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金昌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五四战争中,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运动后期成为主力军的群体参与抗争的主要方式是

    A.游行

    B.焚烧日货

    C.罢市

    D.罢工

  • 2、我国科学家同心协力,攻破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为祖国点燃了饱含我国科学家智慧和力量的神奇之火,从而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材料中的神奇之火指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 3、联合国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获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材料反映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 4、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A.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D. 强调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 5、下列人物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

    A. 曾国藩   B. 康有为   C. 李鸿章   D. 陈独秀

     

  • 6、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讲话,强调“道路决定命运”。下列关于中国近代走过“道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以来走的是一条曲折探索的道路

    B.孙中山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C.毛泽东找到的革命道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D.中国近代经历了走俄国(苏联)的路,再走西方的路,最后走自己的路

  • 7、这幢房子,地方虽小,但意义非凡。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对“崭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

    B.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 8、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做出建立这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决定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9、“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919年,一群学生高喊着这样的口号,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民主科学时代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成立。火箭军的前身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南洋舰队

    C.北洋舰队

    D.第二炮兵部队

  • 11、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

  • 12、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

    A. 人民军队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B. 西藏地区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 西藏人民欢迎解放军进入西藏   D.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13、“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的心儿照亮。这是一首被西藏人民广为传唱的歌曲。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出现的时间最接近于(     

    A.1937年

    B.1945年

    C.1949年

    D.1951年

  • 1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一条约签订于(     

    A.1839年

    B.1840年

    C.1841年

    D.1842年

  • 15、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为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为统一全国而进行的战争是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辛亥革命

  • 16、下列有关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 17、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得知( )

    A.在红军时期,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国民党占据明显优势

    B.在抗战初期,中日两国力量对比,中国处于明显劣势

    C.三大战役后,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共产党占据明显优势

    D.在内战初期,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国民党占据明显优势

  • 18、1860年 10月,对清朝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的外国侵略者是

    A.日军

    B.美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 19、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这次讨论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在“两个凡是”引起普遍不满的情况下展开的

    ②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④标志着我党在指导思想上彻底拨乱反正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20、李增钢、李超美出生的那一年,我国正在加紧增加钢的产量,希望“超英赶美”,他们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这对双胞胎出生的时期是

    A.建国初的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孙中山和黄兴发动“二次革命”在____________年;护国战争爆发在____________年。

  • 22、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________”;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23、写出下图中所代表的名称

    .

    (1)图一是( )它是迄今已知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图二是( )的复原头像。

    (3)图三是( )的复原头像。

    (4)图四是( )建筑,它是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

  • 24、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________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25、新文化运动中, 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高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旗帜,致力于对国民思想、交化上启蒙。五四运动后,这些知识分子在中国进一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 26、洋务运动的口号:________

  • 2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

  • 28、背景:            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 29、义和团在________________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________中国的野心。

  • 30、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四次侵略战争和三大不平等条约,并列举两位为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而牺牲的民族英雄。

  • 32、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 33、中国近代化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时,近代化运动就开始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来不断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运动”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国进行“近代化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2)材料二中的“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分析“政治变革运动”的性质?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了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领导了什么运动?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历程呈现的特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材料一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二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

    材料三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1)材料一中的“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指的是什么事件?它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三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翼王远征”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3)在这一起义过程中,颁布了两部纲领性文件,请列出。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这次起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