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0年10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周恩来讲话:“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 ,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周恩来谈论的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
2、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袁世凯称帝期间,李某在《青年杂志》中获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生的东交民巷搬出
3、某次改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次改革是( )
A.1861年农奴制改革
B.明治维新
C.罗斯福新政
D.戈尔巴乔夫改革
4、建立时间轴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指出下列时间轴的问号处的正确答案是( )
A.孟良崮战役 B.淮海战役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5、“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个歌谣描述的情形是
A. 太平军定都天京
B. 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
C. 天平天国天京陷落
D. 八国联军攻入南京
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列强对华大规模资本输出开始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以下英雄人物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有( )
①王杰 ②王崇伦 ③邱少云 ④黄继光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8、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
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
9、某学校八年级同学要编写一份“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手抄报。下列素材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
①凯撒与元老院 ②亚里士多德与逻辑学
③伯里克利与民主政治 ④屋大维与元首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④
10、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950年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雷锋默默无闻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
D.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创举
11、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 )
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
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
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 中国同盟会
C. 建立民国政府 D. 三民主义
13、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越剧、沪剧、话剧、相声、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这些宣传( )
A.表明我国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B.体现朝鲜战争使我国国际地位提高
C.说明我国政府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D.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营造氛围
14、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他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A.王大珩
B.陈芳允
C.袁隆平
D.王淦昌
15、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这讲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6、中英《南京条约》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
A. 割让香港给英国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协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 D. 开放通商口岸
17、1851年,太平军攻克永安后
A.开始西征 B.洪秀全决定定都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8、19世纪末,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涌现出一批以“实业救国”为己任的实业家。其中大生纱厂的创办者、名重一时的“东南实业领袖”是
A. 左宗棠 B. 曾国藩 C. 张之洞 D. 张謇
19、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共御外侮。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的完成
C.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D.淞沪会战的爆发
20、下图是位于山东威海刘公岛的某次战争的纪念馆,1888年,北洋海军在威海正式成立,实力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可北洋海军的悲剧也在这里上演,这里成为北洋海军(舰队)最终的归宿。与该纪念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______会师。古田会议确定了“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22、胜利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________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____________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3、下列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历程,根据会议内容或影响填写会议名称
①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的是________
②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的是________
③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________
④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的是________
⑤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是________
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是________
24、(1)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创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是《时务报》和《 》。
(2)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4)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 》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5、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的事件是 ______ 。
26、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
27、( )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8、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1966年,中国组建____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2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________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30、背景:________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____。国民政府迁往________,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________万人以上。
31、1840年以后,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哪场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2)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哪场战争之后?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在哪场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4)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32、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 )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族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 )”,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各解放区军队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4)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 》,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1947年夏,(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6)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先后发起了( )、淮海、( )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7)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8)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奋斗终生。
(1)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写出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名称。
(2)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名称。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哪一文件?
(4)写出一例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活动一例。
(5)你认为从孙中山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品质?
3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顽强挣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从 1895 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他为了开发沿海滩地,囤垦造田,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改良措施……为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于 1905年创立了大达内河小轮公司,……他用工厂的利润兴办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机构……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所倡导的救国道路被称之为什么思想?
材料二 根据 1895 年至 1898 年的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企业有 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主要企业有:
企业名称 | 创办者 | 地点 | 时间 |
合义和丝厂 | 楼景晖 | 浙江萧山 | 1895年 |
张裕酿酒厂 | 张振勋 | 山东烟台 | 1895年 |
苏纶纱厂 | 陈润库 | 江苏苏州 | 1896年 |
通久源纱厂 | 严信厚 | 浙江宁波 | 1896年 |
通益公纱厂 | 庞元济 | 浙江杭州. | 1897年 |
商务印书馆 | 夏粹芳等 | 上海 | 1897年 |
源昌碾米厂 | 祝大椿 | 上海 | 1898年 |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何特点。
材料三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特别是 1914-1918 年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