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中的一个角色。你占据了角色,也就拥有了责任。而且,你的角色一转换,责任也随之更迭。这说明( )
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
B.一个人只有长达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责任
D.人的一生会扮演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不同的责任
2、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八年级某班开展了“模拟法庭”的活动。针对模拟的案件同学们依次做出了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案件:李某家与吴某家是邻居关系,双方多次因建筑物拆除、杂物乱放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于是李某擅自拍摄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含有吴某肖像的视频内容,构成了肖像权侵权(如图)。之后,吴某将李某告上法庭,最终,李某被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
A.小新:吴某提起的是刑事诉讼,我们要警惕身边违法行为
B.小年:吴某通过行政诉讼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C.小快:李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吴某提起的是民事诉讼
D.小乐:两人的关系属于地缘关系,邻里之间不应该打官司
3、中学生小刚不认真学习,结交不良朋友,经常逃学,喜欢奇装异服,喜欢炫耀。先是为了筹钱进网吧,有小偷小摸行为,后来为了购买高档智能手机,使用暴力手段持刀抢劫,将一妇女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这警示我们
①一般违法必然会演变为犯罪
②未成年人上网是犯罪的主要原因
③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④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驾驶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刑事违法行为
B.房地产商未按合同要求在规定时间向购房者交付新房——民事违法行为
C.在家无聊拨打110谎报消息,被公安机关拘留五日——刑事违法行为
D.张某在网上散布谣言,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行政违法行为
5、成都大运会,中国尽显礼仪之邦,向世界发出邀请,共赴青春之约。这说明( )
A.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消除社会矛盾
B.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前提
C.文明有礼体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D.文明有礼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6、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是( )
A.竞争、合作和冲突关系
B.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C.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D.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7、随着微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在朋友圈拉票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工作”。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利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评选活动,有助于展现候选人的风采,也创新了投票方式,是一种社会进步
②通过拼人脉、拼资源获胜,体现的是个人能力,这种竞争很公平
③网络投票比较亲民,但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民意,所以要理性对待
④这种“绑架”友情的投票现象惹人烦,所以生活中要学会拒绝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此期间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各种国家安全教育普法宣传活动。维护国家安全,青少年要( )
①坚决同分裂国家的言行做斗争②严厉打击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依法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④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9、巴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邓小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表明( )
①个人是国家的脊梁
②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③国家离不开个人
④每个人对国家都应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没有经历过烽火连天,也许无法体会“世界上最远的路,是回家的路”,苏丹战火突起,彷徨无依中,一本中国护照印证国家“不惜一切代价带你回家”的庄严诺言,这说明( )
A.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B.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C.国家利益依靠人民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D.人民利益依靠国家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属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的是( )
①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②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③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④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您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④社会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ChatGPT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这启示青少年( )
A.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B.大力推广,促进网络进步
C.遵守法律,树立安全意识
D.完善法律,加强有效管理
14、下图是八年级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时绘制的卡片。卡片中括号处的探究主题应为( )
①期末考试时考生不能把电子产品带入考场。 ②参与网络生活,要用语文明,以礼待人。 ③心中常亮红绿灯,平安才能伴一生。 |
A.合理利用网络
B.遵守社会规则
C.积极奉献社会
D.维护国家利益
15、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____;____是人们的行为底线。( )
A.严重社会危害性、不违法
B.刑罚处罚性、道德
C.严重社会危害性、道德
D.刑事违法性、刑罚
16、下列榜样人物事迹告诉我们( )
60多年深藏功名,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 隐姓埋名60多载,沈忠芳为中国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默默奉献60余载,钱七虎为国防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的功勋 |
A.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公民的权利
B.发扬斗争精神助力潜能发挥
C.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
D.默默无闻才能成就伟大事业
17、漫画《礼让》给我们的启示,文明有礼能( )
①获得他人的尊重认可 ②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
③展现良好的国家形象 ④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关于劳动的理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劳动可以帮你实现所有美好理想
B.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C.我们国家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创造的
D.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19、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以下漫画所体现的违法解读正确的是( )
A.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B.①民事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
C.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D.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20、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 )
①随手怕时,小杨发现照片中的背景涉及军用港口,立即删除了照片
②某网站公然出售卫星数据接收卡,实时视频无限监控器等专用间谍器材
③小王拒绝透露、拍摄其单位尚未公开的文件和其他涉军内容
④张某在国家机关依法要求其配合调查时隐瞒了所知悉的情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学习了第一单元内容后,某校八年级(l)班正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其中有两位同学持了以下两种不同的见解:小强认为“每个人可以离开社会成长”。小明认为“网络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尽情上网,请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
22、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以下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并说说你的理由。
23、参观博物馆常常会见到对参观者的一些规定,如下图
为营造良好,文明的参观环境,请广大观众自觉遵守以下规定:
1、衣冠不整,酗酒和精神不正常者请勿入内参观;
2、请勿在展厅内进食、睡觉;
3、请保持展厅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参观;
4、请爱护环境,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或乱丢杂物;
5、在吸烟区吸烟后请将熄灭的烟头放入垃圾箱内,切勿随身携带易然易爆物品;
6、请勿触摸陈列展品,以免损坏文物;
7、1.2米以下未成年人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参观。请不要攀爬护栏杆和城墙,以免发生意外;
8、参观过程中如遇紧张情况要保持镇定,听从工作人员或广播的指引。
2019年8月,某省博物馆一张观众留言本的图片引起热议。起因是一位家长在博物馆留言本上写下了满满一页的质疑话语,称博物馆工作人员“管的好多啊”、“不给吃东西”,还声称“碰恐龙怎么了”、“不让孩子释放天性吗”……,用了近20个感叹号表达愤怒。这张留言本图片被发上网后迅速被推上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喵喵:你家孩子解放天性,让别的游客尴尬难受?博物馆工作人员容易吗?博物馆里的东西是我们的历史,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尊重他人。
爱吃肉的叮当:博物馆不是释放天性的地方,是一个需要守规则的地方。
温迪2016:想跑、想跳可以去体育场、游乐场,不同场所有不同的礼仪要求,文明参展,人人有责。
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网友的观点(只能选择一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看法。
24、探究网络生活
(1)请你谈一谈网络带给我们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2)图二中反映出发布网络信息的底线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3)有人说:“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我们公民的自由,不需要遵守任何规则。”请你对这样的观点进行评析。
25、2017年5月,湖南省桂阳县人民法院在公开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时,被告汤某竟在法庭上殴打原告。经该院快速处置,对这名公然扰乱法庭秩序、妨碍诉讼活动的当事人给予司法拘留15日并罚款10000元的处罚。请结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有关内容回答回答。
(1)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法律规则外,你还知道哪些规则?
(2)对汤某的处罚说明了什么?
(3)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1)近年来,我国在教育、医疗、低保、失业等方面制定了很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请你列举两个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
(2)请你谈谈为什么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请你思考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7、【回顾“十二五” 展望“十三五”】
材料一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动民生不断改善的重要时期。
材料二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我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中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期。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目共睹,老百姓也深得实惠,请你说出老百姓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请你列举我国政府为改善民生采取的举措。
(3)“十三五”时期的考验和挑战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加繁重和艰巨,请你说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利因素。
28、弘扬二十大精神服务奉献社会
通过学习二十大精神,同学们更加懂得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你打算如何在服务奉献社会中绽放青春的光彩?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