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2、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相交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3、读图,据图判断汉堡的气候类型(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4、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 )
A.主要为发展中国家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
D.人口稀疏
【2】图中四地( )
A.甲地白种人为主,人口稀疏
B.乙地黑种人为主,人口稀疏
C.丙地黄种人为主,人口稠密
D.丁地白种人为主,人口稠密
5、我们的生活往往蕴含着地理知识。和昼夜更替现象同理的是( )
A.冬冷夏热
B.天气的变化
C.昼长夜短
D.时间的差异
6、读欧洲西部部分国家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意大利、摩纳哥、法国三国的共同特征是( )
A.官方语言为英语
B.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C.属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D.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2】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下列景观与所在国家对应正的是( )
A.观看午夜的太阳——西班牙
B.古罗马竞技场——法国
C.维也纳金色大厅——摩纳哥
D.游“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7、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8、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 经线自成一个大圆圈
C.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D. 所有经线相互平行
9、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 )
A.滑坡、崩塌、泥石流
B.泥石流、台风、崩塌
C.干旱、滑坡、崩塌
D.泥石流、沙尘暴、寒潮
10、下列各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是
A. 斑马、大象、河马 B. 企鹅、鲸、海豹
C. 袋鼠、鸭嘴兽、鸸鹋 D. 大食蚁兽、卷尾猴、树懒
11、现场转播奥运会开幕式时,巴西是晚上,北京是早上,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运动
B.国家间的文化差异
C.通讯手段的影响
D.地球的自转运动
12、粮食供应不足,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常受饥饿煎熬的自然原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旱灾频繁
C.寒潮影响
D.人们不懂耕作技术
13、我国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是( )
A.均衡分布 B.集中分布 C.大聚居、小杂居 D.大杂居、小聚居
14、中南半岛各国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该地区大量输往中国的物产是( )
A.石油、煤炭
B.天然橡胶、棕油
C.棉花、小麦
D.先进机械、电子产品
15、下列哪一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
A.昼夜交替
B.五带的划分
C.四季的形成
D.昼夜长短的变化
16、小明在地理课上知道,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一般可以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主要方面来描述。读“亚欧大陆示意图"(下图),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亚洲纬度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赤道穿过大陆北部
B.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
C.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全部位于北半球
【2】图中河流与注入的大洋的组合错误的是( )
A.①—北冰洋
B.②—印度洋
C.③—太平洋
D.④—印度洋
【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A
B.B
C.C
D.D
【4】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既同为“金砖国家”成员,又是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而且都是人口大国。印度人口众多带来的优势有(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资源消费量大
③消费市场广阔④粮食供应不足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如下图所示,点E位于( )
A. 南半球、高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中纬度
18、关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南、北美洲均分布着广阔的平原
B. 南、北美洲东部均分布着高大的山脉
C. 南、北美洲的地形均分三大地形区
D. 南、北美洲高原、平原均是南北相间分布
19、下列各组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商谈,属于“南南合作”的是( )
A.南非、中国
B.美国、中国
C.美国、日本
D.美国、澳大利亚
20、2020年1月份全球平均气温破纪录,成为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科学家表示,在南极测得20.75℃的新高温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被称为“白色荒漠”和“风库”
B.全年都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C.是地球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D.应大力开采煤炭资源,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
【2】南极迎来最热1月,温度破20℃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21、填空:
1、亚洲人口众多,对( )和( )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2、亚洲一些国家在山坡和干旱地带垦荒种粮,加重了( )流失和( )沙化
3、在土地上连续更重,使土地得不到( ),土壤( )逐渐下降。
4、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亚洲位于( )半球。
5、亚洲位于 ( )大陆东部, ( )洋的西岸。南邻( )洋,北临 ( )洋,东北隔 ( )海峡与北美相望,西南以( )运河与非洲为界。
22、地球是一个 ________ 球体.平均半径为 ________ ,赤道周长约________ ,表面积约 ________ .
23、日本的象征是 ,它是一座活火山,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24、我国北方的耕地以_______为主,南方的耕地以________为主。
25、解释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____。
26、探究问题: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西亚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当地自然环境 | 西亚传统民居特点 |
全年①____(炎热/寒冷) | 为减少热量传递,墙体较厚 |
降水②____(多/少) | 屋顶形状为③____(斜顶/平顶) |
风沙较大 | 为防止风沙侵入,窗子较④____(大/小) |
树木、野草等地表植被⑤____(多/少) | 材料就地取材,形成土砖、泥房 |
27、人们经常用 、 、 等来描述天气。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 的大气状况,它是 变化的,同一时刻、不同 的天气可能差别 。
28、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是____
29、写出下列地理事物所在的大洲
地理事物 | 珠穆朗玛峰 | 乞力马扎罗山 | 苏必利尔湖 |
所在大洲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30、被埃及人民盛赞为哺育他们的“生命之河”的河流是____。
31、下图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处的地形部位是___。此图的等高距为__米。B、C、D三座山峰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
(2)甲、乙两村镇,容易发展为较大聚落的是___。图中小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
32、读“某日地球昼夜分布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图甲所示这一天,北半球是____(节气),此时在图乙中地球公转到____处。
(3)如图甲所示,此时射洪县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
(4)下图是射洪绿然国际学校小华同学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图甲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____。
3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图中A、B、C三处聚落属于乡村聚落,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点是_____。
(2)A、B、C三地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理由是______。
(3)下图是B地近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图∶
该图反映了B地由乡村演变为城市的过程。观察和分析地图可以看出,该聚落的人口总数不断____,占地规模不断_____。
(4)有关聚落的保护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传统聚落和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应加以拆除
B.聚落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社会发展无关
C.传统聚落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应加以保护
D.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34、“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图表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______。
(2)地球运动到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运动到B位置时,是一年中______(白昼或黑夜)最长的一天。
35、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是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丙地区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2)下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中符合乙地区的是_________,符合丁地区的是__________。
(3)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①是________气候,非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②是____________气候。
(4)从亚洲南部城市孟买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中可以看出,该地_______月降水量最多,全年高温,属于__________气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