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中的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在真核细胞的核仁中,由核rDNA转录形成的rRNA与相关蛋白组装成核糖体亚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藻和褐藻细胞中无核仁,不能合成rRNA
B.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都能进行核rDNA的转录
C.rRNA上含有氢键,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反密码子
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核糖体蛋白均在核糖体上合成
2、下列关于膜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蓝细菌含有光合片层结构,其上含有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全部的呼吸酶
C.神经肌肉接头处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D.细胞内的内质网,膜面积较大,膜上可能附着有催化合成磷脂的酶
3、紧随着恐龙的灭绝,哺乳动物体型由基本不超过10kg演化到体重可超1000kg。已灭绝的雷兽类的体型极速变大就证明了这一观点,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对化石的分析和建模,可以为研究雷兽类的进化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B.在恐龙灭绝前后,哺乳动物体型大小的变化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C.在恐龙灭绝后,雷兽类通过个体体型变大以使其所处的生态位更具竞争优势
D.在物种演化初期,雷兽家族中既有体型较大的物种,也有体型较小的物种
4、在食醋酿造的酒精发酵阶段,除了酒精含量显著增加外,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含量也略有增加。检测不同阶段发酵醪液(加入了酒曲的原料和水)中细菌的相对丰度(数量占比),结果如图。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酒曲可为发酵提供产生酒精的微生物
B.食醋酒精发酵阶段需提供无菌空气
C.解淀粉乳杆菌具有较强的酒精耐受力
D.细菌的丰度变化会影响食醋的风味
5、下表为不同状态血糖正常值参考范围,下图为某人假期中某一天24小时血糖变化,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 空腹 | 餐后2小时 |
参考值范围(mmol·L⁻¹) | 3.9-6.1 | ≤7.8 |
A.8时后体内胰岛素含量逐渐降低
B.11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以补充血糖
C.午睡时间过长,对餐后血糖恢复正常不利
D.血糖的平衡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6、发芽的马铃薯块茎中含有高浓度的龙葵素,龙葵素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剂,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乙酰胆碱分解。河鲀毒素是一种钠离子通道抑制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龙葵素能有效降低突触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B.河鲀毒素会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C.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可被分解
D.细胞外液中的Na+和K+参与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7、甲流H1N1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引起的病症与感染新冠病毒(遗传物质为RNA)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有关甲流H1N1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流H1N1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序列中
B.甲流H1N1病毒和新冠病毒彻底水解的产物完全不同
C.甲流H1N1病毒复制子代所需要的原料来自宿主细胞
D.甲流H1N1病毒易发生变异,与其所含核酸的结构无关
8、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土壤肥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秸秆还田为农作物提供了丰富的能量
B.土壤微生物参与秸秆中有机物的分解
C.秸秆还田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秸秆还田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储碳量
9、隐花色素2(CRY2)是一种蓝光受体。对野生型和CRY2功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在不同光周期诱导下的开花时间进行研究,结果如图,开花时茎基部叶片越多代表开花越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蓝光、温度都可作为信号调节生命活动
B.相对于长日照,短日照下拟南芥开花延迟
C.长日照、16℃是最适宜拟南芥开花的条件
D.长日照条件下CRY2参与拟南芥开花的调控
10、科研人员将A、B两种植物叶片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其重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甲浓度条件下,A植物细胞的液泡体积变小
B.乙浓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细胞可能均已死亡
C.两种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A
D.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丙>戊>甲>丁>乙
11、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位于下丘脑的PO/AH区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相等时存在一个调定点(如37℃),体温整合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调定点来调节体温的。如图所示,A、B两条线相交于S点,此点温度为正常体温;某生理状态下A′、B′两条线相交于S′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人体温24小时处在S′点,则该时间段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会上升
C.若体温低于调定点,人体会出现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的现象
D.人体在发热初期但未达到新调定点时,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更高,此时人体会感到寒冷
12、森林凋落物是森林中自然凋落的树枝、树叶、花、树皮等植物残体,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凋落物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量化和理解气候变化对森林物质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数据价值。森林凋落物的量受到气候、森林群落的类型与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森林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主要受消费者类型、温度、水分及凋落物类型的影响
B.凋落物中的能量属于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但不流向第二营养级
C.不同生态系统凋落物的积累量差异能反映不同生态系统的净光合积累量差异
D.对凋落物进行有限制的焚烧可加速能量和物质循环,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13、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质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细胞分为三组:甲组不作处理;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并分布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如图1所示)。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时,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A.蛋白质2和3部分嵌入,并位于膜的外侧
B.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1
C.镶在膜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是4和5
D.该实验证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不对称性
14、海蜗牛在接触几次电击后,能学会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没有经过电击刺激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的防御行为。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经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颈部,发现原本没有受过电击的海蜗牛也“学会”了防御,而对照组则没有此现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说明RNA直接决定了动物记忆的形成
B.有助于对动物记忆形成机制的研究
C.说明记忆可通过特定RNA向其他个体传递
D.对照组需注射未经电击的海蜗牛腹部神经元提取的RNA
15、下列实践活动或自然现象都与细胞呼吸有关,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根系对无机盐的吸收
B.储藏种子的环境宜选择有机物消耗最少的低氧环境
C.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
D.酿酒过程中必须一直保持无氧条件
16、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
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
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做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
17、东莞是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蚜虫是常见的荔枝害虫之一,可引入瓢虫对其进行防治,使蚜虫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好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B.瓢虫是影响蚜虫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C.引入瓢虫治蚜虫有无污染和时效长的优点
D.蚜虫的数量相对稳定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18、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马铃薯块茎、甜菜肉质直根、甘薯块根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因素。他们将三种新鲜的植物材料名称取5g,捣碎后加入适量SiO2进行研磨,并将研磨液分别加入盛有等量H2O2溶液的试管内,测定各个试管中的氧气释放速率(单位:mL/min),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pH 氧气释放速率 植物材料种类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马铃薯块茎 | 0.3 | 0.6 | 0.8 | 1.2 | 1.0 | 0.8 | 0.4 |
甜菜肉质直根 | 0.2 | 0.4 | 0.6 | 0.9 | 0.7 | 0.5 | 0.3 |
甘薯块根 | 0.1 | 0.2 | 0.5 | 0.7 | 0.5 | 0.4 | 0.2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不同植物材料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B.实验过程中,将植物材料捣碎并研磨有利于将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充分释放出来
C.该实验结果说明,马铃薯块茎内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一定比另外两种植物的高
D.根据实验结果推测,pH为2时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可能会被破坏,从而导致酶失活
19、心肌收缩是 Ca2+流入细胞质触发的,这一过程需要 Ca2+通道 RyR2 来介导,人体对 RyR2 活性的精确调控对维持心跳是至关重要的。某科研团队研究了咖啡因对正常 RyR2 和发生某种突变后的 RyR2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低浓度咖啡因可提高 RyR2 活性,高浓度咖啡因可抑制 RyR2 活性
B.上述突变后的 RyR2 仍会受到咖啡因影响,但对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下降
C.在1mmol/L 咖啡因作用下,Ca2+流入细胞需要的能量比 0. 1mmol/L 时多
D.正常人饮用咖啡会引起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
20、汕头市全面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实施练江流域综合整治中,通过截污、清淤、水生态修复等措施,环境逐步优化,呈现一派河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排放以减少对河流的干扰
B.清淤能减少因有机物氧化分解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
C.水生态修复时可引入对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植物
D.运用自生原理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
2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及其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及其对应的单体组成元素可能不同
B.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一定是单体
C.催化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核酸的酶是DNA聚合酶
D.生物大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单体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有关
22、噬菌体是双链环状DNA分子,复制方式为滚环式复制。先在外环a链的某位点上产生一个切口,然后以内环b链为模板不断地合成新的单链。内环复制后,接着以a链为模板,在引物指导下合成一个个片段,最后外环完成复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DNA含m个碱基,则该DNA分子中含磷酸二酯键数为m个
B.复制时从外环a链的某位点切开,该位点可以是a链任意的序列
C.噬菌体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NA连接酶的参与
D.噬菌体DNA复制时,一条链连续复制,另一条为不连续复制
23、下图是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侵害的一个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作用形成甲物质
B.甲物质由浆细胞经胞吐释放到内环境中
C.甲物质与抗原结合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D.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上述过程属于第二道防线
24、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通过膜上钠—钾泵的活动使细胞内形成低钠环境,膜上的氨基酸转运载体可将氨基酸和钠离子同向转运至细胞内,进入细胞的氨基酸再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转运到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由肠腔进入细胞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线粒体
B.抑制钠—钾泵的活动可能会使氨基酸进入细胞的速度减慢
C.推测组织液中的氨基酸浓度高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
D.氨基酸转运载体可同时运输氨基酸和钠离子,体现不出载体的特异性
25、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Ca2+通道内流,会引起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释放。已知“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相似。兰伯特—伊顿综合征患者的自身抗体与突触前膜的Ca2+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Ca2+内流,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信号传递发生障碍。请根据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神经细胞II以__________方式释放5—羟色胺到突触间隙,再与III上的受体结合后,神经细胞III对离子的通透性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在神经细胞II内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若抑制I神经细胞膜上的Ca2+通道,II细胞不会检测到动作电位,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突触间隙中Ach通过_____________扩散至突触后膜与Ach受体结合后,引起肌肉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
(3)图2中乙细胞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__。兰伯特—伊顿综合症与____________(填序号)的病因相同(供选答案:①艾滋病 ②红绿色盲 ③系统性红斑狼疮)。
26、下面的甲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乙图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柱状图(假设以葡萄糖为反应底物)。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分析甲图可知,OS段温度不同但光合速率相同,说明______不是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但是随光照强度增大,光合速率增大,说明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B、C点以后曲线都不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变化,但升高温度能增大光合速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________。
(3)甲图中,OS段植物叶肉细胞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细胞呼吸,所以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d点,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相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浓度为c时,CO2释放量最少,有机物消耗最少,最适于________________。
(5)乙图中,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倍。
27、人体内的生物钟系统调节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影响生理节律。人体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就是主生物钟,如图是人体生物钟调节示意图,请回答:
(1)在光暗信号引起体内褪黑素的周期性变化的反射中,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_______,去甲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的去向是:大部分由突触前膜再摄取,回收到突触前膜处的轴浆内并重新加以利用,这样可以防止松果体细胞__________。
(3)据检测,褪黑素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跃。推测褪黑素对睡眠的影响是______。褪黑素分泌后,通过________传送到肝脏、胰腺等器官,引起这些器官活动的生理性节律。
(4)某同学熬夜打游戏后生物钟混乱,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科学研究发现熬夜还会抑制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易被病原体侵染。
(5)科研人员发现,褪黑素还能降低家禽性激素的分泌,若你是某养鸡场场主,结合本题资料,为使鸡增大产蛋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一)生命活动调节
图1、图2分别表示1000m持续全速游泳对女子运动员不同生理期(卵泡期、黄体期)雌二醇(一种雌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已知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降解)。
1. 雌二醇属于______(蛋白质/糖类/脂质)类化合物,是由人体的_____器官分泌的。
2. 1000m持续全速游泳会使女子运动员雌二醇激素水平______。
3. 由图中检测结果可推测,影响雌二醇激素水平的因素有______。
4. 1000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合理的解释有(多选题)____。
A. 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受到抑制
B. 收缩肌群对胰岛素的利用量增加
C. 胰岛素为运动提供能量
D. 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5. 1000m持续全速游泳会造成女子运动员胰岛素下降,促进肝糖原分解和_____等代谢途径,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6. 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见图3)。
①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②据图3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③结合图3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多选题)______。
A. 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
B. 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C. 信号转导蛋白缺失
D. 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29、生物兴趣小组的两名同学分别以豌豆苗为实验材料,选择感兴趣的相关问题进行如下研究。甲同学研究了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情况,分别对正常光照和强光照下培养的幼苗进行了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如图1。乙同学探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请回答:
图1 图2
(1)甲同学的实验结果表明豌豆苗通过增加____________(填色素种类)的含量抵御强光照。色素Ⅲ主要吸收____________光。甲同学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e和f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d和e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乙同学实验时,从变量角度分析,设置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要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目的是____________。
(4)假设乙同学在实验中为幼苗浇灌了H218O,则18O会出现在____________(选填O2、CO2、葡萄糖)。
(5)在氧气充足情况下,豌豆苗根细胞呼吸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稻鸭共生”是我国重点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在防害增效、生态环保等方面效果显著。
(1)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______关系;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吸食水稻汁液,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
(2)为研究稻田养鸭对水稻产量、土壤和水稻病虫害防控等的影响,在稻苗密度、灌溉条件和田间日常管理均匀一致的水田,用田埂和铁丝网划分为有鸭活动区和无鸭活动区,实验分四组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应的指标,结果如下表:
处理组别 | 土壤有机质相对含量/% | 土壤微生物数量/(106g-1) | 杂草密度/m2 | 稻飞虱相对密度/% | 水稻产量/(kg·hm-2) | |
稻鸭共生(DR) | 127.6 |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 23.3 104.7 109.6 | 2 | 33 | 8507 |
受稻鸭共生区田面水影响,但无鸭子进入(ND) | 119.3 |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 23.1 97.0 87.7 | 45 | 60 | 7667 |
受稻鸭共生区田面水影响,无鸭子进入,但人工除草(NDW) | 118.7 |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 13.0 97.4 80.3 | 19 | 30 | 8241 |
不受稻鸭共生区田面水影响,水稻单作(CK) | 100 |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 10.1 69.6 51.2 | 25 | 100 | 5977 |
①测定放鸭后一段时间内田面水中总氮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指______组,曲线B为______组(填处理组别字母)。据表可知稻田放鸭以后,鸭粪提高了______,进而提高了田面水中的总氮量。但是与施用化肥效果不同,在稻田鸭收获后,鸭粪能持续分解一段时间,因此,稻鸭共生的田面水总氮含量仍持续较高。
②请分析ND组水稻产量明显低于DR组和NDW组的原因______。
③下列对结果的分析和推测中,正确的有______。
A. 提高水稻的种植密度对稻鸭系统的垂直结构不会产生影响
B. 与CK相比,ND处理阻挡了鸭子取食杂草,因此杂草密度最高
C. 鸭子排粪肥田,部分能量经粪肥流向水稻,利于能量的多级利用
D. 鸭子的游动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稻田的光合作用效率
E. 鸭子搅动水面,有利于加速微生物的增殖和分解作用、驱赶稻飞虱
F. 鸭子可作为水田化学除草剂和杀虫剂的良好替代品,减少环境污染
(3)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稻鸭共生”生态模式下的碳元素和能量流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途径。
______
31、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
(1)人体中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______的运输。
(2)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_______,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参与②过程的RNA还有______。
(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有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_________的合成。
(5)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_______。
32、下列是涟水河流域部分食物网(图甲)及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河泥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其主要作用是___。
(2)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鱼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___。
(3)浮游植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图中以含碳有机物进行的过程是___(填序号)。
(4)有人曾在涟水河发现大量死鱼漂浮在水面,这是投放了大量健康鱼类之后的现象。试分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___。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