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首《无题》既赞美了教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牺牲自己一生的高尚品质也涉及了化学学科的一些变化。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变化与之属于同一种变化的是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g,微粒D中的X的值是8
B.A、B代表的微粒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为阴离子
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共表示四种元素
D.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A、B、C
3、海洋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碱”体现了化学科学在改造物质中的智慧。下图是某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工艺流程得到的产品有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物质
B.该流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使用
C.母液是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
D.氨气在制碱过程中作用是使溶液显碱性,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4、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5、经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物质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C.反应中生成丙、丁的质量比为1·1
D.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6、5G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镓材料制成。氮和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B.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7、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是
A.H2O
B.NaCl
C.Cu
D.O2
8、下列有关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物理性能有差异
B.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充分燃烧后产物完全相同
C.木炭、焦炭因其疏松多孔的结构而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净水
D.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只要煤充分燃烧就一定不会污染环境
9、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印章
B.烧制陶瓷
C.手剪年画
D.手工刺绣
10、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小米粥
B.番茄蛋汤
C.酸奶
D.淡盐水
11、有一种中间有凸起小囊区的创可贴(如图),使用时按贴伤口的同时,小囊区内的水和一种物质被挤破混合,使温度降低,能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该物质是
A.NH4NO3
B.NaOH
C.NaCl
D.H2SO4
12、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某气体,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 烧杯内壁有水雾 | 该气体不一定是H2 |
B | 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
C | 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的纸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 纸花变为红色 | 使石蕊变红的物质为二氧化碳 |
D | 称量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前后的质量 | 加热后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 | 该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A.A
B.B
C.C
D.D
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氧气
B.氦气
C.氮气
D.水蒸气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B.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蓝色
C.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5、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一种物质,试根据他们的叙述判断该物质是
A.浓盐酸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D.石灰石
16、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骨笛打孔
B.酱酒酿制
C.玉器雕琢
D.竹简刻字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说明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倡导大家要爱护自然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农业上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B.校园里为保持整洁的环境,将散落的树叶集中焚烧
C.为方便出行,不带水杯,多用一次性纸杯
D.为降低空气中含量,城市中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作霓虹灯
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C.氧气能供给呼吸
D.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如氮气活泼
1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2 | 20 | 2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1 | 28 | 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
20、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践行。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2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B.N
C.
D.
2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固体逐渐溶解;吸收热量
B.硫酸铁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反应: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打开浓硫酸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2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变化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D.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它们化学性质相似
24、《天工开物)记载了明代“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川冷定毁罐取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ZnCO3受热分解生成ZnO)
A.“火法炼锌符合低碳发展理念
B.“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氧化
C.反应区发生了2ZnO+CCO2↑+Zn,该反应体现了C的还原性
D.炉甘石(ZnCO3)入锌罐之前将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25、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 B.安全常识 |
①高钙奶粉可以补充人体微量钙元素 ②明矾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 ①进入菜窖做灯火实验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
C.物质分类 | D.化学解释 |
①生铁、硬铝、青铜都属于合金 ②食盐水、盐酸、碘酒都属于溶液 | ①金刚石切割玻璃:金刚石硬度大 ②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 |
A.A
B.B
C.C
D.D
26、铬酸钙()作为新能源车电池的正极材料,其合理利用极大的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知在铬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2价
B.+3价
C.+4价
D.+6价
27、水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贝尔的《荒野求生》由美国探索频道制作播出,令人印象深刻,其中贝尔找到一滩死水想要饮用。
①他利用身边的小卵石和携带的纱布通过______________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
②利用木炭可吸附水中的______________;
(2)通过学习,李丽也想检验自己所用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她向水中加入适量________,发现有较多浮渣,推断该水为硬水。为了将水软化,李丽可以采用_________方法。作为中学生,请写出一种爱护水资源的方法:_____________。
(3)人类对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电解水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
①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填写名称),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②小明同学对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A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导电性
B 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C a、b两试管内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8、将单质锌投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最多有______种,滤出的固体最多含有______种金属单质,一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9、取12g可燃物X与40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gCO2、27gH2O和一定质量的CO。则生成CO的质量为______;X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
30、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
3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1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填化学式);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_____组成的。
(2)某同学自制如图2所示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 _____作用(填操作名称),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利用活性炭的 _____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2、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水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填标号)。
A 蒸馏水 B 矿泉水 C 自来水
(2)用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
①与b管中相连的是电源_____(填“正”或“负”)极。该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粒是_____(填标号)。
A H2O B H2和O2 C H和O
②在电解水过程中,图所示关系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3)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可高效分解水,有望克服利用水制氢气的高成本难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3、炒菜时加入适量的料酒和食醋,会使炒出的菜別具香味,其原因之 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试回答下列问 题:
(1)乙酸乙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原子;
(2)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17.6g 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g(计算结果精确到 0.1g)。
34、根据要求填空
(1)H元素的名称______;
(2)2N表示的意义______;
(3)碳的元素符号______;
(4)硫酸铝的化学式______。
35、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现有水、双氧水、氮气、氧气、红磷、铁粉六种物质,请按要求在相应横线上写出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___;占人体体重约三分之二的是_______;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是_______;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_______;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_______。
(2)将浑浊的河水按如图进行净化。
①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生活中常用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
③a、蒸馏;b、沉淀;c、过滤,几项操作净水效果好坏,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36、多角度认识物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
A 明矾 B 稀有气体 C 氧气 D 干冰。
请按 要求填空(填上述相应物质的字母,不重复使用):
①用作霓虹灯填充气的是_______;
②净水时作为絮凝剂的是_______;
③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④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
(2)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 因为_______不同;
(3)化学还研究物质的结构,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两者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不同。
37、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对应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③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从A-E中选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可能原因有______(填一种即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______和_______,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不选用E装置的原因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CO2,气体从_____端进入(填“长导管”或“短导管”)
(4)常见气体发生装置除了固体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之外,还有固液加热型等。如图G装置是用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已知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高锰酸钾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高锰酸钾颜色逐渐褪去;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①反应原理:Cu+2H2SO4(浓)______+SO2↑+2H2O
②装置中将铜丝设计为可抽动,是为了控制______。
③生成物中的S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它会导致______填一种空气污染名称
。
④若要验证生成物中有SO2和水蒸气,请从H、I、K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序号填空:G→______→______→尾气处理装置。
3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带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若用该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
(3)若将F装置装满水,则收集氧气由端_______通入。(填“b”或“c”)
(4)甲烷在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____。
39、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量的硝酸钾固体和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并填入下表:
| 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 |
方案一 |
|
方案二 |
|
方案三 |
|
4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观察与记录)
(1)按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集气瓶内________;
②待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
(2)若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明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小丽同学认为也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