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H2O 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性质相同
B.分类:塑料跳绳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
C.化学反应均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 1gC 与1gO2反应生成2gCO2
D.推理: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铁条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加入锌粒
C.倾倒稀硫酸
D.收集氢气
3、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的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燃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描述中(或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厨房菜刀生锈
B.家中自制醪糟
C.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D.家中自来水烧水壶底部有白色固体
5、劳动教育实践促进学生成长,学生积极承担家庭劳动。下列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 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 明矾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 |
B |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 |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
C |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
D | 用镁制造照明弹 | 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
A.A
B.B
C.C
D.D
6、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7、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图象,如图是铁的价类图,X物质为
A.FeO
B.Fe(OH)2
C.Fe3O4
D.FeSO4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软水和硬水 | 分别滴加等量的肥皂水 |
B | 鉴别水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 | 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
C |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CO | 通过灼热的CuO |
D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A.A
B.B
C.C
D.D
9、“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是对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和小雪的形象描述。雪是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水分子质量增大
C.水分子数目增多
D.水分子间间隔变小
1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3个碳酸根离子:
B.氦气:He2
C.硫酸铁:FeSO4
D.S2-的结构示意图:
11、下列有关能源和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煤充分燃烧,就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
B.“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CO2含量升高引起的
C.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目前氢能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12、据报道,科学家已通过人工光合固碳装置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23:8或8:23
C.该反应前后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D.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13、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
B.乙中的水只用于提供热量
C.丙中的水用于溶解碳酸钠
D.丁中的水只用于观察气压变化
14、学习化学要构建基本观念,对以下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宏微观:体温升高体温计示数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B.守恒观: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金属丝质量增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绿色观:H2 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D.结构观: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15、如下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16、我国科学家开发了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的核电荷数为20
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C.钙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氧化钙的化学式为OCa
17、下列物质敞口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
18、生活中软化硬水的常用方法为
A.沉淀
B.吸附
C.煮沸
D.搅拌
19、这里的“氟”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20、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现代工业炼铁的核心原理是焦炭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C.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2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于化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读取体积
C.测溶液的pH值
D.铁丝燃烧
22、下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
B.木炭发生了还原反应
C.实验结束前应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D.该实验中的木炭粉换成石墨粉,实验现象相同
2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一氧化氮
D.氮气
24、实验室有 3 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的一种,小倩同学用下列试剂不能将上述 3 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碳酸钠溶液
B.二氧化碳
C.紫色石蕊试液
D.pH 试纸
25、兴趣小组做“大象牙膏”实验:向锥形瓶中依次加入H2O2溶液、洗洁精、少量色素,振荡后,加入KI溶液,观察到大量泡沫喷涌而出(如图所示)。
实验要注意安全,以下行为错误的是
A.实验前先戴护目镜
B.实验中手一直紧握锥形瓶
C.实验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D.实验后用抹布擦干净实验桌
2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①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气能溶或易溶于水。
B.②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C.③既可探究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2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部分)的简化版。请结合表中信息按要求填空。
3 Li 7 | 4 Be 9 | 5 B 11 | 6 C 12 | 7 N 14 | 8 O 16 | 9 F 19 | 10 Ne 20 |
11 Na 23 | 12 Mg 24 | 13 Al 27 | 14 Si 28 | 15 P 31 | 16 S 32 | 17 Cl 35.5 | 18 Ar 40 |
(1)在元素周期表中,Ne和___处于同一族。
(2)原子序数为7 的元素名称是___,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3)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为___。
28、“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①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②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③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____________。
(2)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
29、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30、(6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3)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31、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21.8 | 39.7 | 48.8 | 47.3 | 46.4 | 45.1 | 44.7 |
(1)同学们配制40℃含有50g水的碳酸钠饱和溶液,最终饱和溶液质量为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_______。
(3)如图,向烧杯内加入某固体物质,试管底部的少量粉末消失,则加入的是_______(选填“NaOH或NH4NO3”)。
(4)50℃时,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含100g水)按图示进行操作:
根据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水蒸发)推测,原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烧杯①、②和③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
32、学习化学后,同学们认识到,并不是清澈透明的水都能作为饮用水,对于硬度较大、酸性或碱性偏高的水均不宜作为饮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为硬水和蒸馏水,可用 (填试剂或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
(2)烧煮硬水后,水壶内壁会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水垢加入盐酸后产生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3、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汞原子 ;
(2)3个碳酸根离子 ;
(3)氧化铁 ;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5)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 .
3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NH4Cl、Na2CO3、BaCl2、Na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取得其组成。小东做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白色粉末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碾磨,没闻到氨味;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到足量水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后上层溶液无色;倒掉上层溶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由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可能有: 。
3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图中,A、B、C、D、E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D、E所示微粒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②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填标号)。
③微粒A与C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
④B和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______(写化学式)。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B 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数目都不变 D 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36、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用化学式表示)
(1)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2)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3)稀硫酸的溶质是___________。
(4)碳酸钙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37、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实验室用此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则选取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若用装置C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_____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4)某同学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连接A、D、E,打开活塞进行实验,发现E中溶液逐渐变浑浊,则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 为二氧化碳气体。
38、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0C,红磷的着火点为2400C,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白磷燃烧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________________。
39、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示例:同样食物在夏天存放时比在冬天存放更容易变质
答: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时分解加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钢结构桥体最长的跨海大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铁生锈需要哪些条件?
(2)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