这样老人和孩子过马路就安全多了。以前对待这种犯罪行为,就是罚得不狠,要想让大家遵守规则只能靠罚! 司机说:礼让斑马线是法也是礼,一条斑马线,一脚刹车,能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文明,我也要这么做。 |
请你上述两人的观点,进行分析点评。
22、 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养狗是我的权利与自由,狗叫是正常现象。”邻居于是报警,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小王很不服气。
请你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帮助小王明别是非。
23、认真观察漫画,请你分别对小林、小东、小明同学的言行进行评析。
24、 走在义马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各个路口帮助交警疏导交通,有人在社区扶老助残,有人在责任区清洁家园....他们,是义马市的志愿者,也是文明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撒播着文明清风。
社会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文明是华美的乐章,绚丽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参与。
某中学八(2)班的全体同学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要为文明有教养的人群画像,你应该抓住哪些特征?(回答3点即可)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吗?养成亲社会行为对我们来说有哪些益处?
(3)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
25、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
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识。
26、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可以任性,但法无授权可以为
判断:
理由:
27、某校秋委田径运动会上,七(5)班在接力赛中获得冠军,一部分同学就洋洋得意,挖苦、嘲笑没有获得名次的七(1)班。于是七(1)班有一部分同学说七(5)班同学有作弊行为,七(5)班部分同学听后非常恼火,谩骂并吐口水到七(1)班部分同学身上。经查,七(5)班同学并没有作弊行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这些同学的做法,会带来什么危害?
28、在家庭里,我们偶尔会与父母有一些矛盾。在校园生活的舞台上同学之间难免也会上演一幕又一幕冲突。某校学生甲与乙发生冲突,乙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具朝甲刺去。甲本能地用手一栏,结果刺断左手手臂上的动脉血管,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花去医药费两万多元。
结合所给的材料,联系教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校园冲突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同学之间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会有哪些后果?
(3)联系你的感受,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