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D.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2、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有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受辱,它是( )
A. 南京
B. 天津
C. 北京
D. 上海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明清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4、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创作的漫画。漫画中“和平方案”被撕毁的标志是国民党进攻( )
A.中原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华东解放区
5、“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与这一思想直接相关的理论著作是( )
A.《权利法案》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人民宪章》
6、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
A.使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使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进行第一颗导弹发射试验
7、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A. 侯德榜
B. 张謇
C. 卢作孚
D. 荣氏兄弟
8、某校初二(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1949年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一组《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A. 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 十年对峙烽火绵延
C. 全民抗战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9、下列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事件 | 结果 |
A | 鸦片战争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
C | 太平天国运动 | 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从此揭开 |
D | 八国联军侵华 | 《马关条约》签订 |
A.A
B.B
C.C
D.D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英国 C. 美国 D. 俄国
11、毛泽东在评价新中国某制度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言论和表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该制度( )
A.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B.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C.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D.主要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
12、“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顔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
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临时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其权力,孙中山采取的措施有
①要求清帝必须退位 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新调整组建的军种是( )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15、《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 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义和团运动时期
16、“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17、在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 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D.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18、梁启超认为“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今日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基于这一认识,维新派的实践是( )
A.裁撤冗官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
D.私人创办企业
19、从偏僻的渔村到高新产业城市,深圳这座“一夜崛起的城市”被称为“近乎天方夜谭”。“深圳奇迹”主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的优越
B.计划经济的形成
C.国家政策的扶持
D.科学技术的进步
20、“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被迫“停课闹革命”,高考招生工作也停顿下来,很多青年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这说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
A.社会主义法制发展
B.教育事业受到冲击
C.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D.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2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_____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2、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23、洪仁玕写成《_____________》,提出要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鲁迅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4、1949年,第一届___________(全称)会议召开,通过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___________(全称)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1927年,毛泽东在汉口召开的 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3) 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6、中国近代发生的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是: 和 。
27、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____。
28、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1919年李大钊的文章《_________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9、______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0、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的时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是 :-------------------
(2).改革开放的时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时间分别是:--------- --------
3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请问这里的说“历史转折点”指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
32、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1995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2013年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3)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结束的时间是?(具体到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松花江上》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深……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游击队歌》
材料三:……共产党她辛劳为民族,共产党她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她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所述事件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游击队”属于哪一个政党的领导?同抗日战争期间哪一战场的开辟有关?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抗日战争期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