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孜藏族自治州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调皮的小弟弟差点儿从床上掉下来。(缩句:弟弟掉下来。)

    B.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缩句:我们看到了细菌。)

    C.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天空挂着圆月。)

    D.又大又红又圆的大苹果滴溜溜地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蹦跳着。(缩句:苹果蹦跳着。)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走进博物馆,就是开启一场时空旅行。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连接”,一端连接着过去的故事、广阔的世界,另一端连接着我们的今天。

    B. 量子云是一家依托“微信生态圈”,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流量运营、聚信及变现的新媒体公司,旗下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共981个,粉丝累积超过2.4亿。

    C. 加拿大某研究所对该城10条最繁忙通勤线中10年中的交通伤亡进行分析后发现,乘坐公共汽车的人受伤的风险仅是自驾车司机和乘客的1/4。

    D. 汶川大地震----一个国人不忍碰触的国殇日。事实上,对任何灾难,最好的祭奠,是凤凰涅槃的进步,唯有生者奋进的步伐才能让逝者心安。

  •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的“字”是二十岁行加冠礼时由长辈所起,“字”与“名”意思相同或相近,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B.“夏”指西夏,是历史上党项人在我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曾与北宋对峙,苏轼词“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即喻指西夏国。

    C.“畿”指我国古代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后又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畿内”“畿辅”“京畿”一般是指京城及其附近地区。

    D.门下客又名门客、食客,指依附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其服务的人,多有一技之长,如“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就曾有食客数千人。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日,安徽省黄山市卢村春花烂漫,绿意盎然,鳞次栉比的散派古村蒋包围在色彩斑斓田

    园之中,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②未来的云计算中心将越来越大,在机房空间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空间里容纳更多的计算节点和资源是发展关键。

    ③在“2017年度文化中国讲坛”上,95岁的叶嘉莹依旧一丝不苟地讲了1小时15分58秒。讲完,全场自动起立,以经久不衰的掌声向叶先生致敬。

    ④如今,我国的核潜艇研制团队已经量现出老,中、青的梯队发展。但黄旭华每天还在坚持上班,为国家新一代核潜艇的研制殚精竭力、献计献策。

    ⑤《未来简史》这本书,由于太宏大,很难给它找到一个具体的场量,这样大而无当的书籍主题,反而会让人陷人一种更深层次的迷茫。

    ⑥上海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始終处在扶摇直上的发展和变化中,此次推出的“文创50条”令人对上海这座文化大都市未来的发展倍感期待。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 5、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

    ②1月16日,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③在与瑞典的对决中,因德尔波特罗和摩纳哥受伤,阿根廷人的排兵布阵顿显左支右绌,好在纳尔班迪安尚能披挂上阵。

    ④成功必须经历风雨,没有人能一步踏上最高层。霍金的人生可谓五风十雨,但经历困难的他终获成功。

    ⑤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国内在册翻译公司近3000家,但大多规模很小,翻译人员多是兼职,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

    ⑥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果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一只眼

    赵一伟

    那只眼睛,单眼皮,细长,黑褐色瞳仁,丢失在1941年的一个黑夜里。没了它,没人再夸余从军英俊,没人再夸余从军神气。余从军叹气,我跟着落泪。更多的时候,我射出的是锐利的光芒,在寻找着。整整八十年了,我从没灰心过,我一定要替余从军把那只眼睛找回来。

    我,也是单眼皮,细长,黑褐色瞳仁,是余从军的右眼。

    看报呢?啧啧,一只眼睛还那么好使!我吓了一跳,隔壁病房的老刘不知啥时候踅进来。这个老刘,一扭脸就叫余从军独眼龙。我很生气。我一生气就乜他,没想到他笑得更欢了。

    老余啊,不跟你开玩笑了,讲真的,你这眼咋就成了……老刘假装正经地问。

    我看向别处,不想搭理他。

    那你有几个娃呀?都干啥子哩?

    说到娃娃,余从军咧着还剩两颗门牙的嘴笑了,我也亮光闪烁。

    不是跟你讲过了嘛,我有五个男娃两个女娃。现在孙子重孙子曾孙子,乌泱泱一片。跟你谝谝俺那大孙子吧,啧啧,承包了几百亩的苹果园!

    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余从军的大儿子来了,五官不是那么舒展。爹,咱敢不敢承包北坡上的果园?

    余从军心里一震,打盹的我一个灵醒,仔细瞅着大儿子。

    怎么不敢承包?眼下政策这么好。余从军说这话没有打咯噔,心脏还跟着紧蹦了几下。

    这么大的摊子,我吃不准哩。一是咱没有经营经验,二是品种改良得换新树苗,再加上承包费、人工,得不少钱哩!

    经验是慢慢总结的,那个不怕。钱嘛,缺多少?凑凑借借,先紧要紧的解决!关键时候,我也是一个棒劳力!余从军语气坚定,充满了鼓动性。

    那我听爹的!大儿子声音瓷实了。

    后来每一年的春天,汾川河的薄冰才刚刚融化,漫山的苹果花就一片雪白;秋天,粉红粉红的苹果,比娃娃的脸还要好看,整个南泥湾的空气里都是苹果的香甜。

    俺大孙子大学一毕业,就回村接下了他爹的苹果园。年轻人头脑活络,搞起了什么电商平台,不出门,苹果就销到了全国。余从军得意,我跟着眼珠赶紧往上翻。

    大前年,南泥湾重整千亩稻田,是重孙子们倒腾的哩。老刘,春天里你去看看,那稻田,一眼望不到边,嫩绿的秧苗,跟画一样,秋风一吹,稻子一夜之间就金灿灿的。看也看不够,闻也闻不够!就像歌里唱的: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余从军唱着唱着,鼻子一酸,我立马涌出了泪花花。

    老刘,这歌不但咱南泥湾人唱、咱延安人唱,全国老百姓都会唱哩!

    是哩!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来咱南泥湾,他们虽然南腔北调,但都会唱‘花篮里花儿香’。他们一群群,跟着小旗子,看南泥湾的风光,学习南泥湾的精神,品尝南泥湾的果子,吃南泥湾的饭饭。对了,现在果园不叫果园了,叫‘生态采摘园’;饭也改名儿了,叫‘风味’。老刘终于搭上了话。

    老伴要是能看到今天的景致就好了,余从军的声音低了下去,记得那年,我到她家。他爹说,穷得叮当响!她说,他是英雄!她爹说,他就一只眼,是个残废!她说,他是英雄!她把这四个字说得嘎嘣脆,高扬着下巴颏,脸扭向一边。

    我的光芒随着余从军的语调变得柔和,柔和得如同初春的太阳。

    那,你的眼睛……老刘目光飘忽着又回到了眼睛上。

    好吧,老刘,我今天就告诉你,我的眼睛是日本鬼子给炸的!余从军攥了攥拳头,终于下决心要讲这个他不愿讲的故事了。

    你们三连开进南泥湾垦荒,怎么又变成了打鬼子?

    我们是来垦荒,但也不能用嘴啃吧?别说耕牛、农具,连镢头都没几把。我们放火烧荒,用手翻石头,用刺刀砍灌木……繁重劳动,加上吃不饱饭、生病,九龙泉的新坟一天天在增加。这不是法儿啊。起先,我们用敌人打过来的炮弹片,造出了十几把工具,但那哪够啊。有人又给连长出主意:到山西偷日本鬼子的铁轨。说干就干,我们连夜组织了敢死队,渡过了黄河。但鬼子对铁轨看护很严,我们撬掉的铁轨还来不及运走,就被鬼子发现了,子弹密集地扫射过来,我只觉左眼一疼,一股热流顺脸爬了下来,用手一抹拉,一股子血腥味儿……我丢了一只眼算什么?那次行动好几个战士丢了命……

    老刘怔怔地坐在那儿,再没发问。

    我则一下子穿越到了1941年的那个黑夜,看见了那只红色的、单眼皮、细长的眼睛。我终于找到了它。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单眼皮,细长,黑褐色瞳仁”反复出现,目的是突出余从军不再英俊,设下悬念,与结尾红色眼睛相呼应。

    B.因为余从军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所以失去一只眼睛后,他经常叹气流泪,甚至不愿提及自己失去这只眼睛的往事。

    C.文中着墨不多的老刘,对塑造余从军形象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其对余从军从蔑视到敬佩的态度转变,衬托了余从军的大度和英勇。

    D.本文情节大多以对话形式展开,使叙事紧凑明快,人物语言通俗浅白,“谝谝俺那大孙子”“都干啥子哩”很有陕北地域特色。

    【2】关于文中儿子承包果园的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插叙手法,补充交代了果园的由来,为后面大孙子继承果园搞电商平台做铺垫。

    B.余从军相信国家政策,坚定乐观地鼓励儿子承包果园,主要是因为自己力气大能干活。

    C.和后文南泥湾垦荒情节相呼应,形象再现了不同背景下的南泥湾风貌和南泥湾精神。

    D.引人深思,突出“南泥湾精神”的代际传承,彰显“南泥湾”精神的现实意义。

    【3】说到娃娃,余从军和老刘开始了正式谈话。在他们二人正式的谈话过程中,“我”的一系列反应,也体现着余从军的心情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写的是余从军自1941年后整整八十年的人生故事,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叙述故事,而是用另一只眼“我”来讲述,这种讲述方式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论语》)

    (2)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3)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4)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 8、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杜甫《蜀相》)

    (3)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物格而后知至,______。(《礼记·大学》)

    (5)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荀子《劝学》)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仰视所见禽鸟,黄莺在歌唱,燕子在啄泥,刻画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深渊中蛟龙舞动,寡妇在孤舟上哭泣反衬洞箫的乐声。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老师与弟子孰贤的问题。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阁夜》一诗中,杜甫于鼓角之声里,产生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奇特的想象,写出了音乐在天界中展开的惊天动地的效果。

    (3)李煜的《虞美人》写出了命运的巨大落差所带来的人生悲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春天再次到来,对于诗人来说,也是难熬的。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一句写出了诗人悠闲地遥望南山。作者用“______”一句交代了他有这种感受的原因是不论身处何处他都能享受宁静自然的清静。

    (2)《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志得意满的形象。

    (3)《离骚》中作者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沁园春·长沙》上阕,回答小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沁园春·长沙》上阕以写景为主,极为成功,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层次清晰,意象鲜明。诗人“独立”橘子洲头,远眺________,近看________;仰望________,俯看________。色彩绚烂,看到的有红叶,有________;生机盎然,有________,有________

    2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想起了杜牧《山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宋刻世綵堂本《柳河东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B. 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C. 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D. 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B. 再拜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C. 解甲指脱下战衣,有时也指武将辞免官职或放下武器投降。

    D. 柝是古代打更用的梆子,《木兰辞》中有“朔气传金柝”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晞率军驻扎邠州,放纵士兵横行不法。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忧虑此事,但因为汾阳王的缘故,也不敢明说。

    B. 段太尉不忍心让百姓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惨遭杀害,于是请求邠宁节度使任命他为都虞候,以便替白孝德制止暴乱。

    C. 段太尉将杀人抢掠的郭晞部下砍头后,激怒了军营士兵,段太尉处乱不惊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妥善解决此事。

    D. 段太尉女婿韦晤收下了朱泚执意要赠送的三百匹大绫,太尉非常生气,把此物放在自己家里的屋梁上,决不使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2)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泽厚回忆自己的一生,在《走我自己的路》一文中指出:据说有人曾说我“杂”,又是中国思想史,又是外国哲学,又是美学……我倒是觉得,今天固然科学分工愈来愈细,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今天我们正处在边缘科学方兴未艾、各科知识日益沟通融合的新历史时期,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亦然。我以为,一方面确乎应该提倡狭而深的专题研究,但另一方面也不应排斥有更高更大的目标,特别是对搞理论的人来说,更加如此。我自恨太不“杂”,例如,对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太少,没有发言权,否则我想自己的研究工作将另是一番天地。

    李泽厚的话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