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军下达了越过“三八线”作战的命令。并把力量一直伸到中国的边界上,与朝鲜接壤地区遭到美军的轰炸。中国最终决定出兵是为了
A.促进朝鲜半岛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2、如下表可知,我国( )
时间 | 措施 |
20世纪50年代 | 升级改造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图书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
20世纪80年代 | 中央政府整理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 |
1980年至今 | 我国已举办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
A.持续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与繁荣
B.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力
C.加速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D.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3、如图中的人物是( )
A.林则徐 B.李秀成 C.邓世昌 D.左宗棠
4、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是( )
A.中国人民 B.中国共产党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5、在1955年,我们不会看到的情景是( )
A.制衣厂挂公私合营的新厂牌
B.苏联帮助我国兴建工业项目
C.国家没收资本家的生产资料
D.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6、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俄国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7、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救亡图存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军队建设
8、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胜的决定性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C.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战
D.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配合了敌后战场的抗战
9、清末民初,林纾以文言文翻译《茶花女》、《鲁滨逊漂流记》等西方小说,畅销全国。但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其译著方式又被中国文坛批判为守旧、这一变化说明( )
A.社会变革后不再需要传统文化
B.读书人的文学品味完全改变
C.中国人自发抵制西方文化的传播
D.追求新文学形式成为风尚
10、《革命军》《猛回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革命
D.实业救国
11、新疆是我国的西北大门,它的得失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主权,更维系着国家的安全。“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二者并重。”这反映了左宗棠( )
A.“扶起东边倒却西边”的防务思想
B.“扶起西边倒却东边”的防务思想
C.强调东南海防重要,放弃西北塞防的防务思想
D.主张“海防”、“塞防”并重的防务思想
1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一次会议( )
A.中共十九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二大
13、19世纪末,在几个读书人“变亦变,不变亦变”的呼吁下,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 )
A.废除科举制度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D.劝禁女子缠足
14、“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林则徐践行这一豪言的壮举是
A.三元里抗英
B.虎门销烟
C.抗击洋枪队
D.吴淞口抗英
15、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其评价无关的是
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筹建近代海军
16、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A、宁汉合流 B、东北易帜
C、渡江战役 D、解放军占领南京
17、下面系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一场运动, 由于缺乏经验,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场运动是
A.“大跃进运动”
B.农业合作化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8、2014年“光盘行动”在中国广泛兴起。下列人物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A.王进喜
B.孔繁森
C.焦裕禄
D.袁隆平
19、“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材料所描述的历史情景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0、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为评价武则天撰写了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创立科举制度
B.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C.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D.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________制度;20世纪50年代在中印缅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________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2、填空题。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成立的革命团体是____________。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的革命团体是____________。
(2)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____________发动起义。第二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式成立。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____________”。
23、《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于中国的___________地区;《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由沿海向中国___________推进。
24、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_______的新发展理念。
25、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被载入宪法。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___________自治区。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
26、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写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27、请列举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及建立地点。
28、三民主义:孙中山在《_______》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__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________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30、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了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31、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有成就,也有失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教训启示。
(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标志__,志愿军司令员__。
(2)三大改造内容是__、__和__。
(3)党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__,建国后党的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__。
(4)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__。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都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自强”运动。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世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列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3) “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近代史上的哪一事件宣告中国人民首次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回答两个原因)请联系现实,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强国梦”?
33、简答题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抗日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哪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体?这两个战场分别是由哪两个党派领导的?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抗日战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战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哪一项内容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2)汉口、南京等成为通商口岸是哪个条约的规定?中国在哪一次战争中被迫签订了这个条约?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面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义和团运动兴起。它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举出中国在迈出近代化第一步的运动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