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陕西咸阳高考政治第二次质检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近日,中国通过综合分析“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的多光谱相机获取的科学数据,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海洋沉积岩的岩石学证据,证明了火星北部曾经存在过海洋。这佐证了(       

    ①实践可以把人头脑中的观念变为现实

    ②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023年11月,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新时代辽宁“六地”目标定位,实现从红色“六地”到新时代“六地”的转变。

    红色“六地”

    新时代“六地”

    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

    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

    辽宁“六地”目标定位的变化说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会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要善于分析和利用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一切以时间、条件为转移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扎堆前往热门旅游城市,而是选择“反向旅游”。传统的热门景区,千篇一律地卖同样的美食小吃、同样的文创产品;反倒是那些冷门景点,保留着足够多的本地风貌和特色,没有被过度商业化。面对“反向旅游”新变化,旅游市场应(     

    A.积极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B.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满足多样化需求

    C.净化旅游消费环境,整治市场乱象,承担社会责任

    D.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是围绕(    

    A.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展开的

    B.物质世界是否变化发展展开的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第一性展开的

    D.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展开的

  • 5、近两年来,外资企业把代工工厂迁出中国的情况时有发生,关于逆全球化的讨论也没有停止过,但经济全球化步伐从未停止。当前,全球正在进行一场“数字战”的数字全球化,国家要想脱颖而出,不能再完全依靠“物美价廉”,而要更多依靠“技术创新”。数字全球化的发展(       

    ①根本动因是各国对本国利益的追求       

    ②促进全球经济活动更加便捷高效

    ③奠定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体制基础       

    ④为全球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当今世界的诸多矛盾都是由于零和思维而产生的,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当下全球性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值得世界各国认真思考、积极响应。”这一观点(     

    ①揭示了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②看到了当今国际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③看到了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④看到了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管党治党全面系统布局、协同高效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     

    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勇于自我革命

    C.加强党的领导

    D.坚持党要管党

  • 8、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期间强调,各国都有走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上述主张的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各国发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平等权,尊重各国的发展权利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④事物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2023年9月,郑州商城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迄今为止商代早期最大水系遗存。通过对3处沟渠层位关系、出土遗物及空间位置关系的考察,判断这是具有互通关联关系的大型水系,填补了对郑州商城南部空间布局认知的空白。该大型水系兼具排水与城市区划的功能,其发现改写了以往对于郑州商城整体布局尤其是南部格局的认知。这表明(       

    ①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使原来的认识得到深化       

    ②实践是检验一种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实践的深入推进暴露出真理中的一些错误       

    ④人们认识事物可以突破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2023年12月,重庆市江津区通过“主会场+分会场”视频形式,对全区基层区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培训,授课内容有“健全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平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和“人大代表如何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此举有利于(     

    ①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为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提供制度保障

    ③更好地保障人大代表的提案权和决定权

    ④提高代表建议质量以更好反映人民诉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住户存款增加14.42万亿元。住户的储蓄意愿受收入预期、存款利率走势、金融市场收益率等因素影响。住户存款增加,有利于提升银行的贷款投放能力,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但过多存款也会抑制消费增长,不利于经济企稳回升。这体现了(       )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利与弊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2023年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黄山市开幕。夜幕下,流光溢彩的徽州漆器、巧夺天工的庐州蛋雕……一项项多姿多彩的传统非遗技艺,点燃了徽州古街的烟火气。材料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     

    ①是承载民族记忆和精神价值的载体

    ②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是带动城市文旅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

    ④是世界各国认同中华文化的重要桥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香港半年报告”是英国政府每半年向国会提交的关于《中英联合声明》在香港实行情况的报告,从1997年7月开始,迄今已发表53份。2023年9月,英国政府发表第53份所谓的“香港半年报告”,对香港问题指手画脚,遭到中方的强烈驳斥。英国政府上述行为(       )

    ①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②严重违反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③干扰了香港特区政府完全自治       

    ④动摇了“一国两制”的政治根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4、2023年连云港市安排援疆项目10个,投入援疆资金4970万元,涉及产业支援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这说明(     

    A.我国逐步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新疆地区发展

    C.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D.对口援疆是促进新疆发展的根本途径

  • 15、中国的武术,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印度的瑜伽……从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体育项目中可以看出(     )

    ①体育项目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③世界各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6、针对社交媒体上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所谓“虚假信息”,日本外务省制定了加强性应对政策,该计划预计需700亿日元。有网友说:“这像是掩耳盗铃。”下列观点与“掩耳盗铃”本质一致的是(       

    ①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②事物的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机器一般的物质实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得益于中非日益紧密的双边经贸联系,中国企业家敏锐地观察到了非洲市场的成长新动向,在当地设厂生产建材家具、塑料制品、食品医药、服装鞋帽等生活类工业品,不仅能显著地节省运输成本,而且能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及时调整产品性能,跟上市场潮流变化,产品针对性、时效性强。材料表明(     

    ①中国稳步扩大制度、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②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③中国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

    ④中国企业坚持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2023 年5月,教育部就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到2025年,我国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所决定的

    ③社会意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以下体现我国对外国家职能的是(       

    A.中国政府支援有关国家疫情防控工作

    B.全国政协主席对肯尼亚进行友好访问

    C.国务院总理会见澳门特首

    D.中央纪委书记会见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

  • 20、宋人张载提出:“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也是这一使命的追求者和兑现者。马克思学说的担当意识,正是“为生民立命”;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正是“为万世开太平”。由此可见(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为建立人类理想社会指明方向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1、烧烤,古代称之为炙,上半部分为肉,下半部分为火,是肉放在火上烤制的象形字。早在数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已开始使用天然火烤制食物。《诗经》中也有主人烤制兔肉招待贵宾的故事。时至今日,烧烤技术不断改进,烧烤食材包罗万象,丰富的调味品更增鲜香,几把椅子围在桌旁,一架烤炉便是国人的深夜食堂。这表明(     

    A.被现代人所接受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B.烧烤东西为人类所特有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汉字在烧烤文化千百年的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

    D.我国烧烤文化源远流长且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 22、一般而言,国家越发达,政权越稳定;国家越贫穷,政权越动荡;经济越发展,政局也就越稳定。如新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内政局稳定;而南苏丹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独立后不久即陷入内战,导致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材料告诉我们(     )

    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政局变动和经济发展形势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平是一国政局稳定的重要因素

    ③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和平的基础

    ④消除不稳定因素主要依靠挖掘国家经济发展潜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3、2023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对长江文化传承弘扬进行部署和指引。长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传承着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激荡着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数字文明进程中赓续的力量。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要(     

    ①发展长江旅游业,重点挖掘长江文化经济价值

    ②高举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赓续中华文化血脉

    ③立足于长江文化的物质载体,保护好长江文物

    ④拓展长江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实现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4、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探究题 (共1题,共 5分)
  • 25、材料一  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为了维护“舌尖上的安全”,某地政府要求当地菜农生产有机蔬菜,由政府统一提供良种,统一进行销售。由于种子供应商提供的种子存在以次充好现象,加上一些农民忽视技术人员的指导,为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上市的“有机蔬菜”不够“有机”,市场反响不理想。政府以农民违规生产为由拒绝统一销售,农民认为政府“食言”,不愿再和政府合作。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当地农民生产的“有机蔬菜”不够“有机”的深层次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正确决策,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三、辨析题 (共1题,共 5分)
  •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从《论语·颜渊》的“克己复礼为仁”,到儒家经典《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学精神几乎渗透到国家与国民的脊髓。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以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成功运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儒商文化。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有人认为:复苏儒商精神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四、综合题 (共3题,共 15分)
  • 27、“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和而不同”的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基础上形成的“和”(“和谐”或“融合”),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

    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指出,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这种“和而不同”思想,将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

    (1)如何正确看待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2)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 28、在我国百年漫画史中,若论漫画艺术的影响力,恐怕没有哪一个时代能与抗战时期漫画的波澜壮阔、尖锐愤慨相比。

    19377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广大爱国漫画家以笔为枪,投入到这场殊死的漫画大战中。漫画随着炮火发展到全国,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成为漫画家们的绝好创作资源,他们饱蘸着辛酸、血泪和愤怒描画那些作品,铸就了抗战漫画这一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他们不顾自身安危,采用壁画、布上漫画、招贴等形式使漫画走近众,推动了抗战救亡运动的发展。

    抗战漫画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满民族自信,将抗战必胜和侵略者必败的信念表现得非常充分,抗战让漫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空洞的题材被抛弃,对外国技巧的模仿被改变,漫画家在战火中更加明白了漫画艺术的使命,从而成长为民族而战的文化战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抗战实践与抗战漫画的关系。

     

  • 29、十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有所减缓,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但我国依然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5
题数 2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探究题
三、辨析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