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SO4
B.Mn2O7
C.KNO3
D.Na2CO3
2、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家与贡献 | B.实验安全 |
①道尔顿——分子学说 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 ①能品尝无腐蚀性药品的味道 ②可以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无毒气体的气味 |
C.物质与构成粒子 | D.实验数据与记录 |
①铜——由铜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 ①用100mL量筒量取7.2mL盐酸 ②用天平称量6.24g氯化钠 |
A.A
B.B
C.C
D.D
3、学习和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雪糕慢慢融化
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C.氢氧化钠潮解
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4、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H2O2H2↑+O2↑
B.C+CO22CO
C.2H2O22H2O+O2↑
D.CH4+2O2CO2+2H2O
5、自然界的变化主要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下自然界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废弃的钢铁自然锈蚀
B.森林中的枯树叶腐败
C.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
D.植物的光合作用
6、下列除杂质所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A.用浓硫酸吸收中的
气体
B.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C.用点燃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D.用稀盐酸除去中的
7、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供呼吸
B.氮气作保护气
C.石墨作铅笔芯
D.酒精作内燃机的燃料
8、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的武胜县,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58个柑桔优势区域项目县之一。武胜大雅柑皮薄多汁、果肉脆嫩、风味浓郁、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C中含有三个元素
B.维生素C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维生素C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4:3
9、有关相对原子质量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B.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是因为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太小
C.化合物中,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则该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也越大
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说明-一个铜原子的质量大于一个铁原子的质量
10、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现有31.2gNa2O2与一定量CO2反应后,固体质量变为35.4g。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200.0 g稀H2SO4,产生气体通入过量石灰水中,得到15.0 g Ca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需密封保存
B.与CO2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2.4g
C.与CO2反应后的固体中Na2O2和Na2CO3的质量比为65∶53
D.与稀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约为24.8%
11、向盛有ag铜镁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时,烧杯中镁和铜都有剩余
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N点到P点的过程中,反应仍在进行
D.该铜镁混合物中镁的质量为(a-b)g
12、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铅笔芯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火箭燃料
C.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D.活性炭疏松多孔,可用于制墨汁
13、2023年我国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D.开发利用新能源
14、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向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食盐水 |
B | 除去MnO2中少是的KMnO4 | 加热固体混合物 |
C |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
D | 比较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 将燃若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 |
A.A
B.B
C.C
D.D
15、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碳原子和碳
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16、我国古代经“一带一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这些发明和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谷物酿酒
C.烧制瓷器
D.生铁冶炼
17、我们的衣、食、住、行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羊毛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钢和生铁是铁的两种合金
C.加碘食盐和补铁口服液都可补充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D.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用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
18、厨房是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日用化学品较为集中的场所。某班同学完成了“走进厨房”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具整理:生铁锅使用后应尽快清洗干净并擦干,防止生锈
B.水质检测:向自来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出现大量泡沫,说明自来水为硬水
C.清洁行动:烧水壶底部有水垢,可向水壶中加入适量的白醋,充分反应后清洗干净
D.认识燃料:家用燃气主要是天然气,若发现燃气火焰颜色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应请专业人员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19、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中药“连花清瘟胶囊”起到了重要作用,连翘的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翘甙属于氧化物
B.连翘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4g
C.连翘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7:34
D.连翘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0、崇尚科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下列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张青莲
B.袁隆平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量取液体
22、成都大运会坚持贯彻绿色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是
A.倡导光盘行动
B.开燃油车出行观赛
C.优选绿色建材
D.使用雨水回收系统
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试剂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加热液体
24、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处理得当的是
A.试管内壁附着油污,可加入洗洁精清洗
B.铝制品表面变暗,立即用钢丝球擦洗
C.图书档案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厨房内天然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
2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铝是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应,所以铝的抗腐蚀性能很差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26、将洁净的铁丝浸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质量增加
B.铁丝质量减小
C.溶液中只含有Fe2+
D.溶液质量不变
27、________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 ________ 散到液体里形成乳浊液;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 ________是溶质,该溶液与足量锌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________.
28、填写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______角。
(2)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______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______处。
29、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 ;
(2)纯碱 ______________。
3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50℃时,将5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g。
(3)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______的方法提纯B。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C的溶解度最小
B.20℃时,A的饱和溶液和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D.将50℃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A>B
31、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意义:
(1)铁元素_____; (2)两个氮原子____; (3)2个硫离子____; (4)F_____。
32、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
(2)碳酸根离子________;
(3)+2价的钙元素________;
(4)过氧化氢________;
(5)2个氢分子________。
33、(1)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氮气分子_____;5个铵根离子_____;高锰酸钾_____;氧化铁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
①2CO:_____;②H2O:_____。
34、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气______;
(2)碳的+2价氧化物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
(4)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
35、C60是由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构成;它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6、水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氢气和氧气。
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水由大量的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3)该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
(4)该化学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
37、今天是学校实验室的开放日,九年级1班某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准备练习制取和收集氧气,实验员为他们提供了下列装置、仪器和药品。装置和仪器:
(1)标出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_③______
(2)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装置_____(填序号,下同)来制取,用装置______来收集,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某同学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他应选用装置(填序号,下同)____来制取,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
38、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还需在试管口加__________。
(3)某同学在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将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固体中,其结果是 (填序号)
A.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D.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若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关闭弹簧夹,反应停止后,液面应位于_________(填“1”、“2”或“3”)处。
(5)若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填“m”或“n”)端进入。
(6)某同学用装置E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浓度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收集气体前,集气瓶中没有注满水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立刻收集
C.收集气体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收集气体后,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3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⑴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⑶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石蕊试液变成_______色。
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在集气瓶底加少量_________。
⑸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二氧化锰是__________。
40、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