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黄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见图)再现了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对外开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 2、《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说:“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下列革命活动孙中山参与的有

    ①成立同盟会 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领导北伐战争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3、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材料体现出清末(     

    A.中央权力式微与地方权力扩大

    B.地方割据势力兴起

    C.帝国主义策动中国分裂

    D.洋务派与帝国主义势力勾结

  • 4、皇帝都可以被打倒,还有什么不可以被打破?……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中国毕竟因为这场革命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大门。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国之路。材料主要体现出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是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思想进步

  •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下列人物中,被称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是(     

    A.   

    B.   

    C.   

    D.   

  • 6、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四位同学对条约内容进行逐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正确的有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

    A.井冈山会师

    B.会宁会师

    C.吴起镇会师

    D.遵义会议

  • 8、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人物是(       

    A.梁启超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

  • 9、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战斗情景是

    A.平型关大捷

    B.辽沈战役

    C.北伐战争

    D.渡江战役

  • 10、两个“强盗”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指挥和血汗的世界名园,化成一片焦土!这两个“强盗”是(

    A. 英美联军   B. 美法联军   C. 英德联军   D. 英法联军

     

  • 1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具体做法是:放手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经过复查,发给农民土地证,动员农民生产。到1952年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这一事件从根本上反映出(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土地改革的完成,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土地改革在农村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 1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A.九一八事件

    B.西安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 13、我市某中学八年级同学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旅游文化的推介活动。下列图片反映的是长征途中情景的是

     

    A. 嘉兴南湖游船

    B. 井冈山会师

    C. 军旗升起的地方

    D. 遵义会议旧址

  • 1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是

    A. 选举产生了新中国的第一届领导人

    B.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初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颂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 15、鸦片战争期间,在吴淞与英军誓死拼杀,为国捐躯的清军将领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陈化成

  • 16、1919年4月底,美国哲学家杜威应胡适、蔡元培等邀请来华讲学,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1个省市高校讲演100余场,历时1年零3个月,杜威在华巡讲期间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报纸刊登了白话文作品

    B.学生纷纷南下广州,参加北伐战争

    C.学生上街游行,声讨卖国贼

    D.各地工人发动罢工,支持学生运动

  • 17、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

    A.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B.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C.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18、"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沙俄趁火打劫

    D.金田起义

  • 19、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C.驻扎有外国军队 D.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中上第一部具有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北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______的重要成果。

  • 22、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_______爱国运动,曾提出“_______”口号。

  • 23、________”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________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 2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______》;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2)我国第一座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4)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6)1999年回到祖国怀抱的地区——

  • 26、【危机·应对】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__________、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 27、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 28、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是__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

  • 29、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 问题的大讨论。这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924年5月,     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2)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3)状元实业家     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梦想,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和尝试。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1

    李鸿章等

    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政府统治

    2

    康有为、梁启超

    救亡图存,主张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3

    三民主义

    4

    陈独秀

    5

    (2)中国人在以上救国道路上的探索都失败了,这些失败对你有什么启迪?

  • 32、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 33、"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岛被割占是在哪年签订的哪一条约中?中国要收回"整个香港"表明了什么?

    (2)历史上哪国占领了澳门?澳门又在何时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你认为香港、澳门能够成功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一般来说,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形式展开:和平交流和暴力冲撞。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进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奏响了不同文明的乐章。

    请回答:

    (1)在古代,各国各地区之间常有战争发生,请你举出两场不同文明之间的重要战争。

    (2)有人认为这些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

    (3)阿拉伯人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请你举出他们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两件史实。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请你说说现代文明交往中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