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漫画中的现象,我们要挣脱教条主义的束缚,需要( )
A.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B.坚持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C.充分调动已有经验推动实践的发展
D.坚持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正确的认识
2、王某妻子去世时,夫妻二人共有的四间房屋未作分割。王某的两个儿子王某甲和王某乙工作都很忙,对其疏于照顾,而邻居李某在老人生病期间照顾尤佳,于是王某与李某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并经过公证。后来,李某在老人生病期间不理不睬。大儿子王某甲回家照料病重的父亲,在此期间,其父多次向自己的亲友表示死后个人合法财产均归大儿子王某甲所有。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间房屋是王某析产所得,另外两间作为王某妻子的遗产应由王某甲、王某乙予以继承
B.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并且扶养人必须是继承人之外的组织或个人
C.王某在危急情况下设立的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
D.遗赠扶养协议自成立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李某未按照协议规定履行义务致使协议解除
3、2023年,一批优质电视节目火爆荧屏,《2023中国诗词大会》、《古韵新声》、《锵锵行天下第三季》、《诗画中国》、《经典永流传正青春》等节目,在新理念、新技术加持下,凸显传统文化悠长底蕴,用文化精品让观众与先贤之间实现沟通与互联,由此可见( )
①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因继承而丰富多彩
②文艺工作者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文艺创新要坚定中华文化立场,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④文艺创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2年初,河南卫视联合B站打造的剧情舞蹈综艺《舞千年》强势出圈。用一段段绝美舞蹈全面而细致地展示了中国古典舞之美,挖掘出舞蹈之外的历史文化;对一个个中国历史故事进行当代演绎,以创新性表达赋予其时代意义。《舞千年》强势出圈在于( )
①彰显了时代风貌,赋予舞蹈基本内涵
②承载着文化基因,舞出了文化自信
③讲好中国故事,确立了人民主体地位
④创新了表达方式,激发了文化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扩大了与各主要区域组织的合作,与东盟、非盟、欧盟等全球主要区域组织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合作范围涉及经济、贸易、人文、科技、安全、军事等不同领域。中国日益成为各主要区域组织最活跃的观察员和伙伴国。这充分表明( )
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主导者
②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发展
③中国的态度、政策和实践决定着全球治理的未来
④国际组织在各种国际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秘书长李保东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3年年会新闻发布会强调:世界格局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大国博弈、国际政治内涵更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及全球化经济基础改造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此可见,世界多极化格局( )
①已经形成并成为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②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③使世界态势不确定性加剧而难以构建和谐世界
④能够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企业商业展继续设置汽车、技术装备等六大展区,将持续优化企业板块专区划分,不断增强广大展客商的获得感。进博会的持续召开印证了我国( )
①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开启内外联动的新局面
②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③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④大市场活力持续迸发,贸易合作质量不断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某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煤矿村,因煤而富也因煤积弊出现环境问题。“靠山吃煤”终将山穷水尽,该村毅然调头转型发展,开发“旅游+农业+文化+民俗风情”的新业态产品,努力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该村随着环境整治常态化,打开了更大的发展新天地。这表明(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实践的变化
②正确的意识可以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
③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更大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3年10月,诺贝尔自然科学领域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三大奖相继公布。这些科学奖被认为代表了人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对哲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材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D.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促进、相互包含
10、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全球多个民间团体和环保组织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举行活动,抗议日本政府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计划。日本政府的排污入海计划( )
A.违反了国际法,会遭遇国际“信任赤字”
B.是国家内政政策,他国不得干预和干涉
C.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有利于日本的国家利益
D.可缓解福岛核污染水的巨大压力,与他国无关
11、2023年6月7-11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举办,办展成果再创新高。3596家文化机构和企业等线上线下参展,4000多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108个国家和地区的每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线上线下观展、采购;首设“数字中国”展区,“科技+文化”融合亮点纷呈。本届文博会( )
①凸显了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特点
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诠释了文化区域性
③以经贸合作为纽带搭建人文交流平台
④旨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动科技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个部分构成。其中社会存在包括( )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政治
③人口
④法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2023年7月,北京“‘京’彩文化青春绽放”活动在朝阳区正式启动,通过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志愿行等活动,引领了首都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同时大学生们“进驻”北京各大文化产业园,通过深度体验,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了众多的精彩划策,增加了园区的经济效益。这表明( )
①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④文化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类似报道频频引发社会热议。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新版课程标准显示,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健康、农业生产劳作等任务,将分别贯穿不同年级段。新课标将劳动课作为独立课程是基于( )
①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课标是正确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学生发展有反作用
③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④劳动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和最活跃的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近年来,某省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宽基层群众参与自治渠道,在全省农村开展修订村规民约工作,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议、自己定、自己管。各地基层党组织还探索推行“屋场会”,各级党员干部下沉至乡亲们家门口的“屋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的日子更舒心。该省的这些举措( )
①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②尊重了村民的主体作用,更好保障村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③创新了基层民主自治管理方式,是基层民主协商的有益探索
④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会推动基层管理工作法治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我们以法律形式保护热心救助他人的行为,实现了“不能让做好事的人吃亏!”(如图)。这体现的全面依法治国原则是( )
A.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7、很多同学经常在生活中听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意思是指耳朵听到的东西不可信,亲眼见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眼见”是感性认识,“耳听”是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往往更准确
②事物的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有时“眼见”不一定为实
③实践才能出真知,“耳听”作为间接经验往往脱离实践
④实践是检验“眼见”和“耳听”是否为实的唯一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浙江余村通过复垦复绿、治理水库、改造村容村貌等举措,从炮声隆隆、粉尘漫天变得山清水秀、竹海连绵。如今,美丽生态已成为余村的一张金名片。2022年,50余个项目入驻余村,当地村民主动提升业态,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突破800万元。由此可见( )
①乡村振兴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②余村治理实践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余村村民思想理念的更新直接促成了余村建成美丽乡村
④从先进的发展理念出发是余村实现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在一结婚仪式上,主婚人先对新郎说:“新郎哥请记住,家庭是一个讲爱而不是讲理的地方,要让家庭幸福,永远要懂得讲爱。”接着,他又对着新娘说:“新娘子请记住,家庭是一个需要讲理而不仅是讲爱的地方,要想家庭幸福,永远要懂得讲理。”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婚人的讲话是矛盾的,故弄玄虚让人模棱两可
②主婚人的讲话并不矛盾,体现了辩证统一的哲理
③“讲爱”与“讲理”构成了矛盾双方,彼此可相互转化
④“幸福”与“不幸福”构成矛盾双方,彼此可相互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3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是因为它( )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③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④在认识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关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应坚持与时俱进,使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③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④作为永恒真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展出了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间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人们参观该展厅,对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 )
①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③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玉米、水稻驯化过程是否遵循共同的遗传规律在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经过我国三代科学家近20年的研究发现,玉米基因KRN2和水稻基因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并通过相似的途径调控玉米和水稻的产量。此研究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这表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意识能有效改造世界
②真理性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会不断被推翻和超越
③农作物育种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人类的认识运动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福岛之水,全球买单。此举引起了日本渔民以及国际社会强烈不满。日本此举( )
①损害相关国家的安全利益,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②未履行主权国家应尽的义务,破坏了海洋生态
③是主权国家行使独立权的表现,他国不应干涉
④削弱了国家间的信任,阻碍了政治一体化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豆汁焦圈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悠扬的鸽哨是北京的城市声音。曾经,杂乱的鸽笼挡住了四合院的女儿墙、蝎子尾,盖住了清水脊、青灰瓦,颜色、用料也与中轴视廊整体景观格格不入,鸽笼成为中轴线第五立面(屋顶)修缮改造的重要内容。升级后的新鸽笼,与中轴线整体风貌融为一体,使用更加舒适、方便、安全。这一做法中( )
A.鸽笼治理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B.创新设计理念是成功改善人居环境的首要前提
C.老城的保护和有机更新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
D.在现代文化的普遍性中包含着古都文化的特殊性
2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城乡居民统一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偏低,公务员与企业职工、职工与居民之间待遇相差大、衔接不畅等问题。专家称,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做法方向正确,但预期实施难度很大,不可能一蹴而就。
运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
26、哲学是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27、竞技型龙舟竞渡,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其发展可追溯至1976年举行的香港龙舟邀请赛,此后,龙舟竞赛成为现代体育项目,热潮席卷全球30多个国家。在国际上,龙舟运动基本上是一种竞技型的体育项目。东莞龙舟月,是东莞影响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传统文化活动。东莞人赛龙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个月,故称龙舟月。龙舟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东莞就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龙舟竞渡,东莞市水乡片及东江沿岸地区各镇(街),根据当地潮汐大小,定出本村龙舟景观的日子。通过龙舟运动,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展现了龙舟运动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唤起更多的老百姓保留和弘扬这种民族文化。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龙舟运动也要不断创新,例如,把龙舟运动建成一站一站的国际性赛事;根据传统龙舟和标准龙舟,小龙舟和大龙舟等不同的特点,利用我们国家丰富的水资源,把各具民族传统特色的龙舟集中展示出来,从而带动中国的龙舟事业乃至世界的龙舟事业发展。龙舟比赛的过程,竞赛的仪式,各种文化活动的展示等都应该有一种创新的意识。
结合材料,分析龙舟运动是如何体现辩证的否定观的。
28、(2016·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29、“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全国人民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请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的“三条途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