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咖喱、肉骨茶、印尼九层塔……Coco、Pineapple、Mango(椰子,菠萝,芒果),沙巴、芭堤雅、阳光热辣辣……”伴随欢快的歌曲,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南亚地区。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赤道以北
B.都位于热带地区
C.都是我国陆上邻国
D.都西临太平洋
【2】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之国”,多火山、地震,主要原因是( )
A.处在板块的内部
B.处在高山地区
C.处在平原地区
D.处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3】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谷子
【4】“咖喱”能促进食欲、助消化、防止食物变质。这种香料适用于气候( )
A.闷热潮湿地区
B.寒冷干燥地区
C.炎热干旱地区
D.温和湿润地区
【5】东南亚物产丰富,下列物产与其最大生产国对应正确的是( )
A.天然橡胶—泰国
B.椰子—马来西亚
C.蕉麻—印度尼西亚
D.棕榈油—菲律宾
【6】东南亚是我国出境旅游的热点地区,框右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①山水相连,交通便利
B.②峡湾幽深,冰川广布
C.③古迹众多,风情多样
D.④华人华侨,分布集中
2、东南亚是著名的热带旅游胜地,下列国家与旅游景点搭配正确的是( )
A.秦国——大金塔
B.柬埔寨——水上市场
C.缅甸——吴哥窟
D.越南——下龙湾
3、下列关于南北美洲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北美洲均地跨寒、温、热三带,北美洲以北温带为主,南美洲以热带为主
B.南北美洲均以白色人种为主,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C.北美洲落基山脉最长,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最长
D.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发达国家是加拿大,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发达国家是巴西
4、下列国家与其地理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阿富汗﹣著名椰枣生产国 B.以色列﹣节水灌溉农业为主
C.伊朗﹣沙漠广布,石油稀少 D.瑞典﹣钟表王国
5、目前,非洲共有______个国家和地区( )
A.50
B.60
C.70
D.80
6、下列气候类型中属于冬雨型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7、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比较( )
A.都很丰沛 B.都很稀少
C.东岸年降水少,西岸年降水多 D.东岸年降水多,西岸年降水少
8、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A.0º纬线
B.30ºS
C.60ºS
D.66.5ºN
9、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一天
B.一年
C.一个小时
D.一个月
10、各个国家,制定不同的人口政策是为了( )
A.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B.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
C.改变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D.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
11、小亮在天气预报中听到,明天吹东南风六级,能表示这种风的符号是( )
1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
A.人均教育经费高 B.医疗条件差
C.居住条件差 D.人类发展指数低
13、下列节气中,正午学校旗杆影子最短的是( )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14、竖版世界地图是由中科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绘制,并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读暨版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为3∶7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任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下列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中国所在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15、为捍卫我国领土完整,国家主权不被侵犯,保护我国南海航道畅通和海洋资源的开发,我国在南海海域新建或扩建了八个人工岛,总面积已达12平方千米。日前,最大的美济礁人工岛有6平方千米。这说明( )
A.海平面的升降导致海陆变迁
B.板块运动引起海陆变迁
C.大陆漂移引起海陆变迁
D.人类活动导致海陆变迁
16、在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
A. 1300千米 B. 15000千米 C. 150千米 D. 1500千米
17、被北美洲、亚洲、欧洲围绕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8、(题文)泛亚铁路经过的国家中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 )
A. 缅甸
B. 老挝
C. 越南
D. 朝鲜
19、中东地区动荡不安,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宗教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 对石油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端造成的
C. 在宗教文化、石油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和争夺造成的
D. 对水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议造成的
20、亚洲河流呈放射状的原因是( )
A.降水丰富
B.河流长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四面临海
2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千米,平均半径约为 千米。
22、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是____运河。它自北向南经过四省两市,全长____千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人工奇迹。
23、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_______,
24、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___________。
25、0º—30º为_____,30º—60º为_____,60º—90º为_____。
26、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的 ________ 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是________
2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 ____,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 ____;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____ ____,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是____ ____。
28、地图的三要素是 和 和 。
29、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 提出的.
30、日本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古代向中国学习,但1868年,__________维新之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积极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文化,现已成为发达国家。
31、2022年10月26日,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满载祖国和极地人的期许,搭载着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队友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预计2023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下图示意“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执行科学考察任务的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南极科考的第一站长城站濒临____洋。
(2)上海位于中山站的____方向,中山站是此次南极科考的第二站,经纬度大致是( )
A.(69°N,76°E)B.(69°S,76°E)C.(69°N,76°W)D.(69°S,76°W)
(3)到南极大陆考察须用破冰船,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
(4)南极考察最佳时间选在12月至次年2月之间,本次“雪龙2号”也计划在此期间进行南极考察,原因是____。
32、下表是某城市的各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阅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9 | 11 | 12 | 13 | 15 | 16 | 19 | 17 | 18 | 16 | 13 | 10 |
降水量/毫米 | 102 | 88 | 68 | 33 | 12 | 3 | 0 | 1 | 5 | 19 | 40 | 104 |
(1)该地气温最高值在____月,最低值在____月;气温年较差是____,位于____半球(南、北)。
(2)该地气候特点是( )。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B.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3、读“年降水量按纬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____ ,例如图中的_____。(填字母)两极地区降水_____。例如图中的______。(填字母)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______岸降水少,大陆_______岸降水多。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
(4)世界“雨极”是印度的________。世界“干极”是南美洲智利北部的_________。
(5)降雨的四个等级是小雨、中雨、大雨和________。
(6)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_。
34、阅读某地区材料,结合所学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该地区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仅在10-18℃之间,原因是____。
(2)该地区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根据该地区森林植被分布,推测其降水分布规律是____,我们可以选择____(内容)的地图来验证我们的推测。
(3)玉树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该地区背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较高的原因是____。
(4)____是本地区代表畜种,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____。图中当地人崇佛礼佛的宗教圣地是____。
(5)该地区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需要( )
A.利用太阳能,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B.开辟新水源,兴建优质多汁牧草场
C.重视生态保护,建立药材种植基地
D.开垦高原湿地,扩大果蔬种植面积
(6)简述该地区发展能源工业的资源优势。
35、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地区主要分布着____人种,①地区的居民主要使用____(语言),①、④地区居民以信仰____(宗教)为主。
(2)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3)④地区是人口____(稠密/稀疏)区,该地所在大洲是____洲,该大洲有些国家近年来人口一直处于____增长状态。
(4)③地区全年降水____,是人口的____(稠密/稀疏)区,这里的居民大多属于____人种,信仰____(宗教)。
邮箱: 联系方式: