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屯昌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工农红军铸造的精神是(       

    A.红船精神

    B.抗战精神

    C.延安精神

    D.长征精神

  • 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篇。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A.黄花岗起义 B.浙皖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镇南关起义

  • 3、“军队统帅、战功显赫;拒戴王冠、甘为布衣;宪法立国、美国莫基;道德操守、百世流芳。”这是一位伟人的人生旅程。该历史人物是(     

    A.伯里克利

    B.克伦威尔

    C.华盛顿

    D.林肯

  •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较为有效地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 5、下图为小明曾祖父的中学毕业证,上面写的时间是民国36年,也就是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 6、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A.国共两党分裂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

    C.国共合作抗日

    D.国民党内部分裂

  • 7、哪一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九运动

  •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9、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里是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 对该书和这段文字解读最恰当的是(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且看得仔细

    C.估计成书于新中国之后

    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封建礼教

  • 10、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你认为应该是下列哪一位

    A. 卢梭   B. 孟德斯鸠   C. 伏尔泰   D. 但丁

  • 11、近代中国人民在社会习俗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哪件大事的发生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1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赞颂了收复新疆的湖南人(       

    A.洪秀全

    B.左宗棠

    C.康有为

    D.陈天华

  • 13、近代名臣左宗棠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他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强调西北塞防重要

    B.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C.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D.主张放弃东南海防

  • 14、如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美关系的改善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苏联解体

  • 15、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了“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  )

    A. 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 清军已推动抵抗能力

    C. 外国势力已侵华 D. 中外反动势力已勾结

  • 16、“……在冲破四道封锁线和湘江战役后,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大部牺牲。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红8军团番号撤销。”这本回忆录的下一个章节最有可能是(   )

    A.英明领袖来掌舵 B.四渡赤水出奇兵

    C.陕甘军民传喜讯 D.百万雄师过大江

  • 17、某班同学制作了思维导图学习历史。同学们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太平天国运动

    C.鸦片战争

    D.五四运动

  • 18、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运用年代尺有助于同学们把握历史事件间的联系,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与下列年代尺①处相对应的内容是(     

    A.国共十年对峙

    B.抗日战争

    C.国民革命

    D.解放战争

  • 19、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个不平等条约里有这样的条款:增开天津为商埠。那么你认为这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夏条约》

  • 20、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打破所谓的“铁饭碗”,以及“职工下岗再就业”等现象逐渐常态化。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A.加强民主建设

    B.加速农村和城市经济的体改

    C.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2)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3)枣宜会战牺牲的爱国将领——

    (4)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2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各个阶级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

    1农民阶级________________

    2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

     

  • 23、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 24、清末有一位状元,面对民族危机,毅然弃官返乡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他是____

  • 25、1860年10月,_____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 26、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7、_______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28、1915年,陈独秀在____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_____运动的号角。

  • 29、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__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 30、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举出戊戌六君子的名字。(任举5个)

  • 32、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摘自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有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中国道路来之不易。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走了许多弯路后,一次重要的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重大转折。这是哪次会议?工作重点作了什么转折?

    (3)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比如:国防科技上,我国研制出原子弹、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的谁?从他身上,你能学习到什么精神?

    (4)请指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指哪些?

  • 33、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对民主与法制的严重破坏。

    (1)《___________》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人民的大宪章,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__________制度,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木政治制度。

    (3)“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_________含冤逝世。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0月19日,第四届《光华日报》孙中山精神奖颁奖典礼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材料一: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开始就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材料三: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孙中山学习西方和洋务派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中“图1、2”,归纳出辛亥革命取得的两大重要成果。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先生的“未竞之功”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新时代的中国应该怎样解决民生问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