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该条约内容中,最能说明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赔款白银 4.5 亿两 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2、历史漫画形象揭示历史的深刻内涵,图7形象揭示哪一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中联军侵华战争
3、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后,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A.“以钢为纲”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办之时,直接要求李鸿章出面号召,此后中国近代纺织业开始向全国扩展开来;广州民族机器工业的技术元老陈桃川,是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的工人出身。这表明洋务运动
A.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带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C.维护了清王朝封建统治
D.并未使中国实现富国强兵
5、漫漫回家路在屈辱曲折中延伸。2016年11月8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圆明园十二件生肖兽首铜像至今还有五件没有回归,这些珍贵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A. 鸦片战争
B. 俄国割占东北领土
C. 太平天国运动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6、丽丽特别喜欢历史影视剧,下列是丽丽暑假期间观看过的历史题材的影片,请你判断丽丽是通过哪一部影片了解1894年日本侵略中国相关史实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2015年,“丹东一号”清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入选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水下考古发现大量遗物,证明这艘沉船是在黄海海战中沉没的北洋水师致远舰。在这次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
A.左宝贵 B.叶志超 C.邓世昌 D.丁汝昌
8、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
A. 对农业的改造 B. 对手工业的改造
C. 对养殖业的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9、下图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应该是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10、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陆军 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则材料描述的是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目的
C.结果
D.性质
12、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民生,他提出的“民生主义”是由何发展而来的
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
C.恢复中华
D.创立民国
13、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这说明海峡两岸
A.实现了统一
B.开始政治对话
C.交往日益密切
D.开始进行经济性商谈
14、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什么会谈( )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会谈
C.北平和谈
D.南京会谈
15、“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
①奕②曾国藩③张之洞④左宗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19世纪末出现了“实业救国”热潮,张謇以状元身份回乡办厂,创办了( )
A.大生纱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轮船招商局
17、“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变,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
首歌谣称赞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
B.民营企业的勃兴
C.国有企业的改革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18、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哪年?( )
A.1840年
B.1894年
C.1931年
D.1937年
1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20、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下列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
A.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配合
B.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形成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1、中共二大:________年7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________。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推翻________,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____________。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22、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_______的新发展理念。
2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______》,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___制度。
24、口号:________。
25、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6、志愿军堵机枪的英雄___,严守潜伏纪律的英雄__。
27、中共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分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的奋斗目标。
28、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与之对应的朝代后:
(1)澶渊之盟
(2)行省制度
(3)郑成功收复台湾
(4)《清明上河图》
(5)《尼布楚条约》
(6)交子
(7)赵州桥
(8)马可波罗来华
隋朝
北宋
元朝
清朝
29、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平均地权”对应的是______主义。尽管______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0、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1、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友好往来与兵戎相见都成为历史长廊中形象各异的刻度,启迪着中日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31年,日军制造了哪一震惊中外的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这一事变有什么重大的标志性意义?
(2)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张学良发动了哪一事变?
(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企图在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战争的挑起者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32、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33、2016年1月社论《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再次引起各方关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既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显民族独立】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固国家政权】
材料二: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巩固国家政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
【寻探索之路】
材料三: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材料三中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从而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出现了哪两次严重失误?
【扬改革之帆】
材料四: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政策。
——邓小平
(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安徽农村“改革的政策”指什么?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认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二56个民族的代表、委员共同参政议政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特点。在本届“两会”上,55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大代表415名,占代表总数的13.91%;政协委员262名,占11.71%。各民族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国是,为国家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1)根据材料一,宪法的规定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中的哪项制度?该规定有何意义?
(2)请你辨析材料二,判断该材料反映了哪一事实?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