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埃及示意图,则下列关于埃及说法正确的是( )
A.埃及地理位置重要主要是因为D区域既是非,欧之间的路上交通要冲,还是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海运捷径
B.由图可知埃及位于中低纬度、海陆兼备
C.埃及是阿拉伯国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亚历山大是其首都,西奈半岛位于亚洲部分
D.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灌溉条件便利的c河沿岸及其三角洲地区,c是亚马孙河
2、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 B.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 D.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山顶低
3、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地中海沿岸地区( )
A.冬季少雨 B.全年多雨 C.冬季多雨 D.夏季多雨
4、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 )
A.京哈铁路
B.青藏铁路
C.兰新铁路
D.沪杭铁路
5、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的冲刷作用 B.大气的降水作用 C.风力的侵蚀作用 D.高山的冰川作用
6、大庆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7、总朝一个方向走,最后能回到原地的是( )
A.0°经线 B.180°经线 C.90°E D.0°纬线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B. 埃及的农业区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地区
C. 俄罗斯的工业集中分布在亚洲部分
D. 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沿海地带
9、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喜马拉雅山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10、世界上的居民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区分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A.肤色、眼色、毛发等体质特征 B.居住地区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C.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 D.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
11、日本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当地劳动力廉价
B.港口条件优越,便于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品
C.该地区原材料和燃料丰富
D.该地区工业用水充足
12、读五大洲的轮廓图,下列有关图中大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西半球的是④⑤
B.同时临北冰洋、太平洋的是①③⑤
C.被赤道、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是②④
D.①和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
13、我国最长的外流河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黑龙江 D. 珠江
14、肇庆市龟顶山(约230米)所属的地形是
A. 山地 B. 丘陵 C. 高原 D. 平原
15、2021年3月我国连续遭遇多次沙尘暴天气,下图中属于天气预报中沙尘暴的符号是( )
A.
B.
C.
D.
16、六月份,北半球和南半球所处的季节分别是
A. 春季、冬季 B. 夏季、秋季 C. 春季、夏季 D. 夏季、冬季
17、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实践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得4次气温值:21℃、15℃、24℃和32℃,却忘记了记录测量气温的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数据,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约是( )
A.22℃
B.23℃
C.24℃
D.25℃
【2】若量的时间点是2时,8时,14时和20时,32℃的气温值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时间点?(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18、下列四种不同的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注:线段长1厘米)
B.1:50000
C.1/10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19、“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20、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一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②~③这种变化时,将会产生的问题是( )
A.劳动力过剩
B.国防兵源不足
C.粮食短缺
D.环境污染加剧
21、热播的国产影片《战狼2》和《红海行动》分别以“利比亚撤侨”和“也门撤侨”事件为背景,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读图,回答问题。
(1)也门和利比亚分别位于________ 洲西部和________ 洲北部,分析该区域吸引大量外籍工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我国华侨和华人遍布世界各地,但最主要的集中分布区是亚洲的________ (地区)。
(3)利比亚撤侨船只从该国首都,________ 沿岸,依次经过________ 运河、________ 海和印度洋、太平洋,最后回到祖国。
(4)2011年 2月,从利比亚首都安全撤离回国的华侨说:“撤侨时,正值当地雨季,雨越下越大,还夹着狂风”。利比亚首都属于________ 气候(类型),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
22、东南亚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其中其中_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群岛,_____半岛因为在中国以南而得名.
23、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北寒带、________ 、________ 、南温带、南寒带。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抓住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一些领域,有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如印度的_____产业,中国的航天业、核工业等。
25、我国湖泊众多,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 、 、太湖等.
26、陆地地形千奇百怪,但基本类型有山地、丘陵_____、_____、_____。
27、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南、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_________;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__(南、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_________。
28、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____、海陆位置、洋流和____等因素,在这些因索的影响下,气温分布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
29、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0、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①____②____④____⑦____;(填洲名)B____C____D____。(填大洋名)
31、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A:_______气候,D:_______气候
(2)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气候类型与上图中哪种气候类型相符(填字母),并写出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
甲:_______,特征_______。
乙:_______,特征_______。
丙:_______,特征_______。
丁:_______,特征_______。
32、下图为A.、B.两地降水量柱状和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____月。
(2)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我们丹东地区相符合的是____地。
(3)A、B两地的降水,相对集中的是____地。
(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____半球、B地在____半球。
(5)A、B两地,纬度较高的是____。
33、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2)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A.(80°N,120°E)
B.(80°N,150°E)
C.(80°N,150°W)
D.(80°S,60°W)
(3)下列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B.南极地区有“白色荒漠”“风库”之称
C.中国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D.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4)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试分析选择这一时段到南极科考的原因(两点即可)?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海,该区域是_____气候。
(2)B是_____(河流),该河每年定期泛滥,是世界第一长河,C是_____河,是非洲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原因是_____。
35、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位的地形名称:A ;B ;D_ .
(2)山顶甲与山顶乙的相对高度是_ 米.
(3)两个山顶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两个山顶的实地距离为 米.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_方向.
(5)图中小河E的流向是 .
(6)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
(7)由等高线的数值及分布状况可判断该地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