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甲和滤液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甲中一定含银,滤液乙中一定含硝酸锌
B.若滤液乙为无色,则滤液乙中只含一种溶质
C.若向滤液乙中再加锌粉,有红色固体出现,则滤渣甲的组成有两种可能
D.若滤渣甲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乙中溶质有两种可能
2、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量取液体
B.滴加液体
C.闻气味
D.熄灭酒精灯
3、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④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⑤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⑥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③⑤
D.①③④
4、“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乘坐私家车
B.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C.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
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滴加等浓度、足量的稀盐酸 |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溶液质量的变化 | C.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条件下反应 | D.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
A.A
B.B
C.C
D.D
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量取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
7、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加热,溶液变色正确的是
A.紫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紫色→红色→蓝色
D.紫色→蓝色→红色
8、用工业酒精兑酒饮用会造成中毒是由于
A.工业酒精太浓
B.工业酒精有消毒杀菌作用,也会伤及人体
C.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使人失明,乃至死亡
D.工业酒精可作溶剂,会使人体组织受到破坏
9、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75%的酒精溶液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关于酒精(C2H5O)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C2H5OH)属于氧化物
B.酒精中碳、氢、氧的质量比是2:6:1
C.酒精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10、在一定条件下,N2和H2反应生成NH3,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N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
B.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两种单质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D.八月桂花香——分子在不停运动
12、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理念的是
A.用淘米或洗菜的水浇花、冲厕所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C.用水后,立即关闭水龙头
D.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13、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制取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关于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B.2C表示2个碳元素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比为2:1
14、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下列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或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鸟千达建设卡鲁玛水电站
B.巴基斯坦建设恰希玛核电工程
C.匈牙利建设考波什堡光伏电站乎
D.雅万高铁建设时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15、已知CaS、KHSO3、CaS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n%
B.1-2.25n%
C.2.25n%
D.无法确定
16、“嫦娥一号”卫星运载火箭量的动力主要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2X↑+4H2O。下时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是O2
B.N2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C.高氯酸铵属于混合物
D.反应后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1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A.区分氯化钠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触摸外壁
B.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C.除去Zn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加入适量的锌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
1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19、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20、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状药品
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熟石灰涂在墙体表面会变硬,原因是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
B.在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C.铁桶能用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也能用来盛放稀盐酸
D.生石灰与熟石灰都属于碱
22、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一一状态变化,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23、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③和④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C.①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⑤的粒子表示的元素符号是Si
24、通常状况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A.Fe3O4
B.FeO
C.Fe2O3
D.Fe(OH)3
25、一种便携式无电冰箱的制冷剂是由碎冰或水与某些物质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制得的,下列物质中,适合用来制作无电冰箱制冷剂的是
A.蔗糖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26、2023年开封市创新举办了“欢乐周末·非遗市集”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下列非遗市集项目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北宋官瓷
B.木版年画
C.孔氏剪纸
D.宋室风筝
2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洁厕剂(含盐酸)不慎洒到铝制容器上,会有气体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__(填名称)。
(2)干粉灭火剂中的碳酸氢钠粉末受热生成碳酸钠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近期化学家首次制造出纯碳环如图所示,在真空的环境中,操作“氧碳”分子(C24O6),逐步除去其中的“氧”,步骤为: ,最终得到环碳分子。则Y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向NaCl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
”、“
”表示不同离子)。
①写出该实验的现象____________。
②写出下列图形( 、
)表示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1是实验室净化天然水的思路:
(1)原理
①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思路方框内空白处。
沉降 蒸发 过滤 蒸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选用“获得”或“失去”填写在上述思路短线处。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过滤就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___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2)操作技能
①在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在“一贴”中用圆形滤纸折叠制作过滤器时,图示2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填序号);在“二低”中待过滤的液体超过滤纸边缘,其后果是____;
“三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3蒸馏装置中,其中表面皿的作用是_______;石棉网的作用是_______.
(3)迁移应用
上海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机”,其水处理过程如图4:
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
A 吸附杂质 B 过滤 C 结晶 D 杀菌消毒。
29、如图是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转化过程中可加入其它试剂.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图中①~⑧反应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的有_____(填序号).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⑤⑦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B.图中物质均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C.①和③反应体现反应物的量的不同会生成不同的生成物
D.④反应可用于制备碳酸饮料
30、“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最美高安。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八百里洞天”——高安华林。风景区泉水清澈,泉水属于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检验泉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______。
(2)“百年名校”—— 高安中学。金秋十月,校园内桂花飘香,从分子角度解释“桂花飘香”的原因是______。
(3)“生态古村落群”——贾家古村。古村生态果园中的柑橘香甜可口,果肉中含有蔗糖(C12H22O11),其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1、指出符号“4CO2”中数字的意义.
(1)4表示_____
(2)2表示_____.
32、如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回答:
(1)一个水分子共有__________个原子核、____________个质子.
(2)一个Mg2+核外共有___________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_________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通过对该图的分析,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_____________.
33、如下框图所示,A为一种混合气体,经分析只含2种元素,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完成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学方程式:C→D__________;B→E_____________。
34、用化学用语填空:
(1)醋酸___________;
(2)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4)保持氯气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___________;
(5)18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___________
35、用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
(2)2个磷原子_______________。
(3)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
(4)硝酸根_______________。
(5)氮气_______________。
3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由下图可知,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水
B.水银
C.氦气
D.氯化钠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表示金属元素原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图中粒子中,与A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B”、“C”或“D”)。
(4)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g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6)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7、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填标号下同);选择装置A以合适的药品为原料制取氧气时,甲同学还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甲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有_____(写其中的一条)。
(3)实验室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为:_____,该原理有许多优点,如:_____。
A 产物无污染B 不需加热C 需加热D 生成物只有氧气
(4)乙同学选用装置C和D制取并收集氧气,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已经收集满?_____,检查C装置气密性时,用止水夹夹紧右边的导气管,向分液漏斗内倒入水,打开活塞,若观察到_____,说明气密性好。
38、如图为教材中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
Ⅲ、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可看到A处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说明Fe2O3转化为______(填化学式),B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步骤Ⅲ中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
(3)盛满石灰水的B装置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
①收集多余的CO
②检验并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______
A.只有①
B.是①和②
C.只有②
39、某电镀厂排放的废物中含有少量硫酸,请利用不同原理设计两个实验证明该厂的废物呈酸性。
40、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