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物是
A.陈独秀 B.孙中山 C.李大钊 D.吴玉章
2、“这场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从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关于这场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割占台湾岛 B.沙俄受益最大
C.英国强占香港岛 D.英军攻占北京
3、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
①都规定了割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④ 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全人类的共识。鸦片是一种对社会危害极其严重的毒品,在 铲除鸦片、禁绝毒品方面,我们应该铭记他的名字(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李鸿章
5、“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
D.全面取消农业税
6、李刚同学语文水平高,又爱好历史,他写了一副对联:“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请你为他写一个合适的横批( )
A.四海归一
B.改革开放
C.港澳回归
D.抗战胜利
7、小李想看一部关于中国近代第一位禁毒英雄事迹的影片。你可以为他推荐的是
A.
B.
C.
D.
8、“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年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材料中的“秀才”之一指的是( )
A.洪秀全
B.康有为
C.邹容
D.秋瑾
9、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 D.提出《资政新篇》
10、19世纪末的民谣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与这首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护国运动
B.护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1、太平天国为了构建理想的社会,颁布了许多重要纲领。其中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变法通议》 C.《警世钟》 D.《资政新篇》
12、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个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在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大儿子在外务部当差。”根据所学,我们知道其中有人在说谎。说谎的人是
A. 张老木 B. 李老金 C. 王老德 D. 赵老刚
13、19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一幅石印画(图)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
A.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
B.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
C.民国政府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
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并存特征
14、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诞生的时间是
A.1912年1月1日
B.1912年2月12日
C.1912年3月11日
D.1912年4月15 日
15、词汇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记,与下列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符合的词汇是( )
A.开天辟地
B.星火燎原
C.开国大典
D.改革开放
16、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图人物是其中之一,他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钱其琛
17、通过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湘籍名臣”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
18、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党创建人民军队始于(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9、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这体现新文化运动
A.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B.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C.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偏向
D.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20、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打到列强除军阀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且对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原则已经成为当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
22、孙中山在《____》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____(会议)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3、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是________。
24、百团大战:时间:___________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指挥:___________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为据点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地位: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5、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署的条约是《_________》。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成为指导土地改革法律依据;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
27、状元实业家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走上______的道路。
28、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_______。
2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________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30、(1)_________(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我国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
(3)2018年3月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指的是政治协商会议和____________。
(4)国家主席_________遭受残酷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的最大冤案。
(5)__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
31、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让我们回顾历史,重温党的发展历程。
(1)中国共产党何时诞生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中共”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分别召开了哪三次重要的会议?
(3)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三大战争?
32、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在哪里?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3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分反抗外来侵略、球亡图存的抗争史,中华民族日渐觉醒,逐渐凝聚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时间轴。
材料二: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更革命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不集中的结果……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三: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摘自《人民日报》
问题:
(1)材料一中记述了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哪些阶层(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并进行了反抗斗争?简述其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促成“一个势力集中的党”出现的?“国民革命运动”取得怎样的成果?
(3)材料三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绩”的政治主体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何认识?
34、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一中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目的是什么?打着什么口号?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为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思想上具有怎样深远的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