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清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的陵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对此解释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败仗”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 “两个凡是”的提出
B. 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作出
C. 刘少奇冤案的平反
D.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下图人物中,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
B.
C.
D.
4、下面年代尺上将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分别是
A.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九大
C.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
5、“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该材料描述的状况出现在( )
A.《南京条约》后 B.《瑷珲条约》后
C.《辛丑孔条约》后 D.《马关条约》后
6、“1840-4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 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材料描述的史实产生的影响是
A.开启中国近代史进程
B.中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C.开始中国近代化进程
D.中国开放鸦片贸易
7、1911年5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刊登的一则信息:“壮哉此起义,革命好男 儿。”据此分析这则信息赞扬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8、导致如表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1894年前 | 1900年 |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开辟五口通商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9、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关天培
C. 华尔在浙江慈溪的战役中被清军击毙
D. 这次农民运动的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体制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1、据日本统计,日军在二战中共伤亡195万人,其中在中国战场伤亡133万人;被击毙的日军总数约71.6万人,其中在中国战场被击毙44.6万人;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达128.3万人,约占在海外投降日军的半数。这表明( )
A.中国抗战贡献突出
B.中国军队孤军奋战
C.日本军事实力落后
D.盟军缺乏协同作战
12、从图片中农民的精神面貌看见,他们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是( )
A.积极主动的
B.消极被动的
C.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保护的
D.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约保护的
1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分别发生在( )
A.1921年,1949年
B.1927年,1956年
C.1936年,1949年
D.1921年,1956年
14、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5、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的创新政策是( )
A.生产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赎买政策
D.国有化政策
16、下边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陈化成力战英军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抗击联军
D.聂士成天津殉国
17、历史上中美两国领导人曾有过多次握手,对下列这组“握手”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
A.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
B.美国最早与中国建交
C.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完全一致
D.中美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18、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创立了中国同盟会
B.发动护国战争
C.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共产党合作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19、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其焕然一断的面貌不包括
A. 共产党员参加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B. 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C. 宋教仁当选为党主席加国会竞选
D.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0、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建立和覆没的标志分别是
A.东北易帜、淮海战役的胜利 B.宁汉合流、华北的解放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京的解放 D.四大家族形成、新中国的建立
2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斗志的战役是________。
22、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___________。
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是___________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关系:___________
23、1915年,以___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以______________和科学为口号,掀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4、1898年9月28日,______、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______、蔡绍南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5、清朝于________年废除科举制。
26、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存在约1300年的____,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27、意义:为争取________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8、 A.国家的大政方针一直引领着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____。
(2)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________(制度)的先河。
(3)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__政策。
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根据以下提示,完成相应内容。
(1)中共十五大,确立________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中共十六大,确立________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八大,确立________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政治、经济民族、科技创新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政策。
(1)政治创新:邓小平针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实行________(政策)
(2)经济创新: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建立________经济体制。
(3)科技创新:________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
29、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__。
30、________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________多万斤。
3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四次侵略战争和三大不平等条约,并列举两位为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而牺牲的民族英雄。
32、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岛全岛及附属各岛屿?除此之外,该条约的主要内容还有哪些?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这次变法是怎么发动起来的?变革的内容有哪些?它的历史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民族团结)
(1)说出我国政府在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并根据西藏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的变化,分析该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祖国统一)
(2)根据第一组图片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根据第二组图文说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第一组
第二组
(国防建设)
(3)2009年的大阅兵与1949年相比有哪些变化?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