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实业救国”的口号下,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大生纱厂
2、下图是在“中国第一镇”——虎门镇的一座双手拦腰折断一杆鸦片烟枪的巨型雕塑《较量》,与这座雕塑反映的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虎门炮台失守
3、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一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A.抗击列强侵略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4、黄继光、邱少云等人的精神激励若一代代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下列时代流行语与他们的英雄事迹有直接关联的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下列人物领导了黄花岗起义的是( )
A.陈玉成
B.邓世昌
C.秋瑾
D.黄兴
6、“三民主义”的提出者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毛泽东 D.邓小平
7、"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义和团反帝斗争
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
D.太平天国的兴亡
8、2021年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去世,举国哀悼。他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成功培育出
A.籼型杂交水稻
B.优质高产小麦
C.转基因玉米
D.无土栽培大豆
9、1977—1978年,我国出现了“在前进中徘徊”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
A.党中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但是“左”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改变
B.“四人帮”虽然被粉碎了,但是邓小平没有重新出来主持工作
C.党中央纠正了“左”的错误,但是工作中心并没有转移
D.不再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但是觉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
10、梁启超在回忆 19 世纪 80 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 士类。”到了 19 世纪末,却出现“举国若狂,人人竟言西学”的局面。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此时期中国( )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质变
C.社会舆论环境渐趋宽松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11、“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社评中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应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12、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大声疾呼“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B.呼吁经济体制改革
C.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D.让中国加入WTO
13、下图所示,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福建日报》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他们迫切要求( )
A.首艘航空母舰编列
B.增强对外经济交流
C.纠正教条迂腐思想
D.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14、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左宝贵 B.徐邦道 C.邓世昌 D.丁汝昌
15、“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其中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
A.洋务运动兴起
B.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C.义和团运动兴起
D.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6、某班举行辩论会,下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
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反方:它使国经济发展中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A. 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C. 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D.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17、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历史学家借以“重现历史”的基础。我们在研究“敌后战场”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电影作品《地道战》
B.历史论著中对敌后抗战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抗日根据地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18、2014年,中国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这一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
A.旅顺大屠杀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9、主题探究是构建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图片所示内容对应的主题是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3课 美国内战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走向近代
D.战后初期世界
20、下列诗词中,描写红军长征的是
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21、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____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2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最先从____吹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23、各个时代都会涌现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发表《_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924年5月, 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2)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
(3)状元实业家 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6、___________年4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率领的起义军与___________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___________胜利会师,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军长,___________任党代表。
27、八路军总部在_________________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_____创办了大生纱厂。
28、口号:义和团曾提出“________”的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________的斗争意志,又具有________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________的本质认识不清。
29、______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_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30、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由此可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1956年底_______的基本完成。
31、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3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回答为什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无法成为太平天国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33、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辛亥革命的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辛亥革命的革命成果之一是宣告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另一项革命成果是颁布了一个法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请写出这个文件名称
(3)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什么历史贡献
(4)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1925年)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材料一中“本大臣”是谁?他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内容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是哪一次战争后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什么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