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洲的地形特点叙述合理的是( )
A.平原为主
B.高原为主
C.山地为主
D.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2、读某地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中有一地为海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海洋
B.甲地位于陆地
C.乙地位于北半球
D.乙地为陆地
3、依据两极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南极地区 | 北极地区 |
平均气温 | -50℃ | -18℃ |
年平均降水量 | 55mm | 200mm |
年平均风速 | 18米/秒 | 10米/秒 |
A.两极地区降水少导致淡水资源短缺
B.北极平均气温低于南极
C.南极气候具有酷寒、干燥、烈风的特点
D.北极年平均风速大于南极
4、“欧佩克”(OPEC)是一个 ( )
A.欧洲联盟的简称
B.世界贸易组织的简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
D.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简称
5、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寒冷而短促,夏季温暖而漫长
B.四季分明
C.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D.长年严寒
6、去公园游玩该选择的是( )
A.世界地图
B.旅游图
C.导游图
D.交通地图
7、下列的世界之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B.最大岛屿~台湾岛
C.最大高原~青藏高原 D.最长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8、根据图示,读出A点的海拔是( )
A.700米
B.400米
C.1000米
D.300米
9、日本是一个火山、地震多发的国家,在三楼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时,人们应该( )
A.爬到课桌上面躲避
B.在课桌下或坚固的墙角旁蹲下,然后蜷缩起来,护住头部
C.从窗户跳下
D.马上跑出教室逃生
10、读下图“六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六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亚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2】根图推测,欧洲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不利影响有( )
①就业困难②劳动力短缺③养老负担加重④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地球表面获得热量最多且全年昼夜平分的点是
A. 0°纬线 B. 20°N C. 40°N D. 23.5°S
12、智能手机使用微信发位置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图是我校小明同学用微信发位置后的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同学位置地(A处)位于市新闻大厦(C处)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
【2】由小明同学位置地步行沿主干道去漯河高中(北校区)(图中B处),最合理的行进方向是( )
A.先向北,再向东
B.先向南,再向西,再向北
C.先向南,再向西
D.先向北,再向东,再向南
13、某地2015年人口出生率为1.7%,死亡率为0.4%,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0.3%
B.1.3%
C.1.5%
D.2.1%
14、下列纬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的是
A、北回归线 B、南极圈 C、赤道 D、南回归线
15、下图为“同城效应”示意图,实现该“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16、2021年7月12日,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120°52'E,30°41'N)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本次科考历时79天,科考队于2021年9月下旬圆满完成任务并返回。借助考察船与考察站——黄河站(11°56'E,78°55'N),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起多学科观测体系。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表示黄河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黄河站位于上海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17、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最大的一项是(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其他
18、近年来,东南亚吸引大量中国游客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浓郁的热带风情②丰富的乳畜制品
③相近的文化习俗④距离近,价格便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19、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美国
D.俄罗斯
20、赤道的长度约 ( )
A. 2万千米 B. 4万千米 C. 3万千米 D. 5万千米
21、读非洲图,完成下列题目.按序号填注地理名称.
河流:①_____,②_____;运河:③____;盆地:④_____;高原:⑤_____,⑥_____,⑦_____;海湾:⑧_____.
22、在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是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____。
23、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 经 线 | 纬 线 |
形状 | ________ | ________ |
长度 | ________ | ________ |
指示方向 | ________ | ________ |
24、地图三要素是_____、_____、图例和注记(符号称为_____;文字、数据称为_____).
25、南极洲被太平洋、 、 三大洋环绕。
26、世界上两大地震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面积最小的大洋是________洋,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
28、陆地可划分为五种基本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上 下 左 右 。
30、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地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最频繁(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日本位于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___ 。
31、读“地球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甲、丙两地的经纬度.
甲 ,
丙 .
(2)判断相对方向.
甲在乙的 方向,
乙在丁的 方向.
(3)图中甲、乙、丙、丁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低纬度的是 ,既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又位于中纬度的是 .
(4)“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纬线是 ,甲、乙、丙、丁四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最长的是 .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 气候,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
(2)A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这种气候在世界分布最显著的地区是_______沿岸。
(3)图中A、B两地中,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__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 地。
33、读下面三幅图,答题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自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一个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___,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___。
(2)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由_____率决定,出生率最低的是_____洲.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是____洲。
(3)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
B.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经济发达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
D.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图丙①—⑧地区中,人口最为稠密的四地是____(填数码);③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
34、在户外运动盛行的今天,要想成为合格的“驴友”,必须具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A处地形类型为______,E处山体部位是______。
(2)图中a、b、c中,不属于河流的支流的是______﹔属于支流的两条河流中,水流速度较快的是______,运用所学分析其原因___。
(3)若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那实地距离是______千米。
(4)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5)拟规划B地将成为该区的最大城市,试分析B处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是什么:_______(至少两点)。
35、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读“我国36°N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A是世界最高的___________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B是_______ 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C是_________平原,主要分布着黄土地。
(3)下列山脉中,是上图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巫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