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所示是小明的学习笔记。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A.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B.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抗争
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2、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A.种族制度
B.分封制度
C.封建制度
D.种姓制度
3、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
A.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 B.经济危机频繁发生时期
C.剧烈动荡时期 D.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时期
4、这篇著作,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这篇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劝世良言》 D.《资政新篇》
5、《倒下的巨龙》(如图所示)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的写照,对该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列强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
C.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崩溃和绝境
D.农耕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6、大型纪录片《光辉历程》中有一段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的片段。下列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在1956年制定的
B.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政府
C.它是由中国人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
D.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7、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天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
B.1853年太平军将南京改为天京
C.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太平天国起义是一次农民战争
8、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创立了中国同盟会
B.发动护国战争
C.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共产党合作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9、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急于求成
③文化大革命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为了加强西北边防,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建立新疆行省,建立的时间是
A.1883年 B.1884年
C.1885年 D.1886年
11、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A. 签订时间
B. 签订地点
C. 内容
D. 影响
12、1966年8月5日的《文汇报》上刊登了毛泽东的这篇文章《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据此判断,那时的中国正进行着(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1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居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佶仰等自由”这体现了孙中山哪一方面的思想
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粹主义
D.民权主义
1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①李大钊 ②鲁迅 ③陈独秀 ④毛泽东 ⑤胡适 ⑥周恩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5、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
16、《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7、2015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
A.人民政府
B.人民政协
C.中国共产党
D.人民代表大会
18、为“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兴建的?(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南通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19、“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0、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南京临时政府地址
21、
1.“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 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制度。
2.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 的格局。
3.提出的“八项主张”是 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2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第一届政协会议决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___。
23、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什么__,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__。
24、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______。
25、铭记抗战
(1)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_________
(2)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引起国共摩擦。_________
(3)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顽强斗争最终英勇就义的将军是_________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取得胜利的战役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7、____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8、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
29、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30、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定都天京 D. 天京事变
31、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哪些地区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至今没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由于什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灾难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华民族的复兴史。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近代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2011年5月7日至15日,“圆明园国宝全国巡展”在柳州展出,柳州市民目睹了圆明园12生肖中的四件回国兽首铜像:猴首、猪首、牛首、虎首。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3)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条约是哪个条约?
(4)帝国主义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发动了哪一场侵略战争?
(5)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给你的启迪是什么?
3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请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内战。第一次是1927~1936年的十年内战;第二次是1945~1949年的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期间,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在哪次战役中被推翻?这次战役有何影响?
34、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对于建构历史解释具有重要价值。
【实物史料——见证历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图一反映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这一探索开始于哪一年?
【文献史料——印证历史】
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这种模式……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改革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转型?
【口述史料——回忆历史】
调查人:澎湃网记者
陆德兴(上海第三钢铁厂退休职工)
口述内容:
我叫陆德兴。今年71岁,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在九十年代开发开放之前,从外滩看过来,浦东就是一片小渔村。浦东的交通.生活设施都很不方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也很差。1990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随之而来的,是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方便。高楼大厦一幢幢建起来。一些省份和国企也在浦东投资建造了自己的高楼。那时从浦西看浦东,是一派热闹的建设景象。就这样,浦东越来越繁华。
(3)依据口述材料,说明一点上海浦东巨变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海浦东巨变的原因。
(4)综合以上史料研读,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你能得出怎样的史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