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2、镁、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2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4g
B.2.7g
C.6.5g
D.8.9g
3、绿色低碳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共同课题。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中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方框内的物质都是混合物
B.反应后小框内补充的微粒为
C.一氧化碳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D.两种反应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为1:2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B.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
C.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D.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6、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假如整个过程,右侧海水没有晶体析出。那么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减少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黄铜片和纯铜片互相刻划,纯铜片上有痕迹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使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木炭与氧化铜共热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了红色
8、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生产 |
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 煤转化成煤气—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污染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具有稳定性 |
C.化学与生活 | D.化学与环保 |
食物腐烂—缓慢氧化 冰箱放活性炭—活性炭吸附异味 | 减少汽车尾气—提倡使用公共交通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并利用太阳能 |
A.A
B.B
C.C
D.D
9、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CO2(CO) |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
B | N2(O2) | 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
C | 铁粉(Cu) |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
D | CuSO4溶液(H2SO4) |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
A.A
B.B
C.C
D.D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雾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1、医疗上,用C-14呼气试验取代胃镜,可以无痛、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已知C-14原子中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4
B.6
C.8
D.12
1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不变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比或者
C.生成物的种类有2种
D.反应前后部分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
13、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纯净的空气
B.混合物:冰水混合物
C.单质:液态氧
D.氧化物:高锰酸钾
14、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铵根离子:
B.4个钙原子:4Ca
C.2个氢分子:2H
D.五氧化二氮:O5N2
15、中学生要有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
B.进入久未开启菜窖前做灯火实验
C.在加油站吸烟可能会引发爆炸
D.发生火灾逃生时,不能乘坐电梯
1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胶头滴管取液体
B.氧气的验满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加热液体物质
17、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和丁都属于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18、如图“北斗七星”代表7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已知A、C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D可作食品干燥剂,F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气体肥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B可以燃烧
B.物质D可以和物质F反应生成物质E
C.若通过物质F和物质E反应生成物质G,则物质G为碳酸
D.物质A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之一
19、《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素(C5H7N2O5)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有关三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七素属于氧化物
B.三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C.三七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三七素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20、“碳海绵”是已知的最轻的固体材料,密度仅0.16mg/cm3,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错误的是
A.碳海绵会与吸入的石油发生化学反应
B.碳海绵密度比水小
C.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D.碳海绵可重复使用
2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A.“C→CO2”的反应放出热量
B.“CO→CO2”的反应一定是CO的燃烧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紫色石蕊试剂验证
2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都由分子来保持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所以CO2是一种酸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23、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硫粉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热
B.木炭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其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
24、我市富康工业园区的一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可能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2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Fe2+ ③P2O5 ④2CO ⑤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④
B.表示化合价的是②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
D.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
2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的化学式为CH4O
B.反应前后氮化钴的性质与质量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3:1
27、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A 实验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
(2)B 实验中,试管_______(填“①”或“②”)中的铁钉会生锈,说明铁生锈是铁和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8、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如CuSO4)
⑴图中M应为______类物质;
⑵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盐________(写化学式) ;
⑶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3分)M带2个单位负电荷微粒结构示意图
则:X的值是______,M原子的最外层有 个电子。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M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与下列________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0、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______,Y表示______
(2)当X=12时,Y=______;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______。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__电子,变成带______电荷的______。
31、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名称填空
(1)2个氧原子:______;
(2)2个氢离子:______;
(3)金属铜:______;
(4)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5)2CO2:______。
32、(6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氮原子 ; (2)+2价的铁元素 ;
(3)5个碳酸根离子 ; (4)缺少 元素会得株儒症;
(5)植物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 ; (6)不含金属元素的碱
33、草莓种植营养液主要由KNO3、Ca(NO3)2、MgSO4、NH4H2PO4组成。
(1)在上述营养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是(填字母)。
A.KNO3
B.Ca(NO3)2
C.MgSO4
D.NH4H2PO4
(2)从复分解反应角度考虑上述营养成分可以共存的原因是_______。
(3)如何测定该草莓营养液的酸碱度?写出具体操作:_______。
34、燃放烟花爆竹时,会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因为烟花爆竹中的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教材中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35、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
A.空气 B.二氧化硫 C.红磷 D.水 E.氧气 F.氮气 G.稀有气体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
(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
(3)与氧气反应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
(4)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
(5)常温下为液态物质的是____;
(6)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是____;
(7)通电时,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____。
36、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2.0 | 3.0 | 2.0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x | 2.4 | 5.4 |
(1)x =________。
(2)乙可能是_______(选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__________。
37、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填①或②)通入,若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3)在常温下,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实验室不能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理由是_____。
38、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可供选择的药品有两种,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方程式______。若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图A试管口还缺少______,否则将导致______。如果用装置E来收集氧气,氧气从______端进入(填a 或 b);
(2)已知装置C为装置B的改进装置。某同学在关闭装置C中的止水夹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时发现:当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后,长颈漏斗中的水就下不去。这种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填“良好”或“不好”)。把装置B改成装置C,优点是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B制氧气所用药品的名称是______。装置B、C都能制取二氧化碳,方程式是______。若制取的CO2 中混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9、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40、写出有水生成的三个化学反应
(1)(置换反应)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
(3)(化合反应)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