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一些物质的近似pH,关于这些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苹果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稀释厨房清洁剂可便其碱性增强
C.酸雨酸性弱于苹果汁
D.厨房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与
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2023年夏季我国很多水域发生大面积水灾,河水中因含有大量的泥沙而浑浊。下列有关河水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滤前应先进行静置沉淀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可通入氯气进行消毒杀菌
D.经过过滤、吸附和杀菌得到的水一定是软水
4、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冰壶机器人使用的是质量轻且能提供充足能量的锂电池。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锂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的原子序数是3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D.锂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
5、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酯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化学式为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混合物
B.该分子中有1个氧分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该分子在不断运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过程得到自来水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CO2和CO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D.电解水实验中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7、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有助于课后巩固和阶段复习。下面是小聪同学在笔记中记录的物质燃烧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8、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氖
B.硅
C.钾
D.氧
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给液体加热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10、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成分:维生素、柠檬酸、碳酸氢钠(NaHCO3)]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
A.O2
B.N2
C.CO2
D.水蒸气
11、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碳及其氧化物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粒子观: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
C.转化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守恒观:12g碳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0g二氧化碳
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均为蓝色或淡蓝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铜时,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13、我国在先进高温合金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
B.氧化铁
C.不锈钢
D.硬铝
1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
A.向试管中滴加溶液
B.量取液体
C.洗涤试管
D.点燃酒精灯
15、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5%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将18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降温至20℃,可析出45ga物质
16、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排骨藕汤香气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组成元素不同
C.氧气能供给呼吸而氮气不能——分子的构成不同
D.食品加工厂向薯片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7、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观示意图 |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
反应后的质量/g | 6.6 | 11.8 | x | y |
A.x+y=18.4
B.丁可能是反应物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不变
D.若有a个甲分子参与反应,则一个丙分子的质量为
18、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氧气
B.比较硬度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pH
19、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1
C.+2
D.+4
20、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为了方便学习,可将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带回家做实验
B.化学与食品: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可以在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防腐
C.化学与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D.化学与环境:工业生产中采用低碳环保工艺,倡导并实现“绿色化学”理念
21、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少水污染的重要方法是农业上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
B.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等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太阳能、氢能等
22、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天然气能被压入钢瓶中——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易被压缩
C.一滴水中水分子个数1.67×1021——水分子很小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2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2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一一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B.干冰升华吸热一一用于人工降雨
C.氢气具有可燃性一一用作高能燃料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一一用于制作霓虹灯
25、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全部正确的是
A.物质构成 | B.实验操作 |
①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 ②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熄灭酒精灯 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先检验其纯度 |
C.化学史 | D.鉴别方法 |
①道尔顿发现了分子学说 ②拉瓦锡测定了水的组成 | ①鉴别O2和CO2用燃着的小木条 ②鉴别水和双氧水用硫酸铜溶液 |
A.A
B.B
C.C
D.D
26、关于化学反应“2H2S+3O22SO2+2H2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H2S具有可燃性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C.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2价
D.参加反应的硫化氢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3
27、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Cu(NO)
和AgNO
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1)在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
(2)写出探究过程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若溶液A为无色,请分析固体B的成分__________。
28、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氧气分子____________。
(2)三个铝原子___________。
(3)铵根离子 _______________。
(4)标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_。
(5)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_。
29、我国目前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为: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30、回答:
(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物质;
②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可以用的方法是______;
③t3℃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______g。
(2)在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情况如下:
①若向所得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滤渣中一定有______。
②若向滤渣加入稀盐酸,若无气体放出,则滤液一定含的金属阳离子______。
③若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为什么?______。
31、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水和能源。请回答问题:
(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2)长时间饮用硬水会增加人体过滤系统结石的得病率,生活中常用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3)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中,较清洁的是______。
(4)自热盒饭用到一种白色物质—生石灰,该物质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达到加热饭菜的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2、在干冰、一氧化碳、活性炭、酒精等物质中,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填空:
(1)能消除冰箱中异味的物质是_______。
(2)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
(3)在吸烟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其中的某些有毒气体是_______。
33、某同学模拟自来水厂将黄泥水净化,并最终制得蒸馏水。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假如过滤后所得的液体A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一条即可)。
(2)加活性炭是利用了它具有_______性.
(3)证明液体B是硬水可采用加_______的方法。
(4)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
34、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上千万种,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归纳与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方法,请将下列各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填序号)
①食盐 ②氧化镁 ③空气 ④液氧 ⑤五氧化二磷⑥冰水混合物 ⑦海水⑧碘酒⑨铜 ⑩氦气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4)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35、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液态空气、③氧化汞、④矿泉水、⑤高锰酸钾、⑥二氧化锰 ⑦铁、⑧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均填序号)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
36、(1)选择以下元素或原子团任意写出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
、CO32-、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按要求写出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7、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_____。
A ⑤③②①④ B ③⑤①②④ C ③⑤①④②
(3)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是_____。
38、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重要的理论基础,结合以下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加热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B铁钉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实验C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
(4)实验D从理论上判断,反应前镁的质量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39、小明同学在进行过滤实验时,发现过滤速度慢,试分析其原因。(最少找两点)
40、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会消失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防毒面具中滤毒罐填充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名称) | ||
(3)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整个实验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