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家研究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开始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开始进入老年)。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
年龄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个体数 | 92 | 187 | 121 | 70 | 69 | 62 | 63 | 72 | 64 | 55 | 42 | 39 | 264 |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衰退型
B.该鱼种群数量在600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C.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D.湖泊污染导致水产品体内毒素残留,该种鱼类比水草更严重
2、胰高血糖素可激活肝细胞中的磷酸化酶,提高血糖水平,其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饥饿时肝细胞中会激活更多的磷酸化酶b
B.胰岛素对磷酸化酶的活化起促进作用
C.胰高血糖素直接参与了磷酸化酶的活化过程
D.胰高血糖素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有利于血糖升高
3、某研究小组在研究突触间作用关系时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结果如图2、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轴突1、2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B.轴突1释放的递质可引起Na+快速流出神经元M
C.轴突2可能导致轴突1产生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抑制神经元M兴奋
D.同时刺激轴突1、2,神经元M不会发生电位变化
4、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机物中的电子经UQ、蛋白复合体(Ⅰ、Ⅱ、Ⅲ、Ⅳ)传递给O2生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细胞色素途径,如图所示。氰化物能够抑制复合体Ⅳ的活性,而对AOX(氧化酶)的活性无影响,使细胞在消耗等量呼吸底物的情况下比细胞色素途径产生更多的热量,这种细胞呼吸方式称为抗氰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复合体Ⅰ、Ⅲ、Ⅳ运输H+的过程不消耗ATP,属于被动运输
B.图示生物膜结构分布在所有的真核细胞内,通过内折增大膜面积
C.ATP合酶具有运输H+和催化ATP合成的功能,并参与能量转换
D.在消耗等量的底物情况下,抗氰呼吸过程产生的ATP会明显增多
5、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脱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将刚萌发的玉米种子分成4组并置于干旱条件下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实验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施加ABA及ABA合成抑制剂
B.结果显示ABA可通过促进主根的生长来提高抗旱能力
C.ABA合成抑制剂可能不会抑制ABA的生理作用
D.与第2组相比,第3组的处理体现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6、环境DNA(eDNA)是“在环境样品中所有被发现的不同生物的基因组DNA的混合”,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土壤、空气、液体,甚至是排泄物,都可以从中找到可作为样品的eDNA。对所得的样品,可使用普通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或直接霰弹枪法(shotgun strategy)测序,能够方便获得多个DNA序列。2018年4月12日,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助理教授Caren Goldberg通过检测环境DNA(eDNA),确证了全球第四只斑鳖的存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分析环境样品中的eDNA分别是属于哪些物种,这与传统的动植物分类调查其实是一致的
B.eDNA技术可寻找环境中是否有单一物种的DNA,用于研究和追踪珍稀物种的分布
C.使用PCR测序,能够方便获得DNA序列
D.每个eDNA中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7、蓝细菌在适宜的气象条件和无机盐浓度下,会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水华的形成分为相互区别而又连续的4个过程,即休眠、复苏、生物量增加、上浮聚集。下图表示2005~2014年太湖水华形成过程中蓝细菌休眠和复苏的时间进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太湖蓝细菌复苏期,气温越高,水华复苏的时间就越早
B.在太湖蓝细菌休眠期,气温越低,蓝细菌休眠时间越早
C.蓝细菌上浮聚集提高了湖泊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D.水华的形成受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共同影响
8、人体内处于分裂状态的某细胞如图所示(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其中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分裂I的后期
B.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C.该细胞产生的过程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中含有b基因的占1/2
9、从小鼠的肝细胞中提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保存于试管中,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对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为保持活性应将提取出的线粒体置于生理盐水中保存
B.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不会生成 CO2
C.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有乳酸生成
D.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不会消耗氧气
10、分析“可遗传的变异”部分知识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原理是②
B.表中的③只能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C.图中⑤发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Ⅰ前期
D.④引起的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不定向性等特点
11、图甲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图乙是采用生育技术辅助5号与6号生育正常后代的技术(包括极体的基因分析、筛选出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试管婴儿技术等)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自然生育,5号与6号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
B.极体1和2的基因分析结果,都能为筛选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提供依据
C.若极体1和2中都检测出该致病基因,则可肯定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D.胚胎工程的操作中,常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或者雌、雄原核作为受精的标志
12、生物膜上附着某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物质或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合成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
B.叶绿体内膜上附着多种光合色素,与其吸收、传递、转换光能相适应
C.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与其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相适应
D.线粒体的内膜上附着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与其分解丙酮酸的功能相适应
13、天竺鼠中控制短毛(E)和长毛(e)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毛的保暖效果佳,更适合在低温环境下生存。某草地天竺鼠全为短毛个体,由于人类活动带来了一群长毛天竺鼠,一年后该草地天竺鼠种群基因型频率为EE70%、Ee20%、ee10%。因气候变化,从第二年开始该地区出现连续低温,第四年后长毛个体增加了10%,短毛个体减少了1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草地上天竺鼠种群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其基因库
B.长毛天竺鼠迁入一年后,该种群E的基因频率为80%
C.在连续几年低温的影响下,e的基因频率约增加了22%
D.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该草地天竺鼠发生了进化
14、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
B.切除小鼠甲状腺,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
C.给成年小鼠饲喂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饲喂促甲状腺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15、人类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 D 佝偻病都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和控制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基因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男性的母亲一定患抗维生素D 佝偻病
C.红绿色盲的父亲和色觉正常的母亲生的男孩不患色盲的概率为1/2
D.同时患有抗维生素D 佝偻病和红绿色盲的女子与正常男性婚配,可能生出表型正常的孩子
16、某动物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在10年中增长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第6年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以后开始下降,第10年增长速率降到0。经调查,在第6年时该种群数量为399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种群在该地区的环境容纳量为399只
B.第10年增长速率降到0,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种群时,若标记物脱落,则会使结果偏小
D.该种群的密度与气温、干旱等环境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有关
17、柳穿鱼Lcyc 基因控制着花的形态结构,Lcyc 基因在开花时表达使花呈左右对称,该基因高度甲基化后不表达,柳穿鱼的花就呈中心对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基化直接抑制 Lcyc 基因的翻译过程
B.甲基化导致Lcyc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C.Lcyc 基因的甲基化不改变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
D.DNA 甲基化修饰后会使 DNA 聚合酶不能对其发挥作用
18、某科研团队对某牧区两块灌丛草地分别采用了放牧和封育管理两种处理措施。27年后进行调查时发现,封育样地灌丛高度显著大于放牧样地灌丛高度,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样地 | 草本植物 | 土壤 | 土壤动物(种) | ||||
物种数/种 | 密度/(株·m-2) | 高度cm | 全氮/(mg·kg-1) | 有机碳/(μg·kg-1) |
| ||
放牧 | 灌丛内 | 4 | 29.67 | 10.15 | 0.08 | 0.64 | 45 |
灌丛外 | 5 | 37.27 | 3.26 | 0.04 | 0.60 | 37 | |
封育 | 灌丛内 | 4 | 20.13 | 14.87 | 0.09 | 0.72 | 52 |
灌丛外 | 7 | 63.33 | 7.68 | 0.04 | 0.61 | 40 |
A.放牧样地灌丛内,外植物高度差异体现出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草本植物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越小,竞争结果有利于生态位的分化
C.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标记物应对小动物生存无影响
D.丰育后灌丛的动植物种类数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19、生物学中常常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筛选”,下列筛选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病毒侵染实验来筛选抗病毒植物
B.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产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C.在密封无氧条件下培养筛选厌氧型微生物
D.利用测交实验来筛选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果蝇
20、研究发现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直接相关,丙酮酸在线粒体中可生成柠檬酸,进而转化合成脂肪,其中Ca2+在柠檬酸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具体过程如图所示。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逆浓度从线粒体基质运到内外膜的间隙,线粒体内膜上的UCP-1蛋白介导H+内流却不与ATP合成过程偶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酮酸转化为柠檬酸和CO2的生成均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B.蛋白N的缺失可能会导致线粒体基质中的Ca2+浓度过大
C.包裹脂肪小滴的膜结构与包裹分泌蛋白的膜结构不同
D.UCP-1蛋白表达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增大
2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大量繁殖
B.空气中的病毒一般进行有氧呼吸
C.人体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22、主动运输包括原发性主动运输和继发性主动运输。原发性主动运输是指转运蛋白直接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物质进行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如钠钾泵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继发性主动运输是指转运蛋白利用原发性主动运输所产生的离子浓度梯度进行其他物质的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如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SGLT1(钠一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
A.钠钾泵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时,自身构象不变
B.SGLT1运输钠离子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原发性主动运输消耗的ATP可来自线粒体
D.抑制细胞呼吸的强度不会影响继发性主动运输
23、下图中①是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的灭活病毒疫苗.②是根据新冠病毒表面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的特点,研制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S蛋白的基因经过DNA连接酶和解旋酶的作用,构建无害的腺病毒载体
B.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入侵的病毒后,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C.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入人体后,可表达出S蛋白,诱发人体内产生记忆细胞
D.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人若在接种前感染过腺病毒,可能会存在“预存免疫”而降低疫苗效果
24、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间学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下列哪一组交配既能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又能判断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A.子代♀灰体×♂灰体
B.子代♀黄体×♂黄体
C.子代♀黄体×♂灰体
D.子代♀灰体×♂黄体
25、某种昆虫的翅膀颜色有黄色和黑色,长度有长翅和短翅。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E、e表示,后者用D、d表示),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利用该种昆虫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黄色短翅A×黑色长翅B→黄色长翅:黄色短翅=1:1
实验2:黄色短翅A×黑色长翅C→全为黄色长翅
实验3:黑色长翅B×黑色长翅C→全为黑色长翅
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昆虫翅膀黄色和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 根据上述实验 ,可判断长翅和短翅这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为 。
(2)实验2和实验3中子代的基因型依次为 , 。
(3)若实验2中的子代测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26、研究发现,许多癌细胞通过自身表达的PD-LI与T淋巴细胞上的PD1结合,让T淋巴细胞将其当成人体自身的正常组织细胞而不进行清除。PD-1抑制剂类药物(一种抗体)能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使T淋巴细胞正常发挥作用,这种使用PD-1抗体治疗癌症的方法叫作癌症免疫疗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T淋巴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___________形成;若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对癌细胞进行清除,则这种清除是通过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完成的。
(2)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____________;细胞膜的成分发生变化,如出现___________和癌胚抗原,且_____________减少。
(3)临床使用PD-1抑制剂类药物时,不能让患者口服而应注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1)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_________。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对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进行计数,若在某次调查中,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45个,而空白对照在的平板上出现了10个菌落,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___现象。若将36(即46-10)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需要配制_________培养基。
28、2008年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震惊全国,部分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奶粉中掺入非食用的三聚氰胺(C、N、H)冒充蛋白质。三聚氰胺是“含氮之王”,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中,它含有的最高,达到66.7%,而一般蛋白质中含量为16%。400奶粉中加入了1 三聚氰胺,相当于增加4.1 蛋白质的含氮量,这对人体及婴幼儿非常有害。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用实验方法鉴定市场某奶粉的各种成分是否符合标准。
(1)如果该奶粉中含有葡萄糖,则用_____试剂检验,会出现_____沉淀。
(2)如果该奶粉中含有脂肪,则用_____检验,会出现_____色颗粒。
(3)如果该奶粉中含有蛋白质,则用试剂_____检验,会出现_____色反应。
29、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迁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其生态地位特殊且重要,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祁连山的春天草籽萌发、百花盛开,夏天树木郁郁葱葱,秋天红叶满山,冬天银装素裹,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的特点。祁连山是西部生态安全的守护者,也是集森林、草原、冰川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旅游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云杉梢斑螟是危害云杉等林木的主要虫害之一。祁连山的云杉梢斑螟构成了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一个________。可用黑光灯诱捕法防治云杉梢斑螟,该方法利用了云杉梢斑螟有________的特点。为研究云杉梢斑螟的防治,技术人员要调查云杉梢斑螟________,来评估防治效果。
(3)对森林进行适度的采伐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稳定性。大肆砍伐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________。
(4)建立森林公园时,要兼顾社会、经济、自然三个方向的效应,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原理。祁连山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植被面积和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多种珍稀野生动物也随之增多,原因是________。
30、某生物研究小组用某种绿色植物作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一株该绿色植物置于一密闭、透明玻璃容器内,在恒温条件下,依次经适宜强度的光照和黑暗处理,测量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中,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
②光照处理后,除容器内氧气外,细胞内其它物质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图中C点与B点相比,C点叶肉细胞内C3物质的合成速率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C3物质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DE段,植物_______(填“进行”或“不进行”)光合作用,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③在15~20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_____技术进行探究。
31、如图所示,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吞噬细菌形成吞噬体,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在溶酶体水解酶的作用下,将细菌分解。表中所示的是细胞的部分细胞器化学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 蛋白质(%) | 脂质(%) | 核酸(%) |
细胞器X | 67 | 20 | 微量 |
细胞器Y | 59 | 40 | 0 |
细胞器Z | 60 | 0 | 39 |
(1)吞噬细胞对细菌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填物质)有关,吞噬体的形成_______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2)溶酶体和吞噬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溶酶体除了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还能分解_____________。
(3)溶酶体内水解酶是在_____________(填表中字母)中合成,经相应结构加工后转至_____________(填表中字母)中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该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填表中字母)供应能量。
(4)某些病原体进人细胞后未被溶酶体杀死,原因是这些病原体会破坏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少量水解酶从溶醇体内泄漏进入细胞质基质,不会引起细胞结构损伤;溶酶体酶进入核膜残缺的细胞核内,可分解细胞核内的物质。根据以上资料,你能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
32、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0PII是具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乙两种细胞器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知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除了图1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_________细胞器,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图1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___________的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细胞合成并向外分泌蛋白时,有些膜的面积会发生变化,图2中a、b、c曲线所代表三种细胞器的生物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不同的生物膜,其功能会有差异。从生物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不同生物膜表面___________不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