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阿里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发生的历史背景应是( )

    A.辛亥革命爆发 B.五四运动发生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九一八事变发生

  • 2、为了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C. 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 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3、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B. 世界人民的支持

    C. 中国人民抗战的正义性

    D. 日本的战略失误

  • 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发现大庆油田  ②东北石油大会战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 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5、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

    A. 中国新民主评议革命开始 B. 局部性的抗战开始

    C. 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D. 全国性的抗战开始

  • 6、小赵同学在书本上做了如下笔记,此时他正在学习(       

    时间:1938年3月

    人物:李宗仁

    意义: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争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广州起义

  • 7、“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这句词作称赞的模范人物是(     

    A.雷锋

    B.袁隆平

    C.焦裕禄

    D.邓稼先

  • 8、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曾两次攻入北京并在那里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这两次战争依次是 ( )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辛亥革命

    D.中国共产党成立

  • 10、《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辛丑条约》的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 赔偿白银4.5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驻守

    D. 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11、学习历史有多种方法,依据时间顺序把多个历史事件串联起来的时间轴就是其中之一,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把历史知识时序化、系统化。下图时间轴中的①②③应该是(     

    A.①1840年;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①1856年;②五四运动;③社会主义社会

    C.①1840年;②五四运动;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①1856年;②新文化运动;③社会主义社会

  • 12、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百团大战   D. 重庆谈判

  • 13、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将山东划定为“势力范围”的国家是

    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 14、2022年“两会、三孩、乌克兰、戴口罩、新冠清零”成为热门词汇,如果搜集建国初的热门词汇,最可能的是(     

    A.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最可爱的人”

    B.总路线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好”

    C.红卫兵阶级斗争“停课闹革命”

    D.中国梦精准扶贫“两个一百年”

  • 15、随着两艘船身漆黑的战船驶入日本的江户湾,日本的国门被打开了。最早打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荷兰   D. 法国

  • 16、光绪帝诗云:“城上神威炮千斤,枉资剧冠挫我军。后来无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此诗反映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2023年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胜利78周年,全体中华儿女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十四年抗战”开始(       

    A.华北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18、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A.社会巨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 19、每年10月1日国庆节时,在天安门南门的前门上要悬挂孙中山的巨幅画像。下列与孙中山直接相关的事件有(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

    ④撰写《革命军》   ⑤撰写《警世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 20、2018年,“深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韩国、以色列等国的水平;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专利占全国的43.1%,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第一位;当前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可见,如今的深圳( )

    A.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

    B.城市奇迹般崛起

    C.经济实力跨越式增长

    D.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_______。

     

  • 2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2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_____

  • 24、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为自强求富开展的自救运动是________。黄海海战中,________驾“致远”撞向“吉野”,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 2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26、武昌起义发生在__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_____年。

  • 27、太平天国定都后,颁布了《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 28、(题文)开始:________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________”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 29、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 30、____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东方红一号。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三大改造是我国的深刻变革。指出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途径有何不同?三大改造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 32、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今年是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七十周年,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工农红军长征展开“主题学习活动”。

    (1)根据所学,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2) 红军长征途经的许多地点,也是今天西部大开发的省份。你能说出这些省份吗?

    (3)今天这场西部大开发,还需要发扬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流血牺牲的红军战士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吗?为什么?

  • 33、写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代表三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你是否同意作者关于1978年“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2)材料二中“农村政策放宽”是指在农村实行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效果很好”好在哪里?

    材料三 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我国迫切需要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回答: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材料四 这次会议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壮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探索:经济体制的演变与博弈》

    (4)材料四中“这次会议”指哪次会议?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必须坚持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