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
A.不同生物膜的结构相似,功能相同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出入细胞,杜绝有害物质的侵入
C.蓝细菌具有生物膜系统
D.细胞内生物膜的区室化有利于生化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
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中短而多的树突有利于将信息传递给多个神经元
B.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活动加强有利于机体更好适应环境
C.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本质都是刺激间联系的建立过程
D.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人体各部分的关系都倒置
3、番茄果实成熟前期果皮呈绿色,果皮细胞中的叶绿体有较完整的类囊体和基粒;成熟后期果皮由绿变红,果皮细胞中类囊体和基粒逐渐解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番茄果实既是有机物的“制造源”,也是有机物的“储存库”
B.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细胞的吸收光谱会发生改变
C.番茄果实变红后,果实细胞中脱落酸含量一般低于赤霉素含量
D.在果实成熟前期,喷洒乙烯利溶液可缩短果实由绿变红的时间
4、下图所示生理过程中,P680和P700表示两种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M表示某种生物膜,其中乙侧的H+浓度远高于甲侧,在该浓度差中储存着一种势能,该势能是此处形成ATP的前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侧的H+完全来自甲侧
B.生物膜M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属于叶绿体内膜
C.CFO和CF1与催化ATP的合成、转运H+有关,很可能是蛋白质
D.该场所产生的NADPH和ATP将参与暗反应中的C02的固定
5、下图为传统黄酒酿制的主要工艺流程。其中加酒药后的10~12h为前发酵,随后的6d左右为主发酵,最后是30d左右的后发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蒸煮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杂菌,利于酵母菌进行繁殖
B.黄酒酿制过程中酵母菌的有氧和无氧呼吸都会发生
C.主发酵阶段开耙搅拌,可以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发酵
D.煎酒目的是杀死酒中的大多数微生物,延长保存期
6、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保证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我国颁布相关的法规
B.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C.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D.转基因技术违背自然规律,是有害的
7、科研人员向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量NaHCO3溶液和必要物质,在适宜条件下进行闪光实验,结果如题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时ATP从叶绿体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B.只要供给ATP和NADPH,叶绿体可在里暗中将CO2转变为糖
C.该实验直接测量出来的O2释放速率是净光合作用速率
D.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一个光暗交替的时间内NADPH和ATP的积累量
8、“神舟十四”在轨期间,水稻种子经历了120天的太空培育生长,实现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这是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下列关于空间站中水稻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在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下生长发育,生长素的运输只有极性运输
B.水稻在太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将不再出现生物变异
C.用乙烯溶液连续处理生长期的水稻苗可以提高产量
D.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溶液处理水稻种子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缩短种子萌发的时间
9、下图为细胞内普遍存在的分子开关调节机制,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使各种靶蛋白处于“开启”或“关闭”的状态。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往往是一个放能反应的过程
B.蛋白质去磷酸化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可改变靶蛋白的电荷分布与分子构象
D.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10、凋亡诱导因子与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可激活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引发小鼠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凋亡诱导因子和膜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凋亡诱导因子激活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的过程不受环境的影响
C.对于小鼠而言,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不利于维持其内部环境的稳定
D.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在老年小鼠体内,在幼年小鼠体内不发生
11、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细胞的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相关物质的相对吸收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甘油的吸收速率依赖于浓度差
B.线粒体膜与液泡膜对O2吸收速率的不同,与两种膜上的载体蛋白种类和数量无关
C.液泡膜吸收H2O的相对速率比线粒体膜快,可能与两种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有关
D.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Na+吸收速率都有差异,这是受能量供应不同的限制
12、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其原理是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溶液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溶液一侧,细菌及有害物质几乎不能透过逆渗透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了逆渗透膜具有的类似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B.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不同的是水由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流动
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地控制有害物质的进出
D.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通过逆渗透膜处理的水可放心饮用
1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提出油脂适量、食盐限量、足量饮水、甜食少吃等饮食建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摄入糖类不足或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可大量转化为糖类
B.人体内缺乏Na+会降低神经、肌肉细胞兴奋性,引发肌肉酸痛等
C.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应尽量避免摄入
D.过量饮水可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导致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14、肠粉是广东的传统特色美食之一。玉米、牛肉或鲜虾仁等馅料在薄且光滑的粉皮下隐约可见,淋上以豉油为主的酱汁,色泽诱人,味道鲜香,口感爽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细胞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B.牛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鲜虾仁在蒸炊过程中流失的水是结合水
D.玉米、牛和虾三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15、亚运会中我国运动健儿拼搏争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有多种器官系统参与其中,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而起跑过程中起主要为神经调节,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快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速度
B.运动员口渴时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会增加,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C.运动员奔跑时呼吸加快的现象属于条件反射
D.运动员奔跑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
16、某小组用X射线照射某小白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该小白鼠的某些皮肤生发层细胞的形态不同于正常的细胞形态,经检测,发现这些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态发生异常变化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周期缩短
B.原癌基因在小白鼠的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形态异常的皮肤生发层细胞中基因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
D.让突变鼠与野生鼠杂交,可判断上述突变基因的显隐性
17、以下关于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都含磷脂、蛋白质和DNA
B.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分裂增殖
C.子代噬菌体的成分全部来自大肠杆菌
D.T2噬菌体不是独立的生命系统
18、铅可导致神经元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结构改变、高尔基体扩张,影响这些细胞器的正常功能。这些改变不会直接影响下列哪种生理过程( )
A.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
B.神经递质的释放
C.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
D.[H]与O2结合生成水
19、浠水县清泉镇金宝山村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复壮中药材白芨种苗,带动周边400 多名农民增收致富。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时,对外植体可用75%的酒精进行灭菌
B.取白芨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不带病毒的抗病毒苗
C.植物组织培养一般先诱导生芽后诱导生根
D.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需要每日给予适当时间的光照
20、在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第四组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检测指标有两个,即是否出现S型活菌和鼠的存活情况
B.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包含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C.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的表达产物是荚膜多糖
D.分离转化得到的S型菌单独培养,可以得到S型和R型两种菌落
21、科研人员对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并对各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下表中 a、b、c表示构成某一食物链的三个营养级,R1、R2为对应的能量值,其中,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能量值(103kJ/m2·a) 营养级 | A | B | C | D | E |
a | 0 | 302 | 733 | 217 | 64 |
b | 17 | 16 | R₁ | 4 | 7 |
c | 48 | 63 | 141 | R₂ | 22 |
A.流经该食物链的总能量是 a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B.图中B+C+D+E即是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全部能量
C.表中R1、R2代表的能量值分别是39 和 29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7%
22、实验一:用免疫荧光染色法(一种使特定蛋白质带上荧光素标记的示踪技术)处理一个正常小鼠(2N=40)的初级精母细胞,得到下图,图中染色体正形成联会复合体。
实验二:用32P充分标记一个正常小鼠的精原细胞的核DNA分子,然后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完成分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细胞共有40条染色体,图示时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图中细胞所处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可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C.实验二中细胞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每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32P标记
D.实验二中细胞第二次分裂结束后,每个细胞中有一半染色体上有32P标记
23、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肠液和组织液
B.细胞外液中,在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无机盐离子是Na+和K+
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等不同而存在差异
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2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耕生产中,总结了很多农作物种植经验。《齐民要术》种植白杨篇记载:“初生三年,不用采叶,尤忌捋心,捋心则科茹不长。”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有一段论述:“当知稻花见日方吐,阴雨则收,正当其盛吐之时,暴雨忽至,卒不能收,被雨所伤,遂至白飒(白飒指瘪粒)之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尤忌捋心”是为了保护顶芽,以保持初生白杨的顶端优势而成栋梁之材
B.种植棉花或果树时需要及时采叶心,以便更多的侧芽长成侧枝确保产量
C.“白飒之患”和水稻受暴雨影响无法正常受粉,不能形成种子有关
D.在稻花受粉期遇到阴雨天气后,可以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避免减产
25、如图中甲表示几种化合物间的关系,乙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甲中a分子是__________,降低血糖的As是__________。
(2)将C1、C2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属于C2(RNA)特有的物质是核糖和___________。
(3)肺炎双球菌与图乙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肺炎双球菌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乙是洋葱根尖细胞,欲观察[9]染色质,需用_______________染色;若将[9]用胰蛋白酶处理会获得长丝状物质是___________。
26、基因工程又称为DNA重组技术,回答相关问题:
(1)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并切割,形成黏性末端或_____________;它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基因组文库获取目的基因的数目比从cDNA文库中获取的要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PCR技术可扩增目的基因,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其参与的组分有DNA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分别与两条模板相结合的两种_____________。
(4)基因表达载体中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蛋白质工程之所以称为后基因工程,是因为要实现对新蛋白质的设计改造,必须要通过_______或基因合成来实现。
27、下面是关于月季花药培养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 发育成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两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2)通常选择 的花蕾作为实验材料,对花药取样后用 对其染色,镜检发现大多数的花粉含有两个核,该时期花药 (适宜、不适宜)进行接种。
(3)在花药培养过程中发现:接种花药的培养基中,花药边缘出现杂菌,其余部分正常,未接种的培养基正常。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4)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意,该育种技术的最大优点是 。
28、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有时并不是直接的。一个物种会通过与第三个物种的作用而影响第二个物种,这种效应称为间接效应。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下图表示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的啮齿动物的数量变化对蚂蚁相对数量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实验区域中蚂蚁相对数量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加,______。从种间关系考虑,在第一年中,蚂蚁相对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2)生态学家对蚂蚁相对数量减少的原因做了进一步探究。研究发现,啮齿类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则偏爱小粒种子;而大粒种子植物与小粒种子植物相比更具有生存优势。据此,尝试用间接效应的观点解释蚂蚁种群相对数量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3)以上材料体现的种间关系有_____和_____。
29、某研究者用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性腺为材料进行显微观察实验,绘制了以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所示细胞中有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乙所示细胞中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DNA分子。
(2)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能观察到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仅因为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DD型配子。等位基因D、d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属于该异常配子形成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①2号染色体可能在图乙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一定在图丙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一定在图乙时未分商
④性染色体可能在图丙时未分离
(4)若该动物的精巢中的一个精原细胞基因组成为,经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基因和性染色体可能是____________(从下列供选答案中选择:①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一条X染色体 ②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Y染色体 ③两个基因A,两条Y染色体 ④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X染色体)
(5)若第(4)小题中的精原细胞四分体时期,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叉互换,最终形成的精子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
30、资料:在各种天然产物中,活性肽以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功能在现代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的科学研究发现,有些活性肽(如一种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类的短杆菌肽)是由非核糖体肽合成酶(是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的复杂酶合体系)催化合成多肽后,在蛋白酶、酯酶等作用下,成为生物活性的非核糖体环肽的。组成非核糖体肽合成酶模块 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决定了非核糖体肽的结构和功能。阅读并分析资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细胞中合成胰岛素A链和B链的场所是_______,它们合成后进一步加工的场所是 _____。
(2)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推测,非核糖体环肽与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答案合理即给分)。
(3)与合成胰岛素A链和B链相比,短杆菌肽合成的不同之处主要包括_______等。
31、蜜蜂完全以花为生,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是主要的人工饲养蜂种。西方蜂种因为具有更加优异生产效益而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引种,在引入亚洲的东方蜜蜂自然分布区后,导致后者数量锐减,然而近年来发现入侵地的西方蜜蜂也出现蜂群损失现象。经研究发现是西方蜜蜂的幼虫被某种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率上升的原因。
(1)蜜蜂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会竞争____________,因此引入亚洲的西方蜜蜂会导致本土的东方蜜蜂数量减少。
(2)西方蜜蜂是外来物种,引入后由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____________的制约,所以初期数量增加。某种病毒与西方蜜蜂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这是在____________(“个体”“种群”、“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3)两类蜜蜂数量的减少会影响到植物的种群数量和物种多样性,进而降低当地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能力。
(4)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植物开花需要蜜蜂 “帮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2、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摄取相同质量的玉米和花生种子,________(填玉米或花生)给人提供能量更多。在18:30时,玉米叶肉细胞能够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此时玉米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_______(相等、大于或小于)。
(2)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净光合速率都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
(4)已知花生的二氧化碳补偿点大于玉米,将正常生长的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_________,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接近0时,花生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0”“等于0”或“小于0”)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