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三沙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名称是(  

    A.《祖国颂》

    B.《毕业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黄河大合唱》

  • 2、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aiwan, it was decreed that the terms “Your excellency”and “Your Lordship”should be replaced by the terms “Sir”, “Monarch”or “Official”. In addition, each political party group interior calls”comrade”commonly. Women        are called Lady, gentleman and Lady according to their age and status. What new ideas did this change in social custom mainly reflect? ()

    A.平等观念The idea of equality

    B.民主观念The idea of democracy

    C.自由观念The idea of freedom

    D.等级观念Hierarchy

  • 3、邓小平在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A.一国两制

    B.和平谈判

    C.对等协商

    D.一个中国

  • 4、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使中国在实现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中国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实现了中国梦

    B.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C.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D.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5、现在汽车已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改革开放前夕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6、19世纪末的日本政局动荡,当时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承认:“国内政局越来越紧张,常手段已不能使这种混乱平息下去。”材料反映了日本发动战争的背景,该“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全面侵华战争

  • 7、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 8、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这个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加强海峡两岸经济交流

    C.实行“一国两制”

    D.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 9、京师大学堂是今天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前身,它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百日维新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军阀混战时期

  • 10、下列历史人物中,有的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有的曾为寻找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而努力,其中为寻找救亡图存道路而牺牲的人物是(     

    A.

    B.

    C.

    D.

  • 11、在推翻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

    B.康有为

    C.张之洞

    D.陈独秀

  • 12、1986年,国务院批复:“当前,特别要注意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浦东地区,要尽快修建黄浦江大桥及隧道等工程,在浦东发展金融、贸易、科技、高教和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新居住区,使浦东新区成为现代化新区。”该批复(     

    A.拉开了上海对外开放的序幕

    B.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着利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D.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13、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百日维新的失败

  • 1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与此同时,“教育质量”“美丽中国”“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实体经济”这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词,引起了代表们的深切关注。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民生主义”并把它写进政治纲领的历史人物是 (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陈独秀   D. 李大钊

     

  • 15、1920年3月31日,在北京大学组织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的应是(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李大钊

  • 16、毛主席曾写道:“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下列与彭德怀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井冈山会师  ②百团大战  ③青化砭战役  ④平津战役  ⑤沙家店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④⑤

  • 17、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8、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下面这组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属于福建省的是( )

    ①广州 ②厦门 ③福州 ④宁波 ⑤上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③⑤

  • 20、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

  • 22、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的事件是 ______

  • 23、抗日故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______的土地政策;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24、填空题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____;1860年10月,_____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____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工业。

    (3)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队伍到达_____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5)_____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1947年夏,刘伯承、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

  • 25、洋务运动时期口号是_____

  • 26、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如图(图一)中对应的题号内

    A.辛亥革命首义地点:武昌

    B.中华民国成立地点:南京

  • 27、____(人物)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____(人物)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 28、三大改造过程中,农业合作化开始实行______的原则,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

  • 29、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 30、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而牺牲的英雄是___________。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初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哪些?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显著成就有哪些?

    (3)分别列举一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 32、三大改造是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的社会变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中对三个行业分别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的?

    (2)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山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全面小康,100年波澜壮阔,100年壮丽辉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的什么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八一枪声”发生在什么地方?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秋收起义后,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4)在井冈山土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5)“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是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

    (6)“长征壮歌”中我党在1935年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7)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8)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9)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我党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了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把哪一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摘自《强国之梦的初起》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1956年)

    材料三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实行____①____制。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____②____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____③____恢复行使主权。

    材料四 我们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五代中国人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上下求索之路,在正确和错误、经验和教训中付出过高昂的代价,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奋斗70年、波澜壮阔70年,一个积贫积弱、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农业大国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王岐山在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年会上的致辞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3)请在材料三表格中①、②、③三处填写出正确的内容。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有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